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德文化之研究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学诗  文章来源:至德文化博览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8/24 9:41:49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至德文化之研究

 

泰伯的“无私奉献”精神,孔子称颂是“至德”,司马迁列为“世家第一”,儒释道三家作为道德的核心,中华民族视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在世界文化中,中华文化是最优秀的一支。在中华文化中,善良是人们的美德行为。在美德行为中,至德精神是美德升华到了无私奉献不可逾越的顶峰,泰伯一家三让王位,自觉地为民众献出宝贵的生命,是无私奉献美德第一次体现得最完美。因此,研究至德精神,传播至德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让人类美德普照大地是人类的理想。研究怎样把美德深入人心,如何让人树立无私奉献精神,使人类理想尽早实现,是善良人们的神圣职责。

 

德的实质

 

“德”,人的言行表露。

     《三让堂记》:“天下之恶德莫如争,争则知有已不知有人,而恶念生矣。天下之善德莫如让,让则推已之心以及人,而善念生矣。”古人在此把人的言行表露作为“德”。恶行作为恶德,善行作为善德。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以善恶评价的方式来评价和调节人的行为的规范手段和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社会价值形态。《辞海》解释: “‘德’:道德、品德”。这是按人们的习惯把“道”与“德”合在一起。其实“道”与“德”早期是分开的。《论语·述而》子曰:“志于道,据于德”这里孔子指的“道”是指理想的人格或社会图景,“德”是指立身根据和行为准则。“道德”在中国哲学史上是指“道”与“德”的关系。《老子》中的“道”指事物运动变化所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或万物的本体。“德”指具体事物从“道”所得的特殊规律或特殊性质。《老子·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都说明“道”是“道” “德”是“德”,《正蒙·神化》认为“德”是气之体;“道”是气之用。今人所说的“道德”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客观方面指一定的社会对社会成员的要求,表现为道德关系、道德理想、道德标准、道德规范;主观方面指人们的道德实践,包括道德意识、道德信念、道德判断、道德行为、道德品质。“道”是法则规律,“德”是言行规范。“道”与“德”合称“道德”使用以后,慢慢变成专指人的言行规范的“德”了。所以,今人讲“道德”泛指“德”。

 

至德的含义

 

     “至德”,人类美德已发展到顶峰的赞誉。

至德之誉来源于民众,先秦,儒家创始人孔子在周游列国时到处听到民众赞誉泰伯、仲雍已“至德”,于是告知弟子耍大颂特颂。故《论语·泰伯》一开头就是“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后来,汉朝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搜集整理史料时民众给他提供了大量泰伯、仲雍无私奉献,开拓奋进的史料,特别是泰伯一家为民众献出宝贵生命的高风亮节使司马迁把泰伯在《史记》里列为“世家第一”,孔子人们称为“圣人”,都只列为“世家第十七”。《史记·吴泰伯世家第一》这样记载:“吴泰伯、泰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泰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纹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泰伯之奔荆蛮,自号勾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吴泰伯。”《史记·吴泰伯世家第一》在末尾还记着:“太史公曰:‘孔子言:泰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余读《春秋》古文,乃知中国之虞与荆蛮勾吴兄弟也。延陵季子之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呜呼,又何其闳览博物君子也!”可见,民众、圣人都对行为有正确的标准。泰伯之所以称“至德”是他的美好道德已经是人类美好道德升华到不可逾越的境界。为什么这样说呢?泰伯、仲雍的无私奉献,开拓奋进精神表现为一、三让天下;二、全心全意为民众做好事。一让是借给父亲采药离家,让父亲临终时好把王位传给季历;二让是古公死后回家守孝三弟季历又耍交还王位给泰伯,泰伯不接再次离家出走,季历派人到处寻找泰伯,找到泰伯,季历硬耍归还王位;三让是泰伯见季历不肯在他面前接受王位,只得征求母亲意见提出远离家乡,得到母亲同意,于是同二弟仲雍携妻带子奔到荆蛮,而且断发纹身示不可用。

