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始祖丹七公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金全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8/26 10:07:51  文章录入:吴金全  责任编辑:admin
 

佛山张槎聚边吴绍德堂  

太始祖丹七公  

   

据聚边族谱载:聚边吴绍德堂的太始祖是吴远,字丹七,是宋监察御史吴申之后裔。原世居广东南雄珠玑巷牛田坊,七星香树下。安人杨氏、孙氏早故。“因遭时变”(另文),于南宋高宗绍兴初年,携二子南迁珠江三角洲,长子伯贤、次子进贤,沿北江顺流而下。先到大岗州(今之新会)大良村古琅琅村(今之良溪村),有当地土著人龚应达接应,当时南迁者,有“97户人家”之众(另文),各更籍辟居,大部分留在当地发展。  

唯我祖不善农作,故改赴省编图,入籍羊城(今之广州市),租住在七块石街(今之广州越华路华宁里),当是广州最繁华的地方,只不知是从商还是等待时机。也许,同行的还有几户人家,故族谱还有“九十七家,皆举远公为首”之语。  

丹七公在广州居住期间,房东叶公与丹七公交情深厚,又见丹七公之长子伯贤颖异俊俏,邃将女儿叶氏许配给伯贤。不久,丹七公不幸逝世,享年五十四岁。随后,邻居碧江苏公见进贤奇伟魁梧、品行端方,亦欲以女苏氏许配给进贤,故托叶公代为传言于其兄伯贤,伯贤欣然允诺。这样,伯贤与进贤同时在广州,分别与叶氏、苏氏成就了一段美好姻缘。  

婚后,伯贤公去了南海大圃堡开基,是大圃堡的吴姓开基始祖;  

      进贤公去了南海西隆堡开基,是西隆堡的吴姓开基始祖;  

      丹七公就是大圃堡和西隆堡吴姓的太始祖了。  

进贤公 字居士、号乐南。去了南海西隆堡岗头吴边开基,生四子:士豪、士雄、帝干、九思。。。。。。。。至四世观秀,生二子:税荫和罗养。  

罗养公字云朝。自幼于大明洪武年间,由西隆堡岗头吴边村,到张槎坭白读书,娶当地同窗好友吕氏之妹为妻室,并留在当地的寺边居住,寺边今已改为聚边。故  

五世祖云朝公,为聚边吴绍德堂的始迁祖。  

丹七公也是聚边吴绍德堂的太始祖。  

   

据聚边族谱载:“本族支派繁盛,列地分居”,可惜族谱多已被毁,各支派,一方面凭宗长记忆,另一方面,去实地考察,寻找真凭实据。  

南海总排吴氏宗祠内,保留有一嘉庆十年(1805)《重修家庙碑记》,碑记记载:“  始祖丹七公,大宋绍兴初年(1131),由南雄珠玑巷迁居总排村”,由此可见:  

总排村吴永思堂的太始祖也是丹七公。  

南海释褐吴氏宗祠内,保留有一光绪三十年(1907年)重建宗祠修改祠面碑记》,碑记记载:“溯我 祖自南宋到此开族,。。。。。。。。。。始祖丹七公而至十一世祖止,复查祠内,人丁谱载。” 由此可见:  

释褐村吴英玉堂的太始祖也是丹七公。  

旺边村吴荫善堂是释褐吴英玉堂的分支,因此:  

旺边村荫善堂的太始祖也是丹七公。  

至此,包括岗头润馀堂、聚边绍德堂、总排永思堂、释褐英玉堂、旺边荫善堂等五房的太始祖都是丹七公,是没有异议的了。  

这五房族人,都出自西隆堡岗头,也就是乐南公的后裔,是五房族人的开基始祖。但是,在大圃堡开基的伯贤公的后裔,由于族谱被毁,资料不全,一时难以定案。  

根据《南海县志》载,大圃堡包括:大圃夏边、绿杨涌、潭头、路边、高边、塱心、六步水、张边、小黄坭、忠心堂、潭仙观、潭边、旋湾、横冈、夏村、冈头里、显冈、兴贤、赤磡等村。其中以兴贤村吴姓人聚居最多。  

唯兴贤村人只知道其始祖是必寿公,而不知道有伯贤公,而周边的吴姓族人,皆认必寿公为始祖,因必寿公后裔,曾出过多位举人、进士,如:明正德十四年进士吴宗汤、宋崇祯十年进士吴以连、清光绪三年进士吴日升等,名声远播之故。甚至有必寿公是吴潜之后裔的传闻,但经不起历史的考验,据有关历史文献介绍,吴潜生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卒于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年),而兴贤重修古墓称,吴必寿公生于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也就是说,必寿公年纪比吴潜还大75岁,倒过来,怎么必寿公会是吴潜的孙子呢?  

兴贤必寿公二十二传孙日升撰写的《五修族谱序》中,详述了他考察的结果:“必寿公由南雄珠玑巷迁居于此,椒衍瓜绵,蔚为望族,前序言之详矣,未叙其始迁之由,予自丁丑告假南旋,周游宗党,得遍观谱帙,取其文之雅驯者,参稽而互考之:查总排乡族谱,有十三世孙,前明隆庆丁卯举人,讳光启作, 丹七公传云,公宋监察御史讳申公之孙,世居南雄珠玑巷七星香树下,南宋高宗绍兴二年,以隐皇妃故,阖境逃亡,遂与嫂关氏,侄必福、必寿,顺流抵南海,择地而居。予十三世祖讳 中谦序,总排族谱云:我房初祖明彝公,讳少七,乃丹少公之胞兄也,其言始迁事,大略相似。”  

自此,认祖归宗,兴贤与总排诸房,同属宋监察御史吴申支派,兴贤的太始祖少七公与西隆堡的太始祖丹七公是同胞亲兄弟,同祖同根。解放前,西隆堡各房的祠堂内,都挂有吴日升的《翰林》和《进士》牌匾,祠堂前,竖立有吴日升的《功名碑》《旗杆石》。双方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现在,每年的春节元宵前,相互间定期团拜,舞动醒狮,宴开百席,热闹非凡。有鉴于此,再深入寻找伯贤公支派的后裔,已无实际意义,相信伯贤公与必寿公后裔已融为一体,血浓于水,一脉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