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考古界发现了真正的吴氏祖地
·吴龙保·
太伯吴氏发源于哪里?多少年来,一些人传说是无锡。笔者非常肯定地、负责任地告诉世人,这完全是以讹传讹。
到底是哪里,我国考古界作了非常明确的回答。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太伯、仲雍奔荆蛮。这个“荆蛮”究竟指什么地方?吴国开始建都在哪里?哪个地方才是吴文化真正发祥地?等等。有的地方出于自身需要,把“祖地”的帽子硬戴在自己头上,编出许多根本就经不起推敲的“传说”,广为传播,迷惑了不少人。
要知道真实的吴国历史,首先必须找到可靠的历史记载,更重要的是要依据所发现的考古证据,从吴国古遗存中考察、论证。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客观地了解吴国历史真实面貌。
一、“朱方”建都 吴国崛起
镇江在商周时期名为“朱方”。
太伯、仲雍让君奔“荆蛮”,到达的首站不是无锡“梅里”,而是小丹阳横山“梅里”(今南京市江宁区、溧水区与安徽马鞍山市当涂县<现为博望区>交界处)。《吴地记》记载,梅里又名番丽,今横山。《左传》也有记载,说法与《吴地记》完全一致。
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太伯先于仲雍离开小丹阳“梅里”,沿宁镇山脉逐步向东北方向发展。仲雍留守大本营“梅里”。
句吴崛起,吴氏起源。以后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和开拓,句吴地盘不断扩大,吴地覆盖今皖东苏西长江两岸。周灭商后,周武王寻找到仲雍四世孙周章。后来,周朝廷赐“宜侯夨簋”予吴国。“宜”当时指“朱方”。此簋1954年在镇江大港出土。后又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吴国由一个边蛮小国,逐步成为春秋后期的诸侯强国。
镇江(朱方)在商周时期就是长江“渡口码头”,具有3500年以上历史。镇江(朱方)是西周、春秋时期吴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直到春秋后期,仲雍20世孙吴王阖闾时,吴国首都才先后南迁淹君地(今属常州)、东迁阖闾大城(今属常州)、姑苏(今属苏州)。今在古城镇江大港烟墩山,发现了吴王余昧大墓,并出土有吴王余昧剑。据考古界测算,吴国迁都频繁,而定都朱方的时间约有五百多年。
2009年11月27日,在镇江召开了中国镇江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包括德、日、韩参加的国内外历史考古专家共100余人。会议经过实地考察,并参观镇江吴文化遗址和镇江博物馆吴国青铜器展,形成的会议纪要一致认为,宁镇地区是吴文化发源地。特别是商周考古专家、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专家、北大教授李伯谦在总结时说:“太伯、仲雍奔荆蛮,即宁镇地区。确认或者基本确认吴文化从宁镇地区发源并向东部和其它地区发展的这一个大趋势。”
2012年6月11日,李伯谦教授在苏州博物馆作专题发言时,再次肯定镇江在吴国的历史地位。他认为从考察情况看来,吴国势力由西向东发展的趋势和路线是很清楚的。太伯、仲雍首先到达的地区不会在太湖地区。“朱方”建都,句吴崛起,并成为吴国数百年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向东迁都只是在吴国后期。
二、“宜侯夨簋”与吴国文化
1954年6月,在镇江丹徒烟墩山出土了国家顶级文物、国家重器国宝“宜侯夨簋”青铜器。此器据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器上铭文126个字,记载着当时西周分封制。经郭沫若和唐兰两位专家考证,此器是周天子封赐吴侯周章(仲雍四世孙)的,后成为周章的随葬品。“宜”指当时的“朱方”,即吴国国都(今镇江),意思说这个诸侯统管朱方地域。“夨”指一代诸侯统领下的宜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簋”是盛食物的器。“宜侯夨簋”作为吴文化起源地,坐标性的珍贵国宝已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