    无私才能做到谦让。《三让堂记》“天下之恶德莫如争,争则知有已不知有人,而恶念生矣。天下之善德莫如让,让则推已之心以及人,而善念生矣。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争之小者勿论矣。争之大者,如争为帝,争为王,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读史至六朝五代循环报复,终致亡家亡族。争者之恶,竟何如乎?若曰让,则反,是先人后已,应受而推。无论锥刀之末,箕帚之细,房屋车马衣物,以至天下之大,四海之富,均可推以与人。如尧禅舜,舜禅禹,明明以天下让人是也。惟泰伯生于商周之际,若嗣太王之位分,足以朝诸侯而有天下。乃托名采药,逃之荆蛮,弃天下如弃敝屣,民无得而称,故孔子称曰“至德”。太史公序“世家第一。”。无私才能做到奉献。为了民众致富,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到了荆蛮地方就带领大众凿渎开泾变沼泽成良田发展农业,训养野兽野禽为家畜家禽发展饲养业,养蚕巢丝织锦种麻纺纱织布发展纺织业,“由于泰伯仲雍把北方的文明献给了半棚为窝半生为食的落后民众,荆蛮民族很快富裕起来过上无忧无虑的文明生活。为了感恩民众公推泰伯为君主建立了勾吴国。身为君主之妻的泰伯夫人姜姐仍与民众一起劳动,在一次带领民众采桑养蚕时一村妇的孩子被野牛衔走,为抢救孩子姜姐冲上去与野牛搏斗,救下了孩子自己却被野牛角戮伤,口吐鲜血而亡。姜姐被野牛戮死荆蛮妇女哭得死去活来。姜姐死后泰伯虽无子嗣但不娶,体现了爱情的纯贞。泰伯见荆蛮民族太苦太落后又同仲雍商量扩大开发面,仲雍就离开梅里到常熟去领导民众开发。常熟地区的民众富裕了非常感激仲雍。仲雍死了常熟人定要把他抬去埋在常熟的虞山上。泰伯身为勾吴国君主一直和民众同甘共苦,将近九十高龄仍同民众一起不断凿渚开泾而屡拒民众劝阻,后在一次挑土运泥时因年高体力不支摔倒受伤口吐鲜血久治无效而逝。泰伯之死民众悲动欲绝,数日饮食难燕,为表达对泰伯的敬意民众把满山遍野的花都采来献在泰伯的墓上,把坟墓堆成一个花冢。而且,以后每年到泰伯祭辰这一天民众都耍到泰伯墓去祭奠,至今不衰。人,只要为民众做了好事民众是永远不忘的。传说,泰伯死了被天堂里的神仙推为君主称玉皇大帝,主宰天堂、人间、阴间的一切。泰伯是正月初九日生,这一天人们说是玉皇大帝生耍吃素食。人们认为不吃动物是人心向善。今天我们知道没有天堂没有阴间,传说是无稽之谈,但说明人们不忘为自己做过好事的泰伯之恩,把他塑造为神永世纪念。泰伯一家就这样都为民众献出了自巳的生命。在那传播美德信息几乎是零的殷商时代,人的美好道德高尚到了连生命都舍得献出的一步,这说明人类的无私奉献美德已经升华到了不可逾越的顶峰。泰伯一家无私地连生命都献了出来是无先例的。所以,司马迁列为“世家第一”,孔子称为“至德”。

 

辨证的认识德

 

唯物地观察“德”,才能得出“德”的发展规律。

    生物为生存而索取生存物质是所有生物的本能,人这一物种当然不例外。人索取生存物质一般是依靠自身的智慧和劳力取得不占他人的劳动成果。但人的生存欲望容易被诱发成无止境的私欲。己经被诱发产生私欲的脑物质在思维时产生恶念。恶念使人干邪恶之事,邪恶事件给他人造成劳动成果的损失,思想的折磨,肉体的痛苦,求生的困难,甚至杀戮,给人带来痛苦和灾难。制造邪恶事件危害他人时可能给自己一点欢乐或幸福,但同时也给自己创造痛苦和灾难的隐患,正如老子所说的“福兮祸所伏”。就以偷盗他人钱财为例,他人受了损失,自己虽一时得享受但埋下了被绳之以法的灾难,如因恶念而发动战争,给受战争*的他人制造了大的痛苦利灾难,同时也给自已和被自己怂恿或强迫去以战杀人的人造成痛苦和灾难,希特勒、东条英基、墨索里尼等就是如此。因此,很大一部分人自觉地抑制邪念,不制造邪恶事件危害他人,只靠自已的智慧和劳动换取生存物质。当然也还有少数人抑制不住恶念,明知给他人制造邪恶事件也会给自已带来灾难甚而会有杀身之灾还是硬着头皮去干。在人类文明还不怎样发达的时代和法律不完善的情况下,可以说只是私欲严重膨胀,在文明相当进步,法律比较完善,道德很普及的今人,不顾法律的约束,不顾道德的谴责,硬着头皮以身试法,这种人是属于精神病患者。精神病专家就认为希特勒、东条英基、墨索里尼是狂妄症患者。

    生物为物种不灭而产生物种亲情是生物的又一天然本能,人这一物种当然也不例外。物种亲情很容易被诱发产生善念。由于物种亲情很多物种群居,共同抵御大敌。由于有物种亲情本物种一般不

