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屑坝: 掩埋在历史瓦砾中的文化符号
记者 徐 闻
一、差点让人遗忘的瓦屑坝
元末明初,江淮、湖广和中原各地战乱频繁,民不聊生,加之天灾人祸,造成了百里荒凉地、十里无人烟的景象。明王朝为了巩固其封建统治,发展经济,削弱地方大族大宗势力,遂从江西各地并以饶州府为重点,实施了有组织的移民迁徙活动。据初步考证,仅洪武、永乐年间,从江西鄱阳瓦屑坝迁出的移民超过210万人,其移民人口之多,数倍于山西大槐树;移民规模之大,为当时全国各移民地之冠。
中国历史上几次移民大潮,产生了学界一致认同的八大移民圣地。其中元末明初的“江西填湖广”中的江西移民集散地瓦屑坝,在中国移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学界曾把“北有山西大槐树”、“南有江西瓦屑坝”,并列为八大移民圣地之首。“山西大槐树”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发以来,声名远播。每年的“清明祭祖节”成功地举办了28届,每次前去参加“祭祖节”的移民后裔高达五六万人。其余的几个移民圣地也先后发展到相当的规模。只有“江西瓦屑坝”这个具有古陶遗址和移民圣地双重文化价值的地方,由于种种的原因,差点让人遗忘了。
一是县名地名的变更。历代《鄱阳县志》、《饶州府志》仅在《古迹》一栏中记载:“瓦屑泠,莲湖一村名,原是古代遗留下来的无数陶片堆积而成的一条长坝,过去称瓦屑坝。古陶从双港河起,迤逦二十余华里……诚为罕见。”泱泱大县,知道瓦屑坝在鄱阳莲湖,并把它和“移民圣地”联系起来的人不多。莲湖本地人不很明白,鄱阳人民也不很清楚。几百年过去了,更不用说远在外地的亿万移民后裔了。原因何在?鄱阳县名改了,改成了“波阳”,瓦屑坝地名也改了。由瓦屑坝改为瓦屑泠或者瓦燮泠,让人们无从查找。
二是历史记载简略。正史《鄱阳县志》、《饶州府志》、《明史》都记载简单,《明史》仅在卷77《食货》一栏中写道:“朱元璋采纳户部郎中刘九皋的奏议:古‘狭乡’之民,听迁到‘宽乡’,欲地无遗利,人无失业也。”中国历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江西填湖广”,也仅在《明太祖实录》卷250中有记载。洪武三年二月丁酉中,常德府武陵县民上书:“武陵等十县,自丙申(元顺帝至正十六年,即1356年)兵兴,人民逃散,虽或复业,而土旷人稀,耕种者少,荒芜者多。近邻江西州县,多有无田失业之人,乞敕江西量迁贫民耕种,庶农尽其力,土尽其利。明太祖‘悦其言’,命户部遣官于江西,分丁多乡民及无产业者于其地耕种。”这是从“正史”上看到唯一一条关于明初在江西强制移民的记载。历代的统治者编写的“正史”,都注意“避讳”,即“报喜不报忧”。从上述记载中,好像是底层的要求影响了朱皇帝的决策,朱皇帝才“悦其言”,其实不然。历史学家吴晗在《朱元璋传》中写道:“大移民为了国富民强,造成了许多家庭的悲哀,他们的精神创伤许久难以平复……”按朱皇帝强制移民的政策(即史学界称“洪武赶散”),在江西实行“四口留一,六口留二,八口留三方法”,“其徒时多择豪右”。把有开拓能力的富户先行强制移走,并“禁止回迁”。江西移民从瓦屑坝码头集中,官方办理过籍手续,一船船运到湖广、安徽、河南、四川、江苏等地。
在“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宏篇史诗中,江西人充当了主要角色。他们在战争的废墟上开荒种地、重建家园,付出了代价,做出了贡献!可是,“江西填湖广”这段历史,很长时间几乎被湮没,移民记忆中的瓦屑坝也成了被“遗忘的角落”。直到清末,林则徐的挚友、历史学家魏源,收集了大量的史料之后,在《湖广水利论》一文中,正式系统地总结出“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移民史实,才引起了史学界的高度注意,瓦屑坝才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二、移民后裔中名人辈出
“江西填湖广”移民大潮中的“江西瓦屑坝”,在移民史上地位显赫。无论是从移民规模、移民的历史贡献、移民后裔中的名人辈出、星光灿烂等方面,都有其显著特色。一是数量大、分布面积广。有证可查的《江西填湖广》前后四十多年中,仅江西移民就不少于210万。这在当时是了不起的数字。还有云南、贵州戌边的江西移民数量无法统计。发展到现在,其后裔有一亿多人。当时湖北省经过战乱,才剩下173万人口。湖广大地、安徽、河南、江苏、四川,经战乱大量减员,江西是人口大省,数量多一些。
