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一新的棠阴吳氏八府君大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耀彬  文章来源:吴耀彬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8/8 13:11:48  文章录入:scwuxuehui  责任编辑:scwuxuehui
 
 

修复一新的棠阴吳氏八府君大祠

棠阴吳氏八府君大祠位于棠阴古镇八宝街中心人和市。吴氏为祭祀肇基祖吴竦(字敬文)所建,是祠始建於明神宗万历八年(1580年),其结构严谨,形式庄重而富丽。其鼎建过程大体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一)筹建:明清嘉靖四十五年至明万历七年(1566--1579),历十三年,吴氏各房筹购山田一顷五十余亩,收租谷壹万二千余斗。

(二)初建:明万历八年(1580)七月十三日动工,建寝宫,中厅三门及东西28柱廊房,外造楼店、厨房、人和庙。

(三)扩建:清康熙五十九年至雍正四年(1720--1726),重建东西两廊,扩建寝宫、隆厅,东西两堂,罗砌祠前东西卷门及油漆。

全祠坐东向西,主体由门厅、中厅、寝宫三部分组成,加之左右廊房,占地总面积四千多平方米。

祠前是宽旷而平整由条石铺设的空场,距祠门外约三米许,左右两边各并立14根高1.5米四方石柱,其顶均雕刻有神态备异的石狮,各柱间由雕花石板嵌接构成石栏,中设一长约5米,高0.4米,厚0.25米的石坎,护围祠门。

跨进石坎,登上三级长条石阶,便是宽敞明亮的风门大厅。全木顶架结构,中盖叠式双檐,四角翘起,如同祥鹤展翅。大厅正面由高1.5米木栅栏为屏障,宽阔大门左右,分坐成镇八方的巨型雌雄石狮,门顶檐下,悬挂一巨匾上书“八府君祠”;厅左右墙壁下,分立高2.3米石雕“天聋”、“地哑”石雕像。

穿过风门厅,是一个长19.67米,宽17.46米的天井,中有三道条石平铺的通道,两口四方石栏水井布于左右上角,其水清澈透底,常年不涸。天井左右廊房有28柱(每侧14柱)连成整体,结构严谨,布局合理。

越过天井,再登三级台阶,即是宽敞的中厅。由前后联体双脊盖顶,厅内共有30根木柱分立于石础上,其柱极大,厅中四根栋柱周长各有2.46米,石础周长2.90米,上有镂空莲花图饰,抬梁式架构,斗拱交叠,精雕细致花纹,前檐梁上雕有“雀、蜂、猴”图案,正中悬挂“延陵世家”横匾,石绿底金色字,草书,放纵苍劲。两旁分别挂有“七叶开天”、“五朝名卿”、“出纳王言”“纂修大典”、“进士”“贡元”等牌匾。厅左右各有掖门,外有石砌天井及对应两殿。

中厅之后是一宫殿式寝宫,三叠檐、二檐正中又悬一匾,绿底金字,上书“报本”寝宫内供有108座神位牌。隔墙左右,分有隆厅,厅前皆为条石天井。

全祠周围有高耸的山字墙护围并挖有既深且宽石砌而成的护祠沟。祠门外左右各为楼店,祠南为厨房,祠旁立人和庙,又打名罗砌祠前南北卷门,上各嵌“谆让”、“孝谦”黑体训词。

新中国成立后,大祠被政府收为国有,用作棠阴镇小学。经过数百年的风风雨雨,特别文革期间,因建电影院,祠前石栏、石狮等被砸烂用于填基,其后风门厅、寝宫、隆厅及28柱廊先后被拆除,现仅存中厅及掖门外两殿。1983年,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二0一五年,江西省政府拨款二千五百万,用于仿古修复棠阴古镇残存的古建筑。大祠有幸在项目之列,拨出三百万用于修复棠阴吳氏八府君大祠,在此特地感谢政府的这一善举。

 棠阴族宣公第35世孙(八府君第30世孙)耀彬  谨识

                            0 一六年初秋  吉旦

下图为大祠修复前后对照以及邹湘溪先生绘制的大祠鸟瞰图。

1:修复前的大祠

 

2:修复后的大祠

 

3:大祠鸟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