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孝”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学诗  文章来源:至德文化博览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8/24 9:38:52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论“孝”

 

子曰:“孝乃德之本”。

孔子认为“孝”是人类道德的根本,一个人对父母不尽孝,在其它方面的仁慈表现都是虚伪的,有私欲企图的,不是纯真的“德”。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要求人们在家孝敬父母,在外尊敬长者,对他人的父母要当作自己的父母一样尊重。

什么是 “孝”?古往今来。普天之下,人人都是父母所养,父母所生,没有父母人从何来,父母对子女有一种本能的慈爱,就是没有理智的其它动物也是如此。为了儿女,父母受尽千辛万苦,乃至献出自己的生命也甘愿。人是有理智的,对儿女的慈爱更是无与伦比。儿女从小在父母的慈爱中生活,对父母必然产生一种依恋,亲爱的感情,长大了,懂事了,就要回报父母养育之恩,这个报恩思想就是“孝”。

泰伯、仲雍、季扎先祖就是孝的典范。泰伯、仲雍知父意要传位于季历而及昌、外出避开这一传位长房的传统规矩,以求父愿实现,是孝的古例,达到以孝尽忠之道德效果。季扎当面不接受寿梦让位于他,对父诚意,不阳奉阴违,有话当面说,就是孝的一种表现,寿梦确定“兄终及弟”制,季扎仍不接受,忠于优良传统道德观,坚持传位长房,是第三位让王,是另一类忠孝两全之举。

“孝”是一种文化。中华民族,一向重视孝文化。首先创造 “孝”字就作了深刻的考究。孝字最早见于甲骨文。上面是个“老”字,下面是个“子”字。其含义是:儿女小时,父母把他抱着,牵着,喂他的乳汁,喂他的食物,把他抚养长大。儿女长大成人,父母也老了,儿女就把他背着,扶着,奉养他,让他像自己幼年时那样幸福的生活着。古人创造 “孝”字是根据父母子女之间这种朴素的情感造出来的。汉字在演变过程中把 “老”字的下半部省去写成今天这个样子。可见前人造这个 “老”字用心之良苦,但当时造 “老”字还是一种纯朴的含义。孔子却把“孝”提升为德,而且告诉人们 “孝”是 “德”的根本。后人因此在 “孝”的后面加上一个 “道”字。所以今人提到“孝”的内容时就成了“孝道”。孟子担心人们尽孝只限于自己的父母,又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对“孝道”的延伸。孔子还对泰伯仲雍因尽孝而三让王位的事迹给予极高的赞誉。《论语》“泰伯”篇就这样写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中华民族还推出了二十四孝作为孝文化的典范。中华民族如此重视孝文化,我毕节吴良弼家族也不例外。毕节吴氏把二十四孝中代表性很强的“恣蚊饱血、卧冰求鲤、哭竹生笋、为母埋儿、打柴奉亲、闻雷泣墓”刻成浮雕,镶在八卦坟的墓壁上。六百年的历史长河,人们千方百计把它保存下来,这就是对孝文化的无比尊重。

提倡孝文化,我国历来不主张愚孝。孔子就提出父母行为有不义之举,做儿女的应该 “谏净”,不能“唯父命是从”,唯父命是从,并不是孝。过去主张 “父母在不远游”,这是愚孝,所以有人主张“好男儿志在四方”。尽孝不能只限于守在父母跟前。只要存有孝心,把父母的生活安排好,父母到了生活不能自理时,安排好对老人的侍奉,工作就是孝。

    当今,党中央提出以德治国,构建和谐社会。家庭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构建和谐家庭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一个和谐家庭要以孝为砥柱,做到 “长慈少孝,男仁女贤”。家庭和谐了再推进到与世人和睦相处。整个社会也就和谐了。一个和谐社会必然是人人崇尚美德的社会。“孝道”是人类美德的主体。无私的人才能处处表现出美德。人表现出美德首先是尽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