夏、商、周历史考古学家李学勤教授在《文物》1985第7期发表过“宜侯夨簋与吴国”一文,重点谈了吴国崛起的证据,阐明了“宜侯夨簋”与吴文化的深刻关联,奠定了吴文化的基础,对研究吴文化起源意义特别重大,是唯一记载着吴国重大历史事件的原始文件。
与“宜侯夨簋”相继出土的珍贵青铜器,还有“青铜伯簋”(盛食器)、“青铜凤纹尊”(盛酒器)、青铜人面纹錞于(古代打击乐器,用于军人进退令)、“飞鸟盖壶”(水之器)、几何形暗花矛(吴国兵器),等等。镇江博物馆陈列吴国青铜器、陶器等共130余件,这些器品工艺高超,制作精美,展示了三千年前吴地先民艺术才干,感受到吴文化独特韵味,也显示了当时吴国的文明。既有周朝中原文化的影响,又有吴国文化独有的风格。“宜侯夨簋”的出土,确认了镇江是吴文化发源地。
1987年元旦在上海主办的《镇江吴国文化考古成果展》三天学术会上,到会专家一致认为,镇江地区属于吴国文化中心区域。
三、吴国古城遗址及台形古村落
在镇江境内,发现吴国最早最大古城遗址、200多处吴人台形聚集地和3000余座吴人土墩墓。证明了古老镇江城在西周、春秋时期,不仅为吴国都城,而且人口较稠密,区域较繁荣,文化多元性,属于吴文化中心地域。
2007年5月在镇江丹阳境内考古发现葛城遗址,经省文物专家和国家高层两次论证,一致认为葛城遗址是极为重要的西周至春秋时期吴国古城遗址。此城池面积86亩,东西长200米,南北长190米,共3.62万平方米,称为吴国第一城。城址周边有城墙,墙高10米、宽24米,现残存部分墙体,轮廓可见。址内有壕沟、土墩墓。出土有青铜器、陶器瓦片残存等文物。城池内还发现25平方米房屋遗存,土层结构为火烧土。像这样大面积房屋,在当时均罕见。外围有护城河,清晰可辨,古城南北各一个大门。古城址不远处还有一珥城,与古遗址相应,经考证也是吴国城址,遗存至今有3000年的历史。这种城连城,水中城,城中水,高宽墙围城的格局体现了吴文化独特的筑城风格。
考古专家、江苏省吴文化学会付会长肖梦龙认为,丹阳吴国古城遗址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古城遗址的发现为吴文化的起源再次提供了有力证据。
在镇江境内还发现有吴国蛮人聚居古村落200多处,尤其在大港新区长江及大运河东南,吴勾山方圆500米处,有较密的句吴人台形聚居地,具体分布在吴家墩、乌龟山、断山墩、鹿鼋墩等地。在丹徒、丹阳、句容也有类似发现。另发现有吴国时期土墩墓3000处之多。
吴文化特征,吴人居住地遗址多位于山脚下,南方水网密布,为防水,要靠山,高的地方。既是在平地,也不惜人力移土堆成高台。发现的吴人住居地,都是台形遗址。土墩墓采取的都是大墩墓葬。吴王室贵族人员的墓多位于山顶上,一墩一墓,随葬青铜器等物品。在镇江大港一带一线大墓均是如此。平民墓多于半山腰,也有在平地高处,一般是一墩多墓,像句容发现第29号大墩墓里面竟有二十多个小土墓。
以上发现吴国时期台形古村落和墓穴土墩式,均是标准式的吴文化形式。它与当时越人石墓葬俗差异很大。
四、吴侯大墓与祭祀文化
在大港沿江丘陵地域,发现有西周、春秋时期吴侯古墓群。古墓群由数个大土墩墓组成,土墩墓多位于山顶上。吴勾山山脉东端的烟墩山有四座吴侯大墓,出土有多个青铜器国家重器文物。如一号墓的“宜侯夨簋”,大港母子墩墓(考证为熊遂王<周章子>)的“伯簋”,与“宜侯夨簋”一同出土的“附耳簋”、“附耳圈足盘”等,与“伯簋”一同出土的“雷纹鬲曾耳簋”、“勾连纹三段式尊”、“鸟盖壶”等。经考证,吴国高等贵族土墩墓都在山顶,并沿山顶成一线。最重要的是北山顶土墩墓,出土的“暗花青铜矛”上有2行9字铭文,经专家考证为吴王余昧自作器,由此证明这座大土墩墓为吴王余昧之墓。沿江丘陵一带为吴国王陵区。陵区东是周章墓,陵区西为余昧墓,“青龙山”大土墩墓为寿梦王之墓。
从以上吴王古墓不难看出,古城镇江在西周、春秋时期有相当长的时间是吴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周天子、吴侯均把“后稷”作为共同祖先。吴侯将祭祀当作头等大事,以表吴人祭祖忠孝之心。处于当时吴国国情的需要,这种崇拜神农“后稷”的祭祀文化,贯穿整个吴国近700年的历史。吴国灭亡后,吴人祭祀被新的朝代所禁。但作为一种民俗习惯,被另一种新的形式民俗文化流传千古。
“圌山”与“大港”均为吴国祭祀区,其中最显要祭祀地为王陵区“圌山”半山腰土地庙。每逢神农祭祀活动,人气盛旺,香火浓浓。这种祭祀庙、祭祀台当时在吴地多处可见,在丹阳葛城吴国古城址西北两公里处有一个叫神墩的方形大土台,长80米,宽70米,高约4米,周围有30米宽的水渠环绕,经挖崛后才发现是一座大型公共祭祀台,台内发现火烧土及黑灰土。大港是吴文化发祥地,这种祭祀文化的基因、文脉、精神作为吴文化核心内容贯穿在三千年历史中。
