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儒学街吴甡的故居——宰相府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贵州遵义正昂祖,十三世吴成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8/13 12:37:51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吴甡的故居——宰相府,就坐落在儒学街西首税牛桥东侧。

    据《延陵堂吴氏宗谱》等史籍记载,明洪武二年(1369年),出身世家大族的吴方正携妻杜氏及吴宝、吴宫、吴实、吴宏四子从苏州阊门迁居兴化,在今儒学街西街及其周边地段筑屋定居,距今已有640多年历史。当年自吴家大祠堂(今文林小学校区)至陈五房古宅西侧一带俱为吴姓,曾有“三桥(淌水桥、城隍庙桥、税牛桥)无别姓”和“税牛吴”之称。明万历四年(1576年),吴方正第9代孙吴三畏(字祗所),以举人前五名(经魁)身份任广东韶州府(今韶关市)推官,主管刑狱,后因得罪权贵遭不白之冤罢官回归。其间,他曾对祖宅进行扩建。明天启二年(1622年),吴三畏之子吴甡由知县升为御史(从一品),对祖宅再次改建、扩建,形成由前后八进厅堂和东西两侧广阔庭院、花园等构成的建筑群,从而成为一座气势非凡的“御史第”(后成为“宰相府”)。

 【人物经历 】
    吴甡入阁为相时,已是崇祯十五年(1642)。其时首辅是被明史列入奸臣传的周延儒,首次二相政见相左,周、吴各成门户。周延儒是宜兴人,称江南党,吴甡则为江北党。自万历四十一年(1613)中进士入仕以来,吴甡宦海沉浮,已经两起两落。 
第一次是天启七年(1627)。身为御史的吴甡刚正不阿,多次上表与阉党针锋相对,“乃积与魏忠贤忤,七年二月削其籍”(《明史》卷252),被罢官归里。 
    第二次是在崇祯十一年(1638)。崇祯改元后“大治忠贤党”,吴甡起复,先后巡按河南、陕西,又曾出任山西巡抚。十一年春改任兵部左侍郎,因病未能赴任,是年冬杨嗣昌请旨改用他人,“帝怒,落职闲住”。直至十三年(1640)方复职,以左侍郎协理戌政。 

    吴甡入阁之日,正是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益激化之时。十六年(1643),李自成连克襄阳、荆州、承天,并于襄阳建立大顺政权。崇祯焦头烂额、涕泪俱下地命吴甡督师湖广。吴甡遂请拨发精兵三万“自金陵赴武昌”。谁知等了很长时间,无兵无饷,仅凑残兵万余,难以果行。

    是年四月,清兵入关,帝命周延儒督师北上。周延儒“朝受命、夕启行”,离京后避敌不战,虚报战绩。吴甡尴尬,只得答允五月南下。崇祯大喜,先一日出劳从骑,并晋吴甡为太子少保、户部尚书兼兵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越宿忽下诏责其逗留”,削其官职,交法司议罪。其时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闻讯,驰书援救,不允。十一月,吴甡被遣戍云南。十七年(1644)三月,充军途中的吴甡听到李自成进入北京、崇祯吊死煤山,肝胆俱摧。五月福王建弘光,下旨赦还。对前途完全无望的吴甡不再出仕,隐居邑中凡26年,著作等身,其《柴庵疏集》、《安危注》等入清后皆列为禁书。《明史》以十分惋惜的口气对吴甡作了公道的评价:“抑时势实难,非命世才,固罔知攸济也。”

    历经近400年沧桑的吴甡故居“宰相府”由于坐落在儒学街深巷之中,不为常人所知悉,才侥幸躲过无数次劫难而幸存下来。目前,该府第尚较为完好地、“原汁原味”地保存有大厅、花厅(照厅)、穿厅(堂屋)、正厅四进高大轩敞的厅堂(即原建筑群的第四、五、六、七进)和东院(包括书房及三进附属房屋),占地1500多平方米。据吴甡第10代孙(家谱列为第19世)吴汉祥、吴汉云、吴汉和介绍,花厅内原悬有上下两块大型精制金字匾额,上匾为“平章纶阁”(与四牌楼上的原“平章纶阁”匾字体形制相同),下匾为“力任劳怨、克乂澄清”(史可法奉崇祯帝口谕题)。
    穿厅内悬有吴甡根据南明弘光帝朱由崧圣旨“允卿嘉遁”而自题的“嘉遁堂”金字匾额。此厅现由吴汉云一家居住,南侧大厅于清代转给吴甡岳父徐姓姻亲,现由清代曾任广西平乐府知府的徐步瀛孙女——82岁的退休教师徐紫绂居住。
    2003年底,泰州市文物专家黄炳煜教授对“宰相府”前后四进厅堂及东侧书房等建筑进行详细的考察,认为吴甡府第具有很高的文物保护价值,可以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地方政府应当加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