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凌迪知《万姓统谱》(中)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李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5/21 20:53:51  文章录入:吴李才  责任编辑:gohwu
 
 

读凌迪知《万姓统谱》(中)

    作者:吴李才  (2016-5-21)

续本文(上)

三、万姓统谱凡例 


5、(明)凌迪知,《万姓统谱卷首》,凡例,【卷一】,7

【译文】

1〉姓氏一书旧不下数十种有论地望者有论国氏者有论声者有论字者有仿姓书编者夫论地望如世本王侯大夫谱姓氏英贤録是也乃以贵贱为主然贵贱无常安得专主地望论国氏者如氏族要状通志氏族是也乃以本源受氏为主然乏世系者复列以韵则混淆无辨徒乱耳目论声者乃以四声为主如姓氏韵畧姓源珠玑是也然平仄不调东冬不别以梁惠王为梁以齐宣王为齐则舛缪可鄙何取于姓也论字者乃以偏傍为主如仙源类谱姓氏秘畧是也然拘于点画不论其理但可为字书于姓氏无与也有仿姓书编者如合璧事类尚古类氏翰墨全书是也然数止四百二十二家族系未广而千姓编一巻又工于组织搜罗未备且诸书皆止述先朝未及昭代非为全书也是编逺自上古近迄昭代凢系姓氏罔不萃聚以四声韵为纲以东冬支微为目更(接下页)

  

          图6、(明)凌迪知,《万姓统谱卷首》,凡例,【卷一】,9/11a1b

【译文】

(接上页)考韵玉韵会等书凡韵字下注姓者以次备载庶几海内古今之姓悉具简册而名贤硕士一举目无遗矣2〉姓有望有音有氏曰望者如河间渤海等郡名是也曰音者宫商角徵羽是也曰氏者如以国以邑以官为氏等类是也是编以韵为先后以朝代为次序每一姓下一曰望二曰音三曰氏使姓各得所系之本不失受氏之宗庶为氏族全书也3〉希姓无人者惟书其姓并望氏或仅有其姓而无人无望氏者必出于韵书姓苑姓纂原载始録之然或韵书姓苑姓纂所不载而更有数人森列者古则凖于成书今则凖于志録若无所据不敢强书以紊世系4〉姓之有氏如水之有源歴代世谱云五帝之相承三王之继禅无非出于黄帝之后故有姓必有氏今常姓亦有无氏者而希姓则漫无考据竟不得其所系之本兹惟仍旧注缺以存其姓

 

7、(明)凌迪知,《万姓统谱卷首》,凡例,【卷一】,17

【译文】

15〉(笔者注:本条未录入的文字:本朝人物常姓惟已谢世者生则俟之盖不愸之老)尚未定于盖棺故不敢入至若希姓虽见列仕藉者不遗但分注以示别尔

16〉本朝人物细注凡遇帝上旨御等字宜擡头者则虚一字不复更提从古今石文例也

17〉春秋战国人物希姓者具在左传諌诤论议全文未可以章句割裂故仅书其事之因或具其姓名而已不及详载

18〉每韵内常姓字在前希姓字在后若拘音韵之次第排序则烦简混淆不便观览

19〉世代人物或有字者无字者或有地者无地者或有官者无官者悉从旧籍不必以定例拘之也

20〉是编引用诸书甚繁大畧以姓氏等书为宗参用一统志十三省通志各郡县志至于经史子集等书凡有一人一姓可録者悉采择类编然恒以挂一漏万是惧如有耳目未习遗于载籍之外或知识未广误改金根者幸博古君子正之

笔者评注:本凡例共20条,按原文顺序选录前4条(1-4)和后6条(15-20),供参考。从凡例和姓氏名人全部文字谱中,历代皇王姓系或开姓始祖不称谓“世序”,不写入是第几世(代)人,这正是避免了同姓统谱中部分世序和接谱的不准确带来的弊端。

通常统谱凡例中,同姓“统谱依循欧阳公五宗之法自高祖至己身五世为一提名曰世表父子相继为经兄弟横列为缂尊卑有序先后不越六世再提至于十世百世千世绳绳振振衍传无穷”,特别重视的是自始祖起的血缘传承关糸,而异姓统谱重视的是姓氏宗族统贯于一谱,不受地域界限和姓氏界限的约制,也不按世序世系排列方法的编篡。

