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谓至德者无乃谬为其誉乎(下)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李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8/9 15:10:03  文章录入:吴李才  责任编辑:gohwu
 
 

可谓至德者无乃谬为其誉乎(下)

作者:吴李才 (2016-8-8)

〈接本文上〉

二、刘知几《疑古篇》之评说

1)原文

 

 

2、(唐)刘知几,《史通》史评类,卷十五,113a1/111a2

2)点校

……夫远古之书,与近古之史,非唯繁约不类,固亦向背皆殊。何者?近古之史也,言唯详备,事罕甄择。使夫学者睹一邦之政,则善恶相参;观一主之才,而贤愚殆半。至于远古则不然。夫其所录也,略举纲维,务存褒讳,寻其终始,隐没者多。尝试言之,向使汉、魏、晋、宋之君,生于上代,非。尧、舜、禹、汤之主,出于中叶,俾史官易地而书,各叙时事,校其得失,固未可量。若乃轮扁称其糟粕,孔氏述其传疑。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武成》篇,吾取其二三简。推此而言,则远古之书,其妄甚矣。岂比夫王沈之不实,沈约之多诈,若斯而已矣。

3)译文

远古的史书与近古的史书,不同之处不仅仅在于一个内容简洁,记事粗略,一个内容丰富,记载详细。根本的不同,还在于记载历史的态度不同。为什么这样说呢?近古的史书,记言则将人物的话详细地记入书中,对于历史事件,则很少去甄别、选择,而是不论好的坏的,一股脑儿地全记下来。这样,使得后世的学者了解一个朝代的政治状况,既知道有哪些好的方面,也知道有哪些差的方面。了解一个国君的才能,既晓得他作出了哪些英明决策,又晓得做过哪些愚蠢的举动。然而,远古的史书就不是这样了,它所记录的,都是提纲大概,对于史官心目中的好君主,则带着颂扬的主观态度去记事,而不惜改变事实或隐讳不写。后代学者,考察某一朝代的情况,发现未记载的事情很多。使得许多史事湮没无闻。不妨作这样一个假若,如果让汉、魏、晋、与南朝宋的国君生于上古时代,而让尧、舜、禹、汤这些有德有才的国君生活于近古,再让上古与近古的吏官也调换一下时间位置,那么,这些史官们对历史的记载,对一个朝代的政治状况以及对君主的评价,就不一定象现在的史书这样了。关于古书,普通人如木匠轮扁说它们是古人的糟粕,圣贤者象孔子也认为有可疑的地方。孟子则说:“如果人们对书本十分迷信,相信里面所说的一切,那还不如没有书。我对于《尚书·武成》篇,认为其中只有二三片竹简的内容还可取。”由此推论,则远古的历史书籍,虚妄不实的内容真是太多了。这岂不是和后世的王沈、沈约(笔者注:王沈是西晋文学家,沈约是南朝史学家、文学家)以自己的爱憎态度去篡改历史,虚构事实一样吗!

三、读《史通》“疑九”有感

我特别赞同刘知几的“实录”见解,那么,什么叫实录?他在《史通·外篇惑经第四》说得好:

原文:盖明镜之照物也,妍媸必露,不以毛嫱之面或有疵瑕,而寝其鉴也;虚空之传响也,清浊必闻,不以绵驹之歌时有误曲,而辍其应也。夫史官执简,宜类于斯。苟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斯为实录。

译文:明亮的镜子照物,其物不论是美的,还是丑的,它都将它们照出来,它不因为毛嫱那样美女的睑上微有斑点,就不再照映她的容貌;空阔的空中传播着声音,其声音既有清亮悦耳的,也有浑浊难听的.它都传播.它不因为像绵驹那样的歌者偶尔走调,而停止传播他走调的声音。史官写作历史,就应该像镜子与虚空一样,喜欢某人,但能了解他的缺点;憎恨某人,却也知道他好的一面。善行、恶行都客观地记载下来,这才叫实录。

古史实录之重要性是既肯定又难求,我从泰伯在位前后的60年(前1159-前1050)时间里寻求事迹,却未能找到泰伯“三以天下让”实录的条件与史实:

第一,周太王时代,从文王姬昌生于武乙元年(前1159)直至周太王卒于武乙二十一年(前1139),共21年内,长子泰伯储君未在位。据王充《谴告篇》记载,太王父以王季之可立,故易名为历。历者,适也。太伯觉悟,之吴、越采药,以避王季。使太王不易季名,而复字之季,太伯岂觉悟以避之哉?”决定权在周太王也。回顾历史,周太王有剪商之志到殷朝灭亡的110年岁月里,都没有取得周天下,不存在有天下可让。

第二,太伯回到吴地后就一直没有让过位,巳无须断发纹身了,他堂堂正正地拥有了吴国君主的最高权力与地位约47年,直至去世由仲雍继位。据文献记载,他曾有3个儿子却早死,如果不是早死,其君位是绝对不可能由仲雍继位的。

第三,当两兄弟都以君主身份(笔者注:历史学家对殷朝后期和周朝早期的历史阶段是什么类型的社会,目前仍有争议,如果一旦确认,则君主身份的道德标准也许要重新评说了。)在位巳有24年(前1138-前1114=24)之中,双方都没有让位、让国、让天下。据说,季历卒于文丁十一年(前1114年)时,68岁的泰伯曾回去参加葬礼,他也没有拱手将吴地的天下让给季历之子姬昌。

第四,前1050年武王克商成功后,受姓周章,上封三代,才有明确是吴氏得姓始祖太伯的君位,也不是帝位。而现代历史学家认定周太王去世后的第二年(前1138)为泰伯君主的在位元年起,直至25位吴国君主在位时间共666年的历史(载自《中国历史纪年表》2015年版)。历代史学家的编年表,从未有文字提到或记载泰伯有“三以天下让”的评说,否则吴国君主在位时间就必须要改写了。

从上述一般的分析,没有足可采信的史料文字与实录证明泰伯“三以天下让”,失去储君地位的泰伯也没有国或天下可让。可谓至德者,无乃谬为其誉乎? 故我认同澹然先生的结论:泰伯被迫逃避;所谓“避位”“让国”甚而“三让天下”之说无法成立;“终身不返”是对现实的一种不满情绪。(8)

四、结束语

《论语》泰伯首章上课了,有一位老师解读“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这一句话很动听,下课后,有不少学生好奇地问这位老师:“既然泰伯做的事情大家都不知道,那孔子又是怎么知道泰伯是至德的呢?”老师却哑口无言了……。因为这位老师也无法找到孔子《论语》中一、二句泰伯至德的“实录”语言来回答学生的疑问。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品德无比高尚的太伯还在我们心中荡漾让我们以求实精神,直书实录,拨开迷雾,还原真相。孔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和刘知几曰:“可谓至德者无乃谬为其誉乎”,互对照,历史本来就是留给后人去评说的!一己之言,仅供参考。

主要参考文献  

1)史通,(唐)刘知几,【卷十~卷十五】

2)史通评释,(明)郭孔延【七】

3)史通通释,(清)浦起龙【卷十二~卷十四】

4)从《史通》看刘知几的史学思想,王 静,刘苗,Baidu文库

5)刘知几“疑古惑经” 思想探析,纪丹阳,《安徽史学》2015年03期

6)刘知几, Baidu百科编辑

7)读《论语》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上)吴李才,《华夏吴氏网》2014-12-6

8)【转载】吴泰伯是“避位让国”还是“避让逃亡”之辨析,作者:澹然,

—原载《新浪博客》,录入者:吴李才,《华夏吴氏网》2016-7-15

(本文在《华夏吴氏网》发稿,致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