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姓在《百家姓》排在第六位,现在则居全国十大姓氏末尾。其来源众多。
一、出自吴国始祖泰伯、仲雍的后代,这一支影响最大。《元和姓纂》记载:“周太王子泰伯、仲雍封吴,后为越所灭,子孙以国为氏。”《通志》、《史记•》及《吴泰伯世家》、《丹阳吴氏族谱》等也有同样的记载。
相传周太王亶父有三个儿子:泰伯(太伯)、仲雍、季历。这三个兄弟之间,有一段让贤的故事。据说,太王的小儿子季历颇有才干,生一子姬昌,当姬昌出世时,有圣瑞出现,古公就殷切地说:“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身为长子的泰伯和次子仲雍立刻明白,父亲的心意是打算让季历当继承人,以便将来传位给姬昌(后来的周文王),就自动让贤,便一起由岐山出亡到句吴(今陕西省陇县的吴山)。这样季历才被立为太子。不久古公亶父病逝,临终时为了照顾传统,遗嘱要季历让位给泰伯。泰伯、仲雍听到父亲病故赶回奔丧,季历遵照父命要让位给泰伯,泰伯坚辞,季历不依。泰伯、仲雍带全家人南逃于荆蛮(周人敌视楚国的称呼)的今江苏无锡一带,并且纹身断发,表示让位于季历的决心。后来又有两次继承王位的机会,泰伯都主动放弃了。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泰伯让王”的故事。孔子读到这一段历史时,感动至极,拍案说:“泰伯,真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也。”
周武王克商后,找到了仲雍的3世孙周章,把他封在吴地(都城在姑苏)为诸侯,国号改称吴,并追封泰伯为吴伯。公元前473年,吴国被灭后,其子孙便以国为氏,称吴氏。可见,吴姓汉族的第一世始祖应当是周代的泰伯。但泰伯无子,他只是吴姓开姓始祖,其弟仲雍才是传代始祖。
二、出自颛顼曾孙吴回之后。颛顼帝后裔吴回,祝融氏黎有罪被诛,继任祝融氏。夏朝时,吴氏族东迁山西平陆吴山。商朝时进入河南新郑,建立吴方国。后东迁濮阳雷泽西,最终到达山东临朐东北,史称王吴,成为商朝东方强大方国,商末吴伯乃是其后。
三、出自姚姓。舜帝生于姚墟,得姚姓。舜继尧位,占据古吴之地(今山西平陆吴山之旁厉山),史称有虞氏、虞舜。禹继舜位,封舜帝之子商均于虞(今虞城县一带),姚姓虞国灭于商朝,古时虞、吴相通,后有以虞、吴为姓的。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吴广即姚姓吴氏后裔。
四、出自姜姓。吴氏族部落以一种叫声洪亮的古兽驺虞为图腾,虞音近吴,解释为吴,作为氏族之名。炎帝时代的吴权是吴氏族部落的首领,其后有吴氏。
五、其他小的来源:出自夏代少康时著名弓箭手吴贺的后代。由元朝蒙古人姓名和乌梁海氏,达斡尔族,清朝时满族之吴扎拉氏、乌尔锡氏、乌拉氏、乌苏占氏、乌苏氏、乌雅氏锡伯族之吴扎拉氏,鄂伦春族之吴卡尔康哈喇,裕固族之巴依亚提氏等或改为单姓吴姓。白族之吴氏,源于古代氏族图腾。柯尔克族、清朝高丽族亦有吴姓。
从明朝开始,吴姓人又迁徙到台湾、日本、越南、朝鲜、香港、东南亚、欧美等地,如今已是一个世界性的大姓,人口有2000多万。吴姓去台湾的第一人是吴凤。海外吴姓人有260万,台湾有20万,排在第7位。
吴姓郡望:濮阳郡(今河南省濮阳)、陈留郡(今开封市东南)、汝南郡(今上蔡县西南)等。
吴姓堂号:延陵堂(泰伯、仲雍相继为吴国君,传到季札,季札又多次推让,只好把他封到延陵)等。
吴姓常用楹联:八闽孝子裔;三让帝王家(台南市吴氏大宗祠联)。三让两家天下(古公亶父长子泰伯,让贤于小弟季历为王位);一剑万世千秋(吴越春秋时,吴国寿梦子季札,去鲁国途经徐国时,徐君看中了他的佩剑又不便开口要,返回时,徐君已去世,季札来到徐君墓地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三拜后离去,被后世传为佳话)。人称祖师号画圣(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今禹州市人,被誉为“画圣”,民间绘塑艺人奉为“祖师”);我恨王郎日萍香(清代女词人吴藻,字萍香,精绘事,工词翰,喜饮酒读离骚,“盖抱天壤王郎之际恨”。有《花影帘词》)。胄继晋紳高出延陵鼎族;政务宽厚早标太守芳名(吴氏宗祠堂联)。系出延陵溯先世家风芳流兰谷;派沿绮里缅当时儒术望重草庐(吴氏祠堂联)。至德启云礽三让两家天下;大宗绵雪堰千秋一脉江南。吏部文章昭日月;将军功业炳山川(集吴天发碑字帖联)。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子题联)。秘义烟涵瑰词雨散;文章绮合藻思罗开(清第书法家、金石学家吴荣光撰书联)。楼危明月芭蕉翠(南宋词人吴文英,工于词);水涨白帆杨柳青(明朝吴承恩,少时家贫,年43岁始补贡生,曾任县丞,未几辞职归里,有名著《西游记》)。持仪刚方坐席正讲堂之体(宋朝皇祐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