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位于衡阳县洪市镇大安乡贵华村上桥的吴氏后裔,拟定第七次修订族谱,借此机会,我谈谈以下几个问题:
一、 吴姓的起源
吴姓的起源由五支组成:姜姓、吴回氏、姚姓、姬姓和外族改姓。
第一支源自姜姓。
原居住在今陕西陇县陇山之东的姜水旁,属于炎帝部落的姜姓,因小地名叫吴山,慢慢演变成吴姓,其后裔吴枢是黄帝的生母,距今约5000年。
第二支源自吴回氏。
黄帝后裔有一个叫吴回的,继任祝融氏掌管火种,后裔居于原姜姓吴氏之地,夏朝时沿渭水东迁山西平陆的吴山,商朝时活跃于北方,距今约4000多年。
第三支源自姚姓。
古代有个虞国,多次游走后定居于今河南东部的虞城,商朝时被灭,后裔因祖先曾在山西平陆的吴山居住过,遂改为吴姓。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吴广就是这一支的后裔。距今有3500年的历史。
第四支源自姬姓。
也称周族姬姓吴,距今有2600年的历史,是我们的先祖,是目前全国吴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响久远、人丁兴旺(详情见后)。
第五支源自外族的改姓。
明清期间,因战争原因,偶有党项族、蒙古族以及满清八旗的改成吴姓。
二、 当代吴姓的分布
当代吴姓人口2400多万,为全国第十大姓,约占全国人口的1.93%。主要分布于广东、福建、广西、贵州、江苏五省,约34%,其次分布于安徽、浙江、湖南、四川、湖北、山东、江西、河南八省,约占41%。其中广东居住了吴姓总人口的8.5%,为全国吴姓第一大省。
三、 本支的源流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200年左右,轩辕黄帝第16世孙、后稷的第12世孙姬亶,因戎狄骚扰,率领族人迁到岐山脚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北),建立周国。
约公元前1165年(即殷高宗武丁四十年)丙申四月初四生了长子泰伯(又称太伯),后又相继生了仲雍和季历,因季历成熟早、娶妻生子,深得姬亶(后追封为周太王)喜欢,周太王欲传位给第三子季历,又苦于有传位于长子的古训,闷闷不乐,泰伯仲雍发现后,出于孝顺父亲的心理,觉得可以把王位让给三弟季历,于是率领部分族人,由陕西秦岭南的商县,穿过湖北进入湖南衡山,经过江西清江吴城,渡永修,沿长江而下,迁江苏江宁、镇江,涉常熟,历经四代,最终到达江苏无锡东边的梅里。仲雍的曾孙姬章建立了句吴。
传到第十九代姬寿梦,正式称吴王(公元前585年)。吴王寿梦生了四个儿子,分别是:诸樊、余祭、夷昧、季札。季札就是本支吴姓的第二十代祖先。季札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他品德高尚,不仅是“圣人”孔子的老师,而且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广交当世贤士,对提高华夏的文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从二十代起,本支的先祖依次为:20代:季札,21代:贤猷,22代:昌后,23代:永贤,24代:鼐,25代:灿,26代:垣,27代:镒,28代:润,29代:槐,30代:均,31代:奎,32代:义庆,33代:衔,34代:唐,35代:琴,36代:芾,37代:谨,38代:填,39代:仲简,40代:淳,41代:芳林,42代:祺,43代:铨,44代:柏,45代:茂,46代:祥,47代:安衡,48代:熙,49代:范,50代:宝,51代:叔茂,52代:勋烈,53代,喜,54代,九江,55代: 鉴,56代:利贞,57代:光华,58代:温,59代:乾,60代: 61代:叙,62代:休征,63代:曜,64代:颜,65代:新猷,66代:伯贞,67代:文正,68代:贻泽,69代:谋良,70代:绵发,71代:祚昌,72代:远明,73代:恢筹,74代:充(本十公族谱上称可定公),75代:喜凤,76代,萼,77代:麟玉,78代,儒珍,79代:业成,80代,本九(丙九,景荣)、景华、景福、景禄、景寿、景秀(本十公),81代,本九公生支阖、支开、支发、支茂,82代,支开公生用禄、用福,83代,用禄公生鸿义鸿羲,84代,鸿羲公生国才,85代,国才公生必贤,86代,必贤公生重谟,87代,重谟公怀仁,88代,怀仁公生孝经、孝纶、孝纲、孝统、孝纬、孝绪。
