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武县吴氏源流及历次修谱时间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郑州吴峰提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4/17 0:29:06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六百多年前,古老的阳武县迎来了山西迁入的一批晋民,一户吴姓人家被安置在阳武县西程家寨。远离家乡故土,父子从此天各一方,兄弟从此异地而居,那份凄凉,又有几个人能感知。
        程家寨处于阳武县黄河故道,看着荒凉之地的程家寨,这户人家没有抱怨,开始结草为庐,篱笆为墙,垦荒种田。
        平凡而又普通的吴家人,异地而居,艰辛之余,没有忘记教育子孙好好读书光宗耀祖。他的儿孙们也秉承吴家人的忠厚之风。踏踏实实勤奋读书,最终学有所成,通过科举考试,先后有数人中举为官。
        吴氏逐渐成为阳武县望族,口碑四乡流传。而他们始终默默无闻的耕作在程家寨,普通的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来,仅被后世尊称为“二老”,而子孙的名字因为入仕数人载入《阳武县志 》。
        阳武吴氏二老后裔五世之内载入《阳武县志》的有:二世祖吴寅:永乐九年开科贡生,任陕西巩昌府通判。三世祖吴英,弘治乙酉科举人,任山东乐陵县、莱芜县县令。并主持重修莱芜县青龙寺,为黑洋山河渎庙撰写《重修河渎庙碑记》,为沁水流经阳武县白庙村黄河故道留下重要的史证,阳武县城隍庙街为吴英立有乡进士坊。三世祖吴济民,景泰七年贡,任江南淮安府山阳县主薄。三世祖吴华为监生。四世祖吴景星为监生。四世祖吴景晨,嘉靖戊子科举人,任江南扬州府通判。五世祖吴道庄,万历十一年贡生。

         其后的几百年中,阳武“二老”后裔人丁兴旺,子孙后代有的因经商而迁居他乡,有的因为官而留居他地,有的因黄河泛滥,风沙肆虐而居阳武县其他村庄。据《吴氏族谱》记载:阳武吴氏,皆二老后裔也。可以知道,二老后裔在阳武居住之广。
        二老后世子孙为使世系不紊,谱系清晰,尊卑有序,自清初至今的三百年左右的时间里,编修族谱九次之多,为阳武吴氏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历次修谱内容如下:
第一次续谱
雍正三年正月:公元一七二五年,由十一世生员逊作序,主要阐明续谱重要意义以及对子孙的要求,略叙二老迁居过程。
第二次续谱
乾隆三十九年五月,公元一七七四年,十二世生员汝听作序,略述始祖四门成全谱经过。
第三次续谱
嘉庆八年四月,公元一八零三年,由十三世生员元照、元俊、阳武县城秀三作序,本次续谱,重修了族谱并维修祖庙,仿照保家谱增添世系图,维修烈义公庙。
第四次续谱
咸丰七年十一月,一八五七年,由十七世生员风翥作序,建庙立碑序字辈,大会宗亲。
第五次续谱
同治五年,一八六六年,由十七世生员培之作序,增添吴白庙。
第六次续谱
宣统二年正月,公元一九一零年,西吴庄恂如作序,阐述续谱意义。
第七次续谱
民国三十一年七月,公元一九四二年,大吴庄学士道亮、道善作序,阐述续谱意义。
第八次续谱
公元一九八七年二月,由二十世教师生智作序,续辈字三十,立谱碑,大会宗亲。
第九次续谱
公元二零壹壹年十二月,大吴庄恭祖作序,叙述历次续谱年代,激励同族之人今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