二是江西移民带去的“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对当地有再造之功。他们不仅是恢复、发展了当地经济,还培养出一大批历史上杰出的人物。他们当中有民国时政府首脑黎元洪、段祺瑞,有清代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有近代改革家李鸿章、张树声、刘铭传;有大书法家、大科学家邓石如、邓稼先;有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湖北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有诗歌、史学上处于巅峰地位的陈氏三杰陈宝箴、陈三立、陈寅恪,还有中共党史上三届总书记陈独秀、胡耀邦、习近平等等。这些历史上的精英人物,都是《江西填湖广》中的移民后裔,是中国其他几个移民重镇无法比拟的。不论他们走到天南海北、他们祖祖辈辈记下的祖根地都是“江西瓦屑坝”,“鄱阳瓦屑坝”,“饶郡瓦屑坝”,“饶州府瓦屑坝”,“江南路豫章瓦屑坝”;还有什么“瓦砾坝”,“挖心坝”等。经清代学者史耳的考证,这些地名都是指江西省鄱阳县莲湖乡瓦屑坝村的那个古代码头。这个沉寂多年的古代移民集散地,成了江西移民后裔一致认同的“根”,成了移民后裔曾经的“梦”中故乡。
三、移民后裔中的的寻根情结
上饶市文史专家、《上饶广播电视报》原总编孔良海根据自己多年的资料查找,实地考察和村民走访,在2007年8月市委宣传部召开的文史研究会上正式提出《做好瓦屑坝根亲文化大文章》的建议。市委领导程建平高度重视,当即批复并转到鄱阳县委宣传部办理。接着,又在国家级刊物《寻根》杂志及《上饶日报》、《江南都市报》、互联网《上饶之窗》上发表文章,多次奔走呼吁社会各界重视瓦屑坝移民圣地的开发利用。在他的积极倡义下,上饶市政协领导组织文史人员到鄱阳县调研,莲湖乡政府组织人员去山西大槐树考察,鄱阳县委成立了“领导小组”。 鄱阳县《鄱阳湖文化研究》杂志编辑了“瓦屑坝专辑”;鄱阳族谱协会收集了大量的民间族谱。2013年,在合肥市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瓦屑坝根亲文化论坛》。
自此以后,瓦屑坝的名气逐渐扩散开来,湖广大地、安徽、河南、四川等地的移民后裔来瓦屑坝寻根问祖的一年比一年多,累计有几万人。“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情结,这是中国传统文化长期薰陶的结果,这种寻根情结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强烈。央视播出的寻根节目——《客从何处来?》又一次掀起了“寻根热”。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发出来的“山西大槐树”,每年的“清明祭祖节”盛况空前,前来寻根祭祖的移民后裔,每年达几十万人次,成了山西洪洞县的旅游支柱产业。当年开发之初,与现在的瓦屑坝一样,什么“古迹”都没有。几百年过去,移民集中出发点的那棵大槐树早已不见踪影,剩下的只有“文革”中被毁的一个亭子的四只脚和千万移民记忆中的一个“符号”。他们从“零”起步,发展到现有几亿资产的规模,确实叫人叹为观止。其余的几个移民圣地——山东枣林庄、福建宁化、苏州阊门外、广东南雄珠玑港、湖北麻城孝感、河南固始都先后兴旺起来了。只有江西瓦屑坝,这个具有古陶遗址和移民圣地双重文化价值的地方。“祭祖堂”没有建起来,古码头没有恢复,古陶遗址也没有发掘。
四、割不断的血脉情缘
2015年12月26-27日,“首届中华(江西 鄱阳)瓦屑坝移民根亲联谊大会”在鄱阳县城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的瓦屑坝移民后裔代表和研究根亲文化的文史专家学者120余人相聚在鄱阳。26日举行大会,探讨根亲文化,研讨瓦屑坝移民历史,并举行恳亲联谊活动。27日与会人员专程赶赴瓦屑坝,实地寻根问祖,缅怀先祖,共谋推动瓦屑坝文化旅游发展。
瓦屑坝移民后裔中,举人、进士、宰相、将军、文学家、科学家等举不胜数。他们在外打拼,与故乡失去联系,但瓦屑坝口口相授、代代相传,根植在他们脑海中,记载在他们的族谱里,瓦屑坝是江西移民的根,是他们守望了六百年的精神故园。
