苏州吴越楚青铜器展及吴文化年会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6/25 18:04:55  文章录入:ok  责任编辑:吴鸣镝
 

吴王夫差剑、越王勾践剑、楚王青铜鼎将“会盟”于苏州博物馆

 

 

“大邦之梦——吴越楚青铜器特展”将于2017年6月28日至9月3日在苏州博物馆举行。展览展出来自国内22家文博单位及苏州博物馆收藏的吴、越、楚青铜器92套(115件)。“‘交融与碰撞:青铜时代的吴越文化’学术研讨会暨2017年江苏省吴文化学会年会”也将同期召开。

作为苏州地区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教育的中心,苏州博物馆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吴国青铜器的收藏。
2013年,经多方支持,苏州博物馆成功征集吴越青铜兵器58件,其中包括一柄现存精美程度最高、品相最完好的吴王夫差剑。

2015年,吴王余眜剑入藏苏州博物馆,上铸铭文两行75字,为目前所见剑类兵器中铭文最多的一柄。

西周初,太伯、仲雍奔吴,至十九世寿梦立,习用兵乘车,吴始益大,称王。再经诸樊、余祭、余眜、僚几代吴王苦心经营,吴国渐成春秋重要方国。及于阖闾,吴重筑都城,是为苏州城之源。

吴楚之争自寿梦始,互有征伐,吴越结怨也因吴楚相争而起之。直至公元前473年,勾践卧薪尝胆后卷土重来,复围姑苏山,夫差自刭,吴国遂亡。越灭吴后,虽会齐、宋、晋、鲁等诸侯于徐州,然不能正江、淮北。楚渐东侵,广地至泗上。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兴兵东伐,杀王无彊,越国覆亡。又历百年,楚益衰,公元前223年,秦将王翦、蒙武破楚,虏楚王负刍。吴、越、楚的大邦之梦,终归于秦。

千年已逝,沧海桑田。大邦之梦虽远去,故国旧物可重归。

即将开幕的“大邦之梦——吴越楚青铜器特展”,使吴、越、楚百余件青铜器今夏会盟于苏州博物馆,集中展示春秋战国那段峥嵘岁月,有助于观众了解吴越楚之间的联系交往,进一步促进区域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展览共分四个单元,展览希望能为观众重构吴、越、楚的“大邦之梦”,也期待通过展览进一步推动吴、越、楚文化的交流和学术研究。

第一单元  兵戎相见——青铜兵器
战争是吴越楚相互关系的直接形式,青铜兵器是吴越楚争霸会盟的真实写照。在追逐大邦之梦的征途中,在戈光剑影的战场上,他们常年兵戎相见,互相厮杀。吴、越两国尚武轻死,兵器数量丰富,质地优良。楚国好勇善战,兵器兼容并包,尽收吴越。

第一单元“兵戎相见”,以戈、剑、矛、戟兵器种类为主线,吴、越、楚王世系为辅线,囊括吴王夫差剑、越王勾践剑、吴王余眜剑、楚屈喜戈等青铜兵器。

第二单元  礼尚往来——青铜礼器
礼仪是吴越楚逐鹿会盟的内在动力,青铜礼器是吴越楚文化交流的实物佐证。在嫁娶姻亲的仪式过程中,在烹食煮酒的日常生活中,他们学习中原礼仪制度,保持礼尚往来。楚国与中原相通较早,率先礼制革新,吴、越两国相较悬远,自成风尚。

第二单元“礼尚往来”,主要包括鼎、缶、敦、簠、尊、盏、匜、盉等青铜礼器,其中以楚国礼器居多,另汇聚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安徽博物院分藏安徽寿县李家孤堆楚王墓出土青铜礼器共同展出。

第三单元  乐享天籁——青铜乐器 
音乐是吴越楚古韵流淌的重要象征,青铜乐器是吴越楚艺术碰撞的承载主体。在敲钟鸣镈的伴奏中,在句鑃錞于的击打中,他们乐享天籁,如梦如幻。楚国的音声悠远流长,令人心旷神怡。吴、越两国曲终人散,终成千古绝唱。

第三单元“乐享天籁”,既有曾候與钟、秦王卑命甬钟等与吴、楚战争密切相关的重要铭文乐器,也有“吴配儿”句鑃、錞于等吴越典型青铜乐器。

第四单元  工精技良——青铜工艺
铸铜是吴越楚富国强兵的基本保障,青铜技术是吴越楚高超工艺的典型代表。在铸范成型的青铜器物上,嵌错以金、银、红铜,可谓交相辉映,工精技良。吴、越两国兵器上的同心圆首、菱形暗格纹、复合剑技艺,在当时独领风骚。楚国首创失蜡法,青铜冶炼和纹饰装置,实乃登峰造极。

配合展览,苏州博物馆将推出吴越楚青铜器特展系列讲座、文化体验之旅、“王者荣耀”展厅互动游戏体验、吉金自作——青铜铸造体验活动、“吴越楚文明系列纪录片”影视欣赏等教育活动。
此外,在展览期间还将举办“童声传意——大邦之梦特展小小讲解员培训班”,进一步丰富未成年人暑期生活,提升历史文化素养。

为了让观众能够有更好的参观感受,展览还配套有志愿者义务讲解、语音导览设备以及微信自助导览等多种导览形式,为不同需求的观众提供全方面的展览解读。

展览展品来自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安徽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等国内22家文博单位及苏州博物馆收藏的吴、越、楚青铜器,共92套115件。

“‘交融与碰撞:青铜时代的吴越文化’学术研讨会暨2017年江苏省吴文化学会年会”也将同期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