互相残杀为食,就是以猎取动物为生存食物的凶猛动物也是如此。它们的自相斗殴一种是雌性维护子女而斗,一种是雄性为争配偶而斗,它们不是杀死本物种为食。它们就是长时间缺食饿得瘦骨嶙峋也不自相残杀而是共同捕猎。人这一物种的物种亲情在维护本物种不灭的倾向思维中产生了善念。善念导致关心他人生存的行为。关心他人生存的行为,就是人的善德,善德给他人造福,给他人造福就要奉献,对他人作奉献就是无私行为。“无私奉献”和“私欲掠夺”是针锋相对的矛盾。“恶德”“善德”这对矛盾在人类社会中,有时“恶德”转化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有时善德转化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是事物前进中的矛盾法则。恶德在人们面前自然使人产生反感,善德在人们面前自然使人产生爱慕。因此,以恶德做人生行为的人越来越少,以善德做人生行为的人越来越多。人类文明越发达善德越普及,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以恶德表露行为的人实际上是脑在因变异而产生恶念,这种人是人类的少数。当今“善德”在人类计会中巳经转化为矛盾的主要方面。

    邪恶势力给人造成痛苦和灾难,人在灾难环境里生存自然产生向往美好环境的理念。向往美好环境的理念促使人善为。物种亲情使人自然产生善念,恶劣环境启迪人产生摆脱恶劣环境过美好生活的善念,两种因素合在一起,人产生善德的基础就大,产生恶德的基础就小,再加上恶德是正常人不愿接受的,善德是正常人自愿接受的。因此,除了精神病患者接受恶德引诱而产生恶德去干坏事,恶德是不会被人接受的。基于人类产生恶德与产生善德的基础,人类从总体上看历来都是善德行为的人比恶德行为的人多。人类文明越发达善德行为的人就越多,恶德行为的人就越少。根据善德和恶德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这个变化人人树立至德精神的时代不远了。

 

研究至德文化的宗旨

 

    至德文化的核心是“无私奉献”。研究至德文化是为了树立“无私奉献”的高尚美德,把人类世界构建成无比美好的“理性社会”。

    向往美好的理性社会,是人这一物种本能的愿望。人为了实现这一愿望经过了漫长岁月的艰苦奋斗,现在很多条件都已成熟,唯一横在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是“私欲”。“私欲”的克星是“至德”精神。认真深入细致的研究泰伯、仲雍三千多年前表现的“无私奉献与开拓奋进”的“至德”精神,使人人自觉的用“无私奉献”的高尚美德克服危害人类的“私欲”是实现理性社会的当务之急。

    回顾历史,“私欲”给人类带来多少痛苦和灾难。瞧视当今,是“私欲”导致暴力事件杀害无辜;是“私欲”导致发动侵略战争是战争把那里的人民投入灾难的深渊;是“私欲”导致用各种方式危害他人,扰乱社会。“私欲”是文明礼会的“毒瘤”,“私欲”是人类进入理性社会道路上持刀拦路的魔鬼。私欲不除,人类美好的理性社会不能实现。为了除掉私欲,人类的善德者操碎了心,在文明发展还处于认识不了客观世界的时代,人们只得假设天堂和地狱。善德者死后进入天堂享受美好的幸福生活,恶德者死后打下地狱受残酷的折磨。为了除掉私欲,善德者创立宗教,在人们还没有唯物观点的时代,宗教用高深莫测的东西诱导人树立善德。上述做法在文明还不够发达的时代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在文明发展到能唯物地认识客观世界的今天它没有任何作用了。今天要除掉人的私欲,一方面是制订法律,一方面是以德育人。可是,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制定法律,法律得有多少条款,耍每一个人都把所有的法律刻在自己的脑海里时时事事处处用它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难以做到,只有以德育人才是捷径。如果科学家能像培育良种那样把人脑中的思维基因改良那可是天大的功劳,可是,我希望科学家把这一课题列入议程,我相信这一课题会成功。在人类还不能人为地改良思维基因的今天只有大力提倡“善德”。人只要树立了“无私奉献的高尚美德,克服了“私欲邪念”,有一个明辨是非的理念就可以时时处处事事表现善为。

    适应人类文明发展的潮流,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出现了不同的铲除私欲的办法。当今是人们能唯物地认识世界的时代,只能引导人们树立为全人类作“无私奉献”才是铲除私欲的最佳策略。因此,中国*一创建就提出“解放劳苦大众”的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就在国务院的大门口写上“为人民服务”;2002年11月14日十六大通过的党章就把“三个代表”写了进去,让党员树立“无私奉献”精神;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又号召中华民族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国,经过几千年的文明发展“无私奉献”的精神已在绝大多数人的脑海里扎下了根,只要不遭到外敌入侵,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就能实现“理性社会”。可是我们不能只顾本民族,我们要从人这一物种实现美好愿望着想,泰伯、仲雍“无私奉献”的“至德”精神我们应把它献给全人类。因此,研究“至德文化”不能只着眼于中华民族,要放眼世界,从全人类实现美好的“理性社会”去深究,让三千多年前人类道德结成的这颗“至德”明珠的光辉普照大地,尽早实现构建“理性社会”的理想才是研究“至德文化”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