第一次迁衡:综合族谱分析,本九公族谱上所说怀仁公是迁衡鼻祖或者是本九公是迁衡鼻祖,都是不对的,真正的迁衡鼻祖应当是泰伯第74代孙吴充(绪字辈,又称可定公,字世爵),在衡州做太守,退休后定居衡阳。吴充的孙辈感觉到衡阳上桥这个地方很苦,没有其父辈江西和祖上杭州那么好,于是他们又返回去了。
第二次返衡:到了南宋末年,元兵南侵,本九公带领弟弟本十公又逃到了衡阳的上桥,到了本九公的孙辈用禄、用福公觉得天下太平了,还是回到江西和杭州去。
第三次返衡:谁知道过了几十年,战争又开始了,于是用禄公和用福公的后裔在怀仁公的率领下,又第三次先后返回到衡阳。其后裔住一段时间后又陆续外出,或经商或做官。
第四次返衡:孝经公洪武(明初,约1368~1398)举孝廉(中举人),被任命到四川铜梁县当知县,后辞去官职,第四次率领兄弟家眷等一大帮宗亲返回衡阳上桥。据吴冠英记述,孝经公自四川铜梁知县辞官后,从三峡经过洞庭湖时口占一首,以表达自己回归田园风光、家藏万卷图书、追求清正廉洁的高尚品德:
两岸难时万里舟,家人凭澜四惊忧。
蛟龙悍状激帆去,凫雁驯翔似我留。
回望北廷帝德厚,遥瞻南霍民情柔。
几思寻访邺侯绩,神与濂溪汀密游。
四、 可定公的故事
吴国在夫差时被越王勾践所灭,为避灾祸,季札回到封地延陵居住,后人一部分留延陵、一部分迁渤海、一部分回无锡梅里,回梅里这一支传到六十七代时由文正公率领迁往浙江杭州,数代后又迁往江西的九江,传到七十四代时,可定公出生。
吴可定,字世爵,在家排行老大,原居江西九江瑞昌县,祖籍渤海吴家湾,先由南宋朝廷任命到衡阳做太守,后升职为朝廷的奉宜大夫,退休后他感觉到,哎,南岳山下衡阳这个地方很不错,三江会合、山清水秀、物产丰富、交通方便、没有大的地质灾害,于是,他就果断地选择了在衡阳的东乡窑湾(现属湘潭雨湖区)定居,安享晚年,人称可定公。
可定公的后裔从国武公、楚芸公、南献公到邦林公四代单传,中间返回了杭州、九江等地,邦林公生有六子,分别是景荣、景华、景福、景禄、景寿、景秀。
五、本九公本十公
据本支族谱记载,吴国在夫差手里被越王勾践所灭后,夫差后裔被杀几十万,剩下的连夜逃往各地及海外,越南、菲律宾、日本等。而季札则率领后裔回到了梅里,部分逃到了山东的渤海湾。直到唐朝,仲雍的第六十七代孙吴文正,因在浙江杭州做官而率领全家迁出后,后裔已经住在杭州和江西瑞昌、泰和几处,七十四代吴充(吴世爵,可定公)从江西瑞昌到衡阳做太守,后定居衡阳几代后,后裔又返回去了杭州和江西。
到了南宋嘉定年间(公元1208年),金兵南侵,本九公本十公兄弟因躲避战争,逃到了祖先曾经呆过的衡阳,本十公落户在市江桥(现雨母山下),本九公落户在上桥。本九公在七十六岁时去看望得病的弟弟本十公,因奔波劳累而去世,本十公心存感激、加之重病心忧、操劳本九公的后事,也追随兄长而去,后裔遂将两兄弟合茔,葬于雨母山下的壶瓶山口。
时间过得非快,800年后的2010年,因城市建设的需要,合墓已经搬迁到雨母山上赤松观后,新建的合墓落成仪式,于2016年11月15日(农历十月十六日),在赤松观后的合墓前举行,天气预报为雨天,结果艳阳高照,热闹非凡。
说到这里,有几个问题还没有搞清楚,这里提出来,有待于吴姓后裔去厘清。
第一,本支族谱上记载的是本九公、本十公,本字是班联诗中的一个字辈,即“儒业本支用”的本字辈,那么本九公本十公的前面就应该还有本一公本二公直到本八公,但是查遍现在所有能看到的族谱和网络,均未看到本一公到本八公?
