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宗亲之间的聊天,好处是大家都认可“德”,不大可能出现大喊“我就是缺德,你能把我怎么地”这样的叫嚣。另一个好处是大家都认可吴泰伯是吴氏先祖,不大可能出现大喊“我不认吴泰伯为祖,泰伯之德与我无关,我只是仲雍后代”这样的叫嚣。
然后,就可以谈谈泰伯之德
吴氏先祖吴泰伯之德:“三以让天下,民无得而称焉,可谓至德”。
这是孔子对吴泰伯的评语。孔子这个人,历来对他评论不同,有的称之为圣,有的称之为老二,还说“古之所谓贼者,今人谓之圣贤,今人谓之贼者,后世谓之圣贤”,贼与圣,时代不同,标准不同。
但是,孔子对于吴泰伯的“至德”评语,与孔子同时代的老子与孙子,没有表达不同意见,孔子之后时代的孟子、墨子、列子、荀子、韩非子、鬼谷子,等等都没有什么不同意见。可见,无论孔子是什么人,吴泰伯的至德精神,是古往今来的大家包括大学问家,都认可的。
吴泰伯之“三以让天下”之至德,分析而言,第一是“三”,第二是“让”。“三”表示再三,一而再,再而三的行为举措,表现的是笃实的诚意,表达的是真诚与信用。“让”表示的谦逊,这个谦让之中,包括着恭敬、敬重、尊重,以及谦虚。这两个品质是“德”的两个重要的构成部分。
泰伯之真,表现出德之实在,泰伯之谦,也表现出泰伯的求真之心诚。因为谦,是善于学习的必要前提,谦虚是进步的基础,谦而后有好学与善学,求真而后得真。
可见,以泰伯的真与求真,而构成泰伯之至德,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吴氏后裔,对于真与求真,是有血脉禀赋的,对真的追求,入木三分是远远不够的,是根本停不下来,入木八分九分是很平常的,对世事真相真理的这样的追求,己经是近乎达到了“道”的程度,而“至德”正是到达“道”的良好开端。
天上有口言守信,吴氏宗亲对于诚、对于信、对于真、对于真相真理,是本质品行,而吴氏宗亲的“谦”以及由谦而必须所具备的“尊”,这样的品行,是求真的坚实基础,如果再加上人类天性的好奇心,那么好学之品质与学习的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地具备了。
如此看来,对于各类传闻,吴氏宗亲的态度必然是:求传播、求辟谣、求真相。由此而得清,以清而和,从而太和,这同样也是“道”的境界。
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求真学道,求学“真道”,是至德族人的天然使命。
总之,泰伯之三让之德,其德有三:一曰真,二曰谦,三曰孝。因为从历史记载来看,泰伯三让之行的动力是孝顺之举。
至德吴氏宗亲具备泰伯三德中的“真诚与求真”之血脉禀赋,吴氏宗亲不仅不可反其道而行,而行虚伪与求虚(包括求虚荣),而且要踏踏实实的行“真诚与求真”之品,实际上,泰伯后裔的吴氏宗亲,正是这样的实行,而产生了很多的神、圣、仙。比如,兵圣吴起,画圣吴道子,阿里山神吴凤,保生大帝吴夲,二十四孝之一而后成仙的吴猛,以及学仙之后月中伐桂的吴刚。
从泰伯三让之三德来看,吴氏宗亲的尚真,是第一位的,由让而表现出的谦以及随谦而来的恭与敬以及尊敬、敬重、尊重还有谦虚,甚至泰伯三让之后的所作所为(奔荆蛮而立国号),可以认为这是求真,一是谦虚而有利于学习,二是奔荆立国有利于学习之后的实践。这都是求真的体现。(至德吴氏的让与以让体现出来的谦,是一个非常适合的求真平台,求扩散求传播求辟谣求真相,正是快速高效的求真的重要方式)
吴氏宗亲的不和稀泥、至清太和、尚真求真。高喊自称伟光正,实际呈现畏光症。这种假冒伪劣之品性品行,弄虚作假、说谎瞒搪、抵赖死扛、不敢承认、不敢担当,这种行径,人所不耻,至德吴氏宗亲更是不耻。消除了这些心思言行,那么,吴氏宗亲从而在一起可以享受高品质的生活,尤其是享受高品质的精神生活,并在享受高品质的精神生活的同时,宣传吴氏文化,弘扬至德精神。达到吴氏宗亲团体的宗旨与目的。
泰伯之德,最重要的一点是尚真与求真,其次才是尚让与谦逊,而后者的尚让与谦逊,同样是为尚真与求真而服务的。可见泰伯之德 吴氏之风 简而言之,只有一个字:真 !
至德求真,三让之谦更益于求真,崇让只为求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寻根问根需要求真,光宗耀祖更要求真,联谊宗亲,更需真诚 诚信 信用 与 光明磊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