近年来,瓦屑坝移民后裔纷至沓来寻根问祖,2012年(江西鄱阳)瓦屑坝根亲文化联谊会成立,成为瓦屑坝后裔寻根认祖恳亲联谊的纽带,联谊会多次组织瓦屑坝移民文化研究,热情接待各地寻根祭祀人士,搭建根亲联谊平台。此次鄱阳召开首届中华瓦屑坝移民根亲联谊大会,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瓦屑坝宗亲后裔。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相聚在鄱阳,探访、寻亲、畅谈、交流。
东华大学硕导教授、翻译家、诗人叶荣鼎原籍安徽安庆,他从谱序中发现祖先是举家从瓦屑坝迁入安庆宿松把门山落户的。得知这次瓦屑坝根亲联谊会召开,他立马从上海赶到安徽安庆,再从安庆驾车赶到鄱阳,风尘仆仆,一路辛苦。在会上谈了自己的几点建议,建议在入会登记表里除了填写“原籍”,还应增填“远籍”,远籍就是瓦屑坝;建议建立瓦屑坝移民后裔村;建议根亲文化研究走进高校,以利社会学、遗传学的研究。他还在会上即兴作诗一首:“鄱湖大战洪武间,万千移民避火线;把门山下六百年,乡愁莲湖断肠念。”
来自安徽东至的张留和说,其先祖从瓦屑坝迁到太湖,后从太湖迁到东至,这次参会他想寻到这一脉张氏祖先在莲湖足迹。他感慨地说,瓦屑坝根亲联谊会为迁出到全国各地的移民后代寻根问祖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必将为瓦屑坝今后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专程从北京赶来参加活动的文史学者向绍兰女士在会上提出了“北槐南樟”的思路,北槐指山西大槐树,南樟指江西瓦屑坝。认为要真正宣传好瓦屑坝,让世界认识瓦屑坝,应努力做好“樟”字文章。大量史书都有记载,瓦屑坝有棵千年古樟,这是先祖的移民树,后裔的思乡树。瓦屑坝上缅怀先祖,大樟树下寻民族魂。
在瓦屑坝土生土长的张坚文,2003年毕业于江西农大,一直在外打拼,在广东创办了华和拉链有限公司。听说家乡举办根亲联谊会,他非常激动,连夜开车从广东赶来,他说瓦屑坝是一片充满神奇故事的土地,六百年前百万移民从这里出发,为中原大地的振兴繁荣奋斗了一代又一代,今天我从瓦屑坝出发到广州创业,成为瓦屑坝又一代新移民,不管是六百年前还是六百年后,我们永远是同根的一家人,广州有许多瓦屑坝移民后裔,我将以瓦屑坝移民根亲联谊会为平台,联系大家,为我们共同的家园——瓦屑坝发展做出贡献。
从瓦屑坝迁出的还有很多吴氏祖先的后裔,散落在鄂、豫、皖等地。他们对瓦屑坝魂牵梦萦,有着割不断的情缘。近几年来,笔者接到数起函电,打听瓦屑坝的情况。2014年12月上旬,中华吴氏宗亲第十届恳亲大会在鄱阳召开,会议期间,来自河南信阳商城的参会代表吴从林、吴世杰、吴孝远宗亲,驱车数十公里,专程从县城赶到瓦屑坝,瞻仰祖先泪洒故土,背井离乡的地方。他们的行动,感动了当地的村民,也受到了村领导张来敖等人的热情接待。
五、瓦屑坝应成为鄱阳的文化地理标志
瓦屑坝依然是鄱阳湖中一个不起眼的村庄,当年移民时的码头、送别亭,荡然无存。历代遗留下的陶瓷瓦片,也已深深地埋入河水淤泥中。瓦屑坝,成了掩埋在历史瓦砾中的文化符号。瓦屑坝,既是品牌,也是资源。如何把这掩埋中的文化符号重新开发组装,形成一篇大文章,是先祖之夙愿,更是吾辈之重任。这不仅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社会担当,更是海内外一亿多移民后裔的殷切期望。海内外瓦屑坝根亲是发展鄱阳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最丰富资源,其中无数成功人士是建设瓦屑坝的最宝贵财富。开发和利用瓦屑坝的文化资源,确立瓦屑坝在中国移民文化中的重要历史地位,逐步树立并提升瓦屑坝“中国移民圣地”品牌形象的影响力,可以增强鄱阳的文化软实力、对外影响力和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强有力地助推鄱阳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我相信,在当地政府的主导下,在广大移民后裔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文史专家和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在不久的将来,瓦屑坝将会成为鄱阳县的文化地理标志,成为鄱阳县一张厚重的文化名片,成为鄱阳湖中让人景仰的文化旅游胜地,成为千万移民后裔回归守望的魅力故土。【2014年12月30日 江西上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