第二,本十公后裔族谱上和搬迁前的合墓石碑上都是记载的丙九公丙十公,这到底是读音的差异还是其他原因?
第三,据本十公后裔衡南县下塘湾的族谱上面的详细记载,有个可定公,四代单传后生下本九公兄弟,即是:吴景荣(本九公)、景华、景福、景禄、景寿、景秀(本十公),这里是景字辈,丙九公丙十公不过是外号罢了,而在本支的族谱上,只记载有七十四代吴充,南宋宰相,却找不到吴可定或者吴世爵这个人?也没有景荣、景秀一说?更没有其他四兄弟景华、景福、景禄、景寿?
第四,本九公本十公族谱的老班联比较。
本九公老班联诗前四句:
贻谋绵祚远,恢绪喜祥麟;
儒业本支用,鸿才必重仁。
本十公老班联诗前四句:
贻谋绵祚远,恢绪显经常;
定国楚南邦,景才仁永扬。
这里可以看出,前七代是一样的;其二,在本支的族谱中,本九公本十公处于第十三位,而在本十公的族谱中,本九公本十公是景字辈,处于第十六位,隔了三辈。但是两边族谱上的记录均非常详细,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呢?
六、本支的班联
经过几次不断地增加和调整,现在本支的班联诗为:
儒业本支用,鸿才必重仁;
孝义通添子,荣华世代兴;
得志思宗祖,福寿永康应;
集瑞占泰运,豪杰乘时生;
嘉猷赞长治,硕彦庆隆恩;
嗣盛善继守,咸和兆克昌;
作求芳名裕,科技发衡湘;
聚贤安社稷,清廉耀昆仑。
七、吴姓向外迁移的后裔
又经过几代,用福公的后裔陆续迁往四川、贵州、湖北以及湖南的其他地市,而用禄公的后裔则主要在衡阳其附近安居下来。
再后来,用禄公用福公后裔陆续外迁的有:
用禄子鸿义迁常宁;
用福子鸿美宋朝进士迁江西;
廷才子必瀚子重吟、重哲兄弟因军武迁常宁;
国才子必贤子重诰、重训兄弟迁钱塘;
怀仁二子孝纶四子义宏迁湘潭落业;
通和二子添政二子子珙迁居北乡、三子子珊迁居北乡伏霞、四子子琏迁居珠晖酃湖、五子子璘迁居衡南县;
孝绪子义俊常宁县令,后三世孙子谅再迁衡东;
荣贵三子华佳子世伸迁陕西;
志香子思雨长子宗启兄弟迁贵州省府县闷起场;
思顺子宗新长子祖铭迁永州江华;
思跃长子宗圣长子祖德迁常宁北乡烟洲;
宗顺三子祖意迁衡南冠市;
宗修长子祖逵次子福旦迁永州江华沱江镇;
宗秋五子祖宝长子福前迁江西;
祖燕长子福源次子寿勇迁广西全州;
祖庆长子福柱长子寿团迁永州道县;
八、吴姓族谱的前六次修订
第一次修订:乾隆三十四年已丑(1769年),清朝庠生吴冠英主修并作序。
第二次修订:道光四年甲申(1824年),吴严山、吴凤翔、吴于天、吴显章主修;清朝著名将领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常大淳,文林郎奉直大夫永康知县王斯飏分别作序。
第三次修订:同治十一年壬申(1872年),吴海润、吴凤台、吴半江、吴绣乡主修;
清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书一等轻车都尉、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书画家彭玉麟作序;清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一等毅勇侯、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论家、文学家曾国藩于同治六年丁卯(1867年)为吴氏上桥“培本堂”作记。
第四次修订:光绪二十年癸卯(1903年),吴培之主修;岁贡生训导、掌教衡清两县书院唐璟作序。
