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晖:穿透舆论迷雾
2017-5-2 17:01 |来自: 百家号
转自 http://www.cneo.com.cn/article-25642-1.html
摘要: 对外投资步伐遭遇监管重压,安邦在国内资本市场的进取姿态也面临监管风险。
不可否认的是,面对打击资本外流和整顿金融市场的内外双重政策环境,吴小晖带领的安邦需要由此前的积极进取开始直面自身的诸多问题。
一些事情总是先从传言而起。在境外媒体刊登了关于安邦保险集团董事长吴小晖的文章后,安邦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这家保险公司因为激进的海外投资、对上市公司的收购以及迅速膨胀的资产规模吸引关注。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向吴小晖秘书发去信息,对方没有回复。
吴小晖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相貌英俊,除了显赫的背景,吴小晖所带领的安邦保险集团的迅速崛起让人侧目。截至2016年末,仅安邦人寿总资产就达1.45万亿元人民币。不过,在2014年末,安邦人寿资产总计仅1000亿元, 2013年为170亿元,2010年安邦人寿成立的那一年末,该公司资产总计5亿元。
资产规模激增的很大原因是安邦在全球范围内的疯狂收购,以19.5亿美元收购华尔道夫酒店;以2.2亿欧元(约合20亿元)收购比利时FIDEA保险公司;2.19亿欧元(合人民币约16.96亿元)收购比利时德尔塔·劳埃德银行100%股权;1.5亿欧元(约10.7亿元)收购荷兰VIVAT保险公司并向其注资不超过10亿欧元,安邦保险集团还将偿还价值5.52亿欧元的贷款;1.1万亿韩元(约63亿元)宣布正式收购韩国东洋人寿;约4.1亿美元从黑石集团收购位于纽约曼哈顿第五大道上的一处建筑的办公楼部分楼层;15.9亿美元(约100亿元)收购成立于1959年的美国上市保险公司信保人寿保险公司;以65亿美元的价格从美国私募基金巨头黑石(Blackstone)手中收购地产信托公司Strategic Hotels & Resorts。
在庞大的资产规模中,海外保险资产达9000多亿元,占总资产比例超60%。这些海外收购集中发生在2014年到2015年之间,2015年8月11日,央行公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2298,较上一个交易日贬值1136点,下调幅度达1.9%,为历史最大单日降幅,开启了人民币持续贬值的过程,此时,安邦早已在海外收购了庞大资产。
眼花缭乱的海外收购让外界应接不暇,但这种持续不断的收购在2016年因为高达140亿美元收购喜达屋酒店的交易被叫停而终止,当时报道称,原因主要是监管层反对和融资安排。
从去年开始,中国监管层已经开始关注资本外流现象,2016年上半年的上百起并购涉及金额上千亿元,以至于9月22日,国家外管局在新闻发布会上“宣战”:“过去一年来,发现有企业和个人通过对外投资的渠道转移资产,这是外管局关注的重点。支持真实的海外投资,对虚假投资会加以打击。”
对外投资步伐遭遇监管重压,安邦在国内资本市场的进取姿态也面临监管风险。
在资本市场,包括金地集团、金融街控股、远洋地产、万科等地产上市公司在内,安邦在A股市场举牌了10家公司,市值超过千亿元。
目前,尚未发现安邦与所举牌的上市公司管理层以及其他股东爆发冲突,但安邦、前海人寿、恒大人寿等依靠万能险迅速做大规模进而在二级市场疯狂收购上市公司的行为已经引发监管层关注,利用高杠杆资金收购,致使实体经济人心惶惶,这已触及监管层红线。在前海人寿被保监会处罚后,某龙头券商投行部门人士曾表示,对险资大鳄的打击远远没有结束,仍会有一批金融大鳄会被追究。
风险仍在不断积聚,安邦人寿、安邦财险披露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下称报告)显示,安邦人寿、安邦财险一季度末净现金流分别为-57.04亿元、-191.02亿元,而在2016年四季度末,安邦人寿、安邦财险净现金流分别为260亿元、890.02亿元。
国内国外的投资举动均引发监管,安邦将自身的发展战略解释为养老和医疗。吴小晖在最近接受采访时表示,在过去十几年已经实现了“安邦1.0版”目标,按照去年的标准,迈入世界500强行列,这是一个新的起点。安邦是一家扎根中国的全球化的保险企业。接下来的安邦2.0版目标,重点是养老和医疗,包括社区养老、重症养护、居家养老等。
虽然是多家上市地产公司的大股东,尚未显示安邦与这几家地产公司在养老地产领域有协作关系。一位接近安邦的人士表示,早在2014年,安邦就已经开始寻找地块进行养老地产布局,但相关业务进展似乎不大。
外界传言甚广,业内人士纷纷猜测此次传言是否会成为现实,一向低调神秘的吴小晖也开始增加公开露面,但不可否认的是,面对打击资本外流和整顿金融市场的内外双重政策环境,吴小晖带领的安邦需要由此前的积极进取开始直面自身的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