 

四、万姓统谱的吴姓名人

万姓统谱》中,笔者选录喜闻乐见的15位吴姓名人,编成以下三页,供参考。

 

8、(明)凌迪知,《万姓统谱》,吴,周朝-吴季扎,汉朝-吴芮、吴公,【卷十~卷十一】,3

【译文】

万姓统谱卷十  眀 凌廸知 撰

上平声  七虞
【延陵羽音周大王子泰伯仲雍封吴后为越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又望出渤海濮阳】

【周】

1、吴季札【吴泰伯十九世孙父夀梦有四子长诸樊次余祭次夷昧次季札夀梦见札贤欲立之札辞乃立诸樊复让札谢曰曹人欲立子臧子臧去之以成曹君札虽不才愿附于子臧之义诸樊卒余祭立欲传以次必致国于季札卒不受封于延陵故号延陵季子】
2吴芮
【鄱阳人秦时为鄱阳令甚得江湖间人心号曰番君天下初叛秦黥布归芮因举兵以应诸侯沛公攻南阳芮将梅鋗与偕攻析郦降之后项羽立芮为衡山王鋗封十万户为侯羽死汉髙帝以鋗尝从入武关故德芮徙为长沙王薨諡文】
【汉】

3、吴公【上蔡人文帝时为河南守治平为天下第一言洛阳人贾谊年少颇通诸家之书帝召以为博士】

笔者评注:吴季札历史中,关于季子墓十字碑的前世今生,何时有定论?据《淳化阁帖》中有孔子原书写的是12字碑,其文为乌延陵封邑有吴君子之墓乎;多数学者却认同十字碑为“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或是“於戏有吴延陵君子之墓”。也许当年在钟鼎拓本中未找到“墓”字,应理解为“葬”字,笔者认同(清)严可均(1762-1843)文献学家、藏书家的说法:于戏有吴延陵君子之葬”,载自严可均辑《平津馆金石萃编》

凌迪知把秦未汉初的历史人物吴芮,列入到周朝中是不对的,应该列入到汉朝为宜,因为吴芮是长沙国首任长沙王。在吴氏大统宗统的世系图上,确认吴芮是泰伯仲雍下传的第二十八世,但我看过一篇报导的吴芮墓实拍照片中,由各支派裔孙在雍正十一年时,敬立的吴芮墓碑上刻有:“延陵郡三十三世祖汉长沙王讳芮谥文吴公之墓”。到底他的世序谁靠谱,或有断代缺失?吴芮为33世祖靠谱有依据,有待考证商榷。

 吴公实名为吴庄,贾谊为吴庄家牒撰写的序言中说:“公守河南治平称天下第一,圣主闻之擢为廷尉,公登朝荐生召为博士,继迁至太中大夫,生之荣遇公为之也,而公不以德色相加,生亦乐亲道范,一日与生谈论世家臣族,生以为无有出吴氏右者,间尝博览古史及春秋国语,而知吴氏之族派衍帝喾,祖自仲雍,受姓周章,其源远也,其本深也,后嗣之昌炽有由然矣。”

  

9、(明)凌迪知,《万姓统谱》,汉朝-吴汉,唐朝-吴道玄,宋朝-吴少微、吴渊、吴柔胜、吴潜,卷十,31a1/17a1/15a1/11a2/11a1/5a1

【译文】

4、吴汉【字子顔南阳宛人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隠若一敌国及在朝廷斤斤谨质形于体貌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拜大司马封广平侯】
【唐】

5、吴道玄【字道子阳翟人仕为兖州瑕丘尉官至寜王友少学书于张旭贺知章不成因工画其笔法超妙为百代画圣玄宗召入供奉为内教博士非有诏不得画】
6、吴少微【新安人登进士第长安中为晋阳尉与武功富嘉谟友善先是天下文章以徐庾为宗气调益弱独少微嘉谟属词本经学雄迈髙丽时人慕之文体大变称为吴富体】
【宋】

