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边吴氏宗祠堂号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金全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9/2 9:39:39  文章录入:吴金全  责任编辑:admin
 

聚边吴氏宗祠堂号  

   

据聚边族谱载,堂号曰:“绍德堂”取其世世相传修德於勿替矣,庶知我祖开族,皆以仁德教化子孙之致意也。  

郡望与堂号是历史上常用来放在姓氏前的称号,也是表示姓氏文化的内涵的专用术语。所谓“郡望”就是某郡中名门望族的意思,堂号,就是厅堂的名号,两者与姓氏联系起来,表示某世系或某支派的来源和血统所出,因而也就被赋予了某一姓氏的特殊标志。  

郡望一词的出现,与郡的设立有关。早在秦朝统一以后,废封建置郡县,把天下分为三十六个郡,到了汉朝,进一步把天下的郡增加到103个郡,每郡统辖几个到十几个县。在各郡中,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都会有几个著名的家族存在,也就是名门望族了。吴姓的名门望族主要有:延陵郡(江苏常州)、渤海郡(河北吴桥)、濮阳郡(河南濮阳)、陈留郡(河南陈留)、汝南郡((河南上蔡)、吴兴郡(浙江吴兴)、长沙郡(湖南长沙)、武昌郡(湖北鄂城)等等。  

在张槎聚边吴氏族谱里,有“粤自季扎肇启延陵,后嗣遂因之以为氏,遥遥华胄,莫得而详纪矣。”等语,说我吴姓,不用细说,肯定是属延陵郡季扎后裔,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  

堂号最初与厅堂名号有关,后来也把家族相关的重大事件、典故、传说等联系起来,当作堂号,作为标榜和炫耀本族的特殊标志。  

吴姓多以“至德堂”为堂号,还有让德堂,仲德堂、尚德堂、树德堂、仁德堂等等,其中不离一个“德”字,主要是颂扬泰伯公三让天下的高风亮节。孔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见”论语”太伯篇第八) 。在泰伯庙前树有“至德名邦”牌坊,延陵季子被誉为“至德第三人”。故“至德堂”即源于此。从此,吴氏后裔及其分支均称为至德宗亲,在世界各地均有“吴氏至德宗亲会”。  

在堂号使用方面,范围比较窄,在同一个郡望中、同一个支派中,甚至在不同的房系中,都可以有不同的堂号。  

我族自“移居西隆堡岗头吴边乡开基。本族支派繁盛,列地分居。”(族谱语)根据1933年佛山七房(岗头、总排、旺边、聚边、石狮、释褐、云路)《至德堂公益会》资料看,七房总堂号还是采用“至德堂”。  

佛山聚边吴姓堂号为“绍德堂”,如聚边族谱所云,取泰伯“谦逊、礼让”的美德,让其世世代代传下去的意思,因为,我吴姓祖宗自开族以来,都是这样教导我们子子孙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