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七届中原吴文化节暨拜祖大典”
邀请函
海内外吴氏宗亲,各省、市吴氏宗亲会会长及长期关心帮助吴氏文化传承的领导、学者,朋友们大家好!
为弘扬独具特色的吴文化,传承泰伯至德高风,2017年“第七届中原吴文化节暨拜祖大典”,定于2017年3月29日(农历3月初二早9点),在郑州黄河北岸平原新区泰伯祠隆重举办。望各地宗亲届时光临!
1.报到时间:2017年3月10号—3月26日
2.拜祖地点:郑州黄河北岸平原新区泰伯祠
3.接待标准:凡乘飞机、高铁来的海内外贵宾,请提前与组委会联系,组委会将在新郑机场、郑州各主要车站设接待站。按地区安排食宿,5星级接待,各地代表团务必在3月26日前,将本团队参会人员名额,机车班次发报到接待处,我们将全程安排接送。【宗亲们抵达后的一切费用由中原吴氏宗亲会负责(往返车票自行解决)!】
服务热线:
郑州高铁站:吴志泉(15093137110)
西客站:吴明广(13837111616)
新郑机场:吴瑜军(13837159056)
郑州火车站:郑利平(13223073303)
新乡车站:吴陈庄(18637336108)
河南泰伯祠:吴修成(15936504518)
承办单位:中华吴氏宗亲总会,中原吴氏宗亲分会,河南省泰伯祠管委会,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院。
协办单位:中国文化部姓氏文化委员会,中国诺金万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17年3月9日
附资料: 姚家圈河南泰伯祠,也称吴氏纪念堂,位居黄河北岸平原新区境内,是中原吴氏族人聚集团拜的中心。古宗祠坐落在黄河南岸金堤之上,因而称河南泰伯祠。姚家圈泰伯祠包括元末明初反元名将吴伟进等百名将士的公墓、泰伯祠文化广场、吴氏纪念堂三部分。
邑地吴氏宗祠始建于春秋周襄王十一年(公元前632年),泰伯四世孙狐毛、狐偃奉晋王命在此修建践土明堂。践土明堂建成后,这里成为春秋战国年间万国会盟和谈的中心,是用来敦促国际之间维护和平共处、平息各国之间争兵战事而设置的盟坛。据东周列国志记载,在春秋战国570余年间,就有13次重大会盟在此举行,成为当时解决战争,力争和平形成统一的象征福地。因狐毛、狐偃兄弟两人为晋国的强盛立下赫赫功勋,为华夏团结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被拜为晋卿,世代显荣,为光宗耀祖特在姚家圈首建泰伯祠。距今2640余年,后因世事沧桑,践土明堂与泰伯祠一起被黄水尘封成为历史。
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时任清苑县县丞吴慈,发扬中华文明之风,承遵祖忠孝之美德,率族人重建泰伯祠于姚家圈村后路北,背靠金堤、怀抱五株宋代古柏;南望古都商城,面对七国会盟践土遗址,左依卷密古长城,右扶蒙骜筑树围城遗址。后经两次搬迁,多次修缮,成为当时方圆数百里最大的宗祠古建筑群,文革期间古庙被拆。
1983年吴氏宗祠再次建成,仍坐落于东、西圈两村之间,古庙旧址之处。
吴姓由中华人文始祖黄帝发展而来。《元和姓篆》曰:“吴,周太王子泰伯、仲雍封。吴,后为越灭,子孙以国为民”。吴姓根中原,繁衍及荆蛮。内陆各地及港、台和东南亚、欧美皆有分布。在中华百个大姓中,吴姓排名第九位。
始祖泰伯,生于殷高宗武丁四十四年丙寅正月初九,薨于殷帝乙四年冰焰三月初五,享年91岁。
他至高无上的品德,被孔圣人誉为:“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德而称焉”:。被司马迁称谓“天下第一世家。”相传,泰伯曾易服毁容,断发文身,倡导文明,三让王位。泰伯享祀之宗庙旧称“让王庙”。有联云“让国亦称王,从此荆蛮沾德化;兴吴应作祖,顿教草味启文明”。
姚家圈吴氏为泰伯之苗裔,祖籍安徽徽州。先祖伟进率族人随明太祖朱元璋揭竿起义,于徐达麾下从戎。明初辖营卫辉府,后军屯原邑张角村,再迁姚家圈。今国富民强,惠风和畅,吴氏喆人,操手醵金,稘伤圣所,延续祖德。请泰伯、续谱牒、修祖庙、保文物,为海内外族人寻祖归根,传承文明,同心同德,和谐共进,搭建起交流平台,且有益于振兴地方经济,促进社会和谐。故得到了省市县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各地吴氏宗亲和众多专家的指导下,河南省泰伯祠管委会在近几年内成功的举办了三届中原吴氏文化节。来自台湾、马来西亚、美国等海内外吴氏华侨到此寻根拜祖,成为平原新区一颗璀璨的明珠。对提升地方知名度增加海内外文化经济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