7、吴渊【字道文柔胜子苦志力学嘉定中进士累官端明殿学士沿江制置使封金陵侯进爵为公后拜防知政事卒赠少师所着有易觧及退庵文集奏议

8、吴柔胜【字胜之宣城人防?其父讲伊洛书知持敬之学淳熙中登进士歴太学博士始以朱熹四书与诸生诵习于是士知趋向后以秘阁修撰奉祠卒諡正肃】
9、吴濳【字毅夫柔胜子举进士第一自尚书郎迁枢宻使歴官左丞相判庆元论国家安危治乱之原防章鉴沈炎等罪恶落职为贾似道所排谪循州潜在循预知死日语人曰吾将逝矣夜必雷雨大作已而果然作诗顷端坐而逝封许国公】

10、(明)凌迪知,《万姓统谱》,宋朝-吴居厚、吴待问、吴育、吴充,

明朝-吴讷、吴与弼,卷十,51a2/51a1/37a2/37a1

10、吴居厚【洪州人嘉祐进士元丰中累官至户部尚书以龙圗阁学士知开封府崇寜初拜尚书左丞进中书门下侍郎迁知枢宻院事】
11、吴待问【字子礼浦城人与杨亿同州里每造亿亿厚礼之门下年少多易之亿曰彼他日非若曹可望也累官礼部侍郎致仕】
12、吴育【待问子少奇颖博学中进士甲科后以资政殿
大学士尚书左丞知河南府卒諡正肃育性明果所至作教条简而易行遇事不妄发发即不能挠有集五十卷】
13、吴充【字冲卿育弟与兄皆进士髙第歴翰林学士熙寜中拜相政务安静欲更新法乞召还司马光吕公着等十数人性沈敏对家人语未尝及国事卒諡正宪子安诗元祐中谏官安礼工部侍郎】
【明】

14、吴讷【字敏德常熟人初为太医院医士性敏好学才识卓异宣德中用荐拜监察御史歴官南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刚介有为宪度振举号思庵所着有小学集解诸书】
15、吴与弼【字子传溥子江西崇仁人天顺中征聘至京师授左春坊左谕德固辞还山卒门人称康斋先生与弼风格髙迈议论英伟次洒落师道尊严善感悟啓发人其学术质任自然务涵养性情有孔门陋巷风雩之意也】

笔者评注:怀缅上述吴氏名人对吴文化的贡献,但仍有部分史实有待探讨与商榷。从撰写谱序的角度来看,留给我印象最深刻、很有教导意义的名人有这两位:(南宋)吴潜和(明)吴与弼,他们的史实都在正史中有记载。

吴潜1195-1262)是一位励精图冶的状元宰相高官,忠正害睿智,政绩卓然,理宗朝曾两次为丞相。在吴潜的家谱中,他亲自写有二篇序言:《吴氏宗谱家传论》和《吴氏统宗族谱叙》,但他却没有请高官为他的家谱写序,也不列入巳知的其他名人序。这充分体现了他不攀附名人,反对当年的各种造假现象。吴潜把自己的家族支派图和世表,列入到诸樊世糸而不是季扎世糸下传;第五代长沙王著无子爵除,没有吴氏笫六代长沙王,这是他的观点,很值得思考。

吴与弼(1391-1469)字子傅,号康斋。崇仁学派创立者,明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诗人。在清代黄宗羲的《明儒学案》一书中,吴与弼为《崇仁学案》的第一人,显示了吴与弼在明代学术思想界的重要地位。在景泰七年(1456),御史陈述奏请朝廷聘请他为皇帝讲经,或在国子监讲学,教育贵族子弟。对于四方前来求学的人,他教诲不倦。吴与弼为39个姓氏写过家谱序共54篇,其中写周氏多达6篇如《务东周氏家谱序》等,为吴姓仅1篇《高畲吴氏族谱序》,他是吴姓人中写家谱序最多的一位名人。我阅读过他写的全部谱序,简明扼要,注重写实,朴实无华,很值得学习。

〈未完待续〉

(本文在《华夏吴氏网》发稿,致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