第五次修订:民国二十五年丙子(1936年),吴九成、吴桂荣、吴训雏、吴沧洲主修;前海防军陆军第十二师秘书长、船山大学史学系主任教授李煦东作序。
第六次修订:1996年丙子,吴梅芳、吴康腊、吴成章、吴洋溢主修;湖南省优秀教师、市雁城学校校长吴少丹作序。
九、几点说明
第一,吴姓的发源地、宗庙及始祖。
本支吴姓的发源地是江苏无锡的梅里,总宗庙是无锡的泰伯庙,开派始祖是泰伯(太伯)、仲雍。
第二,《封神演义》与吴姓的关系。
《封神演义》就是描写本支吴支的姬姓祖先夺取商纣王天下的故事。
第三,《三国演义》与吴姓的关系。
因为孙坚的夫人、孙策孙权的生母是本支吴姓,所以孙坚称东吴,孙权建国称吴国。
第四,吴姓有哪些名人。
本支吴姓的后裔有:姬氏吴姓的开派始祖泰伯、仲雍;“南季北孔”的孔子老师吴季札;曾经在衡阳称帝、建立后周的吴三桂;不当汉奸而被日本人害死的军阀吴佩孚;杰出军事家吴起;东汉大将吴汉;太平天国顾王吴如孝;武昌起义总指挥吴兆麟;南宋大臣吴潜;五朝重臣吴元圭;元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吴澄;明开国元勋吴良;百折不屈的吴廷举;清初名臣吴正治;料事如神的术数家吴范;占卜学家吴遵世;南梁文学家吴均;“画圣”吴道之;流芳百世的《西游记》作者吴承恩;遣责小说家吴研人;金石学家吴大澄;海派始祖吴昌硕;曾门四弟子吴汝纶;篆刻家吴俊。
宋宰相衡州太守吴充,元翰林院士吴鸿羲。
第五,吴姓后裔在海外。
本支吴姓在海外的后裔有:日本天皇家族,嘉仁天皇曾与吴佩孚论交都是泰伯后裔第121代孙,现日本明仁天皇为泰伯后裔第123代孙;围棋大师日籍华人吴清源;美国第一位华裔副州长吴仙标;女物理学家美籍华人吴健雄;美国第一位华裔州立大学校长吴家玮;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新加坡副总理吴庆瑞;新加坡总理吴作栋;缅甸总理吴登貌。
第六,吴姓的堂号“三让堂”“至德堂”“延陵堂”“渤海堂”。
周太王古公姬亶很喜欢长孙姬昌,泰伯仲雍知道了父王的心思,便相继向父王表白:自己无意作继承人,是为一让;接着以上山采药为名,断发纹身,开辟江南,为父王向季历传位提供机会,是为二让;周太王逝世,泰伯仲雍回家奔丧,三弟季历再次以王位相让,他们再次推辞,并远走梅里不再归来是为三让,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前三让”。
公元前561年,吴王寿梦病重,因四子季札贤能,想传位于他,季札谦让不受,说不能因父子感情而废了先王礼制。寿梦于是遗命王位“兄终弟及,依次相传”。寿梦去世后,诸樊继位,封季札为延陵王,服丧期满后让位于季札,他坚辞不受,并跑到深山种田去了。几十年后,三个哥哥都已去世,王位要传给季札,他第三次让出,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后三让”。这“前三让”和“后三让”被季札的学生孔子称为“天下至德”。
吴国被灭后,季札率部分族人回到了梅里,而另一部分族人则逃到了山东的渤海湾。
第七,哪些姓氏和吴姓有血缘关系。
由姬季历后裔而演变出的姬、周、蔡、翁、曹、辛、柯、洪、江、方、龚、汪等400多个姓氏与本支吴姓有血缘关系。
第八,随着时代的进步,也为了方便宗亲的查阅、携带和保存,族谱正在建立由同心园公司开发的电子版,也许以后就有了纸质、电子、光盘等多种形式的族谱并存。
另外,也为了方便后裔阅读,以后各种版本族谱的序言,都将由文言文改成白话文。希望吴姓宗亲与时俱进,能够理解并予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