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勉是六百多年前的一位侗族起义领袖,历史上真有其人。传说中,他是一们了不起的英雄:横躺能堵断江河;倒栽松树变能成活;他从贵州射出三支箭,能射到皇帝的龙椅上;既能挥鞭赶石,又能任双手把岩山拉长,敌人砍死能复活,揭竿而起又重来……总之,他是侗族人民心中的齐天大圣和哪咤三太子,但是,这样一位神能广大的传说人物,怎么最终还是战败了呢?这些优美的传说值得人深思。
明初洪武十一年至十八年(1378——1385),湘、桂、黔边区的侗族人民,在吴勉的领导下,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据史籍记载和社会调查资料说明,这次起义的中心地区是五开洞(即今黎平一带)。活动范围在今之黎平、从江、榕江、锦屏、天柱、靖县、通道、绥宁、武岗等地。这次起义分为两时期,前期是洪武十一年(1378)六月,吴勉在五开爆发武装起义,直捣靖州、零溪,在九里岗击败靖州卫守兵三百余人,打死指挥使 过兴父子,明王朝派辰州卫指挥杨仲名为总官前往镇压。因寡不敌众,吴勉回师原地,在黎平茅贡的流黄、高近、寨头一带的深山密林中继续活动。后期指吴勉经过几年的串连与组织群众,再次于洪武十八年(1385)六月举行更大规模的武装反抗。这是武装起义的高潮,吴勉在斗争取得节节胜利后,自称“剗平王”,古州(榕江)一带十二长官司均响应之,其队伍迅速发展“号二十万众”,声势震惊整个侗族聚居的湘、桂、黔边区。据《黔记》卷三十五《信国公汤和列传》说:“洪武十八年六月,蛮酋吴奤儿(即吴勉)倡乱,称剗平王,古州十二长官司悉应之,号二十万众,靖州卫遣兵击之,不利,遂进副靖州,指挥过兴御之九里岗,败绩及其子忠皆死。秋八月,楚王请亲往,上许之,以信国公汤和充总兵官,佩征虏将军印,江夏侯周德兴,都督同知汤礼皆充副将军……于是,楚王率其护卫兵校六千五百人,合信国公所统士号三十万,九月师次辰州卫,遣上黄,于是湖耳十长官司相继降。楚王劳之,令还洞,使发其丁壮供饷,不如令者,剿灭之。冬十月,率兵过铜鼓,次十万坪,分四道约期会,古州、湖耳诸蛮饷至者千五百余人,遂遣诸将乘夜捣其巢。旦日,王至铜鼓督战,尽毁其栅砦,杀获四千余人,至屈团顿寨而还,既而搜伏匿发害藏,诱执吴儿及其子孙,悉送京师……“。
《明实录·太祖洪武实寻》卷175载:“洪武十八年九月乙亥(1385年10月30日)洞(侗)蛮吴面儿等寇古州,命楚王桢同征虏将军信国公汤和等进兵剿捕”。同上书卷176称:“洪武十八年十月乙卯(1385年11月29日)征虏将军信国公汤和等进兵古州,分遣将士讨上黄诸洞,以计诱擒吴面儿,械送京师诛之,诸洞悉平。凡俘获九溪等处蛮僚四万余人。寻诏楚王桢还国,和等仍驻兵抚辑其民。”
吴定敏摘自《剗平王》P148—149石若屏 之《试论吴勉起义的社会原因及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