五、注重遗存 尊重历史
对句吴国历史的认识,应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不仅要看史书说的,更重要的是要依据商末、西周、春秋时期吴国遗存。以吴国遗存文物的数量、种类、价值及所在地,作为分析判断吴国真实的历史证据。否则总是争论不休。有的地方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修建一些纪念性的建筑。后建的,特别是现代建的所谓“古迹”,不可作为考古实物。
镇江是座古城,早在商周时期就有“朱方”之称,距今有3500年以上历史。太伯、仲雍奔荆蛮,首站是今皖苏交界的小丹阳“梅里”。句吴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沿着宁镇山脉向东北方向发展,经句曲山(今茅山),直至朱方(今镇江)。依据朱方当时山水相依环境、资源条件,商代方地,筑城建都是可行的。太伯、仲雍不可能跨江直插当时属于越国中心地带的无锡梅里。太湖流域当时为越国的重要地盘,长途跋涉的太伯一行能打得过兵强马壮的越国军队吗?说起来不是很可笑嘛!
经考古发现,镇江是吴国遗存文物最多的地方,如:多座吴王古墓、吴国王陵区、大型祭祀神农后稷的场所、吴人古村落200多处、土墩墓3000之多、最早最大吴国古城址遗存,等等。镇江出土吴国青铜器等文物在馆展出的共130余件,更重要的是出土“宜侯夨簋”,这是周天子封吴君周章的历史实物见证。郭沫若、唐兰等我国顶级考古专家都确认周章时期的吴国首都在朱方(今镇江)。这些都足够证明朱方(今镇江)是吴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是吴文化发祥地。
在镇江大港新区发现的仲雍19世孙余昧王大墓,并出土有吴王余昧剑。另有记载季札奔“延陵”是从“朱方”奔“延陵”,有力说明“季札从无锡梅里奔延陵”是后人编造的。这些吴国遗存实物足以说明在余昧王之前,吴国国都均一直在古城镇江。
吴国在历史上经历了首地“梅里”(今江苏南京市与安徽马鞍山市交界处),崛起在镇江,阖闾时期占领太湖流域,夫差败国在姑苏。吴国在春秋时期是诸侯强国,为造福江南人民作出了重大贡献。太伯的至德理念和开拓精神鼓舞着子孙后代和中华民族。吴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对促进中华文明起到了积极影响。
附件
一、资料参阅
1、相关历史书籍查阅《史记》、《春秋》、《越绝书》、《左传》等
2、中国镇江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
包括德、日、韩、国内外专家100多名 (2009.11.27-29)
3、考古学上的吴文化 《苏州文博论丛》
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考古专家北大教授李伯谦专题发言(2012.6.11)
4、文明镇江“勾吴崛起之城” (2008.10.25)
5、春秋遗址今尚在,镇江发现吴国最早城池 光明日报(2007.9.24)
6、镇江历史——渡口时代
7、镇江吴文化考古成果展在上海举办 (1987.元旦)
8、丹阳发展西周至春秋时期吴国城市遗址 新华日报(2007.1016)
9、最早吴国城池显镇江 扬子晚报(2007.8.7)
10、吴文化发源地在镇江 光明日报(2001.9.24)
11、中华吴氏大统宗谱(关于吴国25位君王在位时间)
12、吴国祭祀文化 京江晚报赵金柏文/图(2014.10)
13、中华吴氏至德考纪 吴仲奇(2003.4)
14、常州的吴文化历史与传统 (江苏城市论谈)
15、中华上下五千年
撰稿人简要情况:吴龙保,男,1941年12月生。吴太伯105代孙。皖怀宁人。1958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1961年至1991年共从军30年,在军队曾担任过团、旅、师领导职务。军委主席邓小平授于大校军衔。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学习。参加过全军军事大比武,被评为神炮手。在部队曾获优秀教员、模范干部称号,三次记功。曾受到国家主席杨尚昆等十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部队高级将领的接见。退役后任镇江市民防局局长。退休后居镇江市健康路28号2栋304室。邮政编码21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