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削藩, 吴三桂此时也已经六七十岁了,也没有什么野心了,但是他手下的人都是明朝留下来的反清人士,当然不满意吴三桂就这样放弃权力了。吴应麟、吴国贵、高得捷、夏国相、胡国柱联手杀朱国治逼吴三桂反清,事发突然令吴三桂措手不及,无奈之际吴三桂只好下令封锁消息,其目的是为了营救正在北京做人质的大儿子吴应熊。 可是当康熙得到消息后。一怒之下,杀了在北京做人质的吴三桂的大儿子吴应熊、大孙子吴世霖、和硕公主及其全家,噩耗传来,吴三桂在万分悲痛之后,决定讨伐清政府。
其实在三藩之乱的初期。局势是有利于他们的,吴三桂重新扛起“反清复明”的大旗,明朝的遗老遗少纷纷聚拢在他的旗下。本来这一步棋下的非常好,造反起义肯定要有一个旗帜,当时清朝入关不久,而且还残酷的镇压和屠杀汉人,激起了汉人极大的反抗,吴三桂反清复明自然就得到很多人的拥护,明皇室以及郑经集团、部分汉宫、汉兵和少数民族上层人士,一些地区的农民、奴仆都迅速做出反应。此外,三藩举起反清旗帜后,四川的几个土司、苗民、察哈尔蒙古布尔尼、青海墨尔根台吉等少数民族也相继响应。
吴三桂起兵之后一直盼望西北能开辟新战场,他把这一希望寄托在自己的老部下陕西提督王辅臣与甘肃提督张勇身上,便派汪士荣为使,去劝说二人起兵。哪知王辅臣不念旧情,反将汪士荣交给朝廷,朝廷将汪士荣处死。吴三桂本已死心,谁知陕西经略莫洛却一手逼反了王辅臣,康熙十三年(1674)十二月,王辅臣在宁羌击毙莫洛,起兵造反。王辅臣于康熙十四年(1675)二月五日攻下西北重镇兰州,西北震动。
在这样大好形势下,吴三桂却犯了战略性的错误,他饮马长江,本当痛饮黄龙,直捣京师,吴三桂却不过长江,在松滋一停就是三个多月,白白失去了大好时机。
清康熙十三年—十八年(1673—1678年),吴三桂屯兵湖北松滋六年,吴三桂本人曾亲至松滋,驻守二载。现松滋的洈水水库北侧有陷马池、点将台、斩将冲等地,为吴三桂屯兵遗址,当地有关传说甚多。(松滋在楚国故都郢都的长江对岸)
当然,吴三桂也是有他的顾虑,虽然他打下了六省,但对手大多数为汉军,一旦过江,自己将面对真正的满洲八旗,如果只派少量部队过江,未必能赢。如果全部过江,则云贵就将无兵可守,北上意味着自己将放弃根本,另辟新天地,一旦过江作战失利,自己将陷入进退两难的危险境地。而且现在就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自己手中只有不到4万人马,而长江对岸,清军荆州大本营的军队,至少不下10万。如何才能以少胜多,胜利渡江?
事实证明,吴三桂把事情想得太复杂了。这支军队之前就不敢与你决斗,现在里面有一半还是被你打败的逃兵,全军的士气几乎为0,大家全都收拾好了行李,有各别缺德的,为了快速逃跑,把大炮埋在了土里,天天骑在马背上,只等着吴三桂发动进攻,就会全线溃败。可惜吴三桂毕竟老了,62岁的年龄已经使他缺乏闯劲,只想着与子孙共享天伦之乐,想着如何保守固有的领土,逼迫清朝画江为国,建立半壁江山。
吴三桂的谋士刘玄初在重要时候写了封信,劝其渡江北上,他却无动于衷,逗留观望,企图与清廷分长江而治。万一这时他挥军北上,清朝的江山就可能变色,而他却顿足不前。缺少进取精神,是吴三桂最后失败的重要原因,历史就是如此毫不留情。
因为吴三桂的犹豫而未能把握住这次机会,但是康熙皇帝却恰恰相反,调动全国的军事力量,向吴三桂扑来。
吴三桂和清军六次殊死决战,结果是吴三桂胜多败少,而且吴三桂的兵力是清廷的2倍,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上都要优越。叛乱之初可以说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势力一下子推进到了长江。形势一片大好,可是就在如此的优势之下,吴三桂竟然没有远大目标,竟然只是想要和清廷划江而治,与清军和谈。吴三桂军至松滋,竟然屯驻了三个多月,要知道地方反抗中央,要的就是趁其不备,一鼓作气打进北京城。现在在长江以南静等三个月,使清军有了喘息之机,从容的备战。
其实上三藩之乱的成功的可行性是非常大的。吴三桂发扬吴氏先祖泰伯公的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吴三桂以及他的孙子真的可以推翻满清建立一个新的王朝——大周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