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修谱的盛世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大成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4 15:13:57  文章录入:吴大成  责任编辑:吴大成
 
          

    谱序里面最常见的一句话是“盛世修谱”,老百姓对盛世修谱最简单的解释是,有饱饭吃,有零钱用,老百姓才会热心修谱。饭都吃不饱,那里还有钱去修谱。所以说,历史上的盛世行情,第一是要粮食足,吃饭没有问题,零钱积得住,就会来修谱。
    修谱的时间是依照人的大致繁衍周期来进行的,比如二十年一小修,三十年一大修。对一些村族五六十年甚至上百年都没有修的,那肯定是那个方面出了些问题。在历史中的某一个时期里,凡出现多数村族在同一个时段里超过了大修时间还没有修谱的,那就是在那一个时段的当朝出了大问题。比如在元鞑子统治中国的那一段时间,在民家族谱里很难寻得到有修过族谱的痕迹。
    话说在丰城吴氏族谱里,前辈们在清雍正九年时间,有好几个乡的部分支族与相邻的崇仁、临川、乐安四个县统修过一次族谱,分析崇、临、乐三县也是部分村支参与了该次统修,并不全是整县的吴氏都有参与。这一次统修中的谱序,以叙述江南巨族始祖吴宣公的言语为多,最具特点的是包克堂、吴与弼、吴溥撰写的序文,还有宣公支族谱系里那四句有名的:不膺王爵孟家封,跋涉云山几万重,来向江南为始祖,后人千载仰高风。曾有宗亲说,凡是有这四句话的,都是吴宣公的后裔。认为这种高论未免大武断了些,这个话就不在这里重作解释,记得以前曾解说过好几回,还是回身说说雍正九年四县宗亲合修族谱的气候。
    传说雍正皇帝是一个勤于政务的人,他最后竟然活鲜活鲜的累死在圈阅奏折的案台上。一个这么勤工在政务上的皇帝,肯定见识过不少平民百姓的艰难困苦,他知道他的江山想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长治久安,第一要素是首先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我们从雍正皇帝一当上皇帝的那一年起,就实行丁银摊入田赋一并征收的政策,一改前朝按人丁、地亩双重征收银钱的标准,实实在在的减轻无地和少地农民的负担。这样一来,没地的农民就不要交纳田亩税钱了。一个知道减轻生活在底层百姓负担的人,他的良性不会局限在专为百姓减粮税的上面,至少在他的政策范围里,会有超过六成的心事是用在体谅老百姓头上的。民间传说后来的乾隆皇帝手里是鼎盛的盛世,好多因素都是前朝皇帝实行的民生政策适合老百姓的生存。
    近几年里,丰城不少姓氏修好了全县的统谱,还有好多的姓氏也正在编修之中,这即是盛世的好现象,而且还看得出,过后的几十年还会是盛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