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氏谱图序与吴氏谱载之对照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李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10/31 21:13:52  文章录入:吴李才  责任编辑:吴卫东
 
欧阳氏谱图序与吴氏谱载之对照
 作者:吴李才  2025-10-31
 

    北宋史学家、文学家欧阳修提出“上自高祖,下至玄孙”五世列表的谱图之法,在中国家谱编篡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1)。本文介绍一篇欧阳修撰《欧阳氏谱图序》稿真迹(图1)之点校,与另一篇《洞庭吴氏家谱》记载的《欧阳文忠公谱图说》(图2)进行比较对照,供宗亲读者阅读、探讨与思考。这对于提高我们的辩析能力和从事编修吴氏家谱工作,都是大有好处的。

    一、欧阳修《欧阳氏谱图序》真迹


    图1、欧阳修《欧阳氏谱图序》稿真迹(2),作于1063年,时年五十七岁。行书,纸本,纵30.5厘米,横66.2厘米,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点校】

自唐末之乱,士族亡其家谱,今虽显族名家,多失其世次,谱学由是废绝。而唐之遗族,往往有藏其旧谱者,时得见之,而谱皆无图,岂其亡之,抑前世简而未备欤?因採太史公《史记表》、郑玄《诗谱》,略依其上下、旁行,作为谱图。上自高祖,下止玄孙,而别自为世。使别为世者,上承其祖为玄孙,下系其孙为高祖。凡世再别,而九族之亲备,推而上下之,则知源流之所自(白),旁行而列之,则见子孙之多少。夫惟多与久,其势必分,此物之常理也。故凡玄孙别而自为世者,名系其子孙,则上同其出祖,而下别其亲疏。如此,则子孙虽多而不乱,世传虽远而无穷。此谱图之法也。

    二、洞庭吴氏家谱《欧阳文忠公谱图说》


    图2、《欧阳文忠公图谱说》,载自江苏吴县《洞庭吴氏家谱》,[6卷]-6冊-1742,0a2b/11a1,来源:美国Genealogical Society of Utah(3)

    笔者注:濮君(族谱称濮公)糸指季子之孙吴濮婪。原文题目为《欧阳文忠公与璞君立论图谱说》,为便于与《欧阳氏谱图序》稿的原文作对比,故改称为《欧阳文忠公图谱说》。

    三、笔者阅后感

    这两篇文稿写的都是欧阳修的同一内容,通过《欧阳氏谱图序》稿真迹与《欧阳文忠公图谱说》对照,读者一看便知:《洞庭吴氏家谱》记载的有文字修补改情况,使其可信度只有约70%。这是由于年代久远和各种复杂的历史原因所造成的,或未能看到欧阳修的原文,使文字记录有失实,是可以理解的。这与当年谱师、谱匠的专意制作假谱序现象有本质的不同。我阅读了1742年版江苏吴县《洞庭吴氏家谱》全文后,客观地说它能够记载《欧阳文忠公图谱说》,并按当时谱例进行修订吴氏家谱,是正确的选择。这份家谱留存至今,仍有很好的文献价值。试问:在包括清朝以前的《吴氏宗谱》中,有多少本会有记载这篇《欧阳氏谱图序》的呢?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家谱是我国历史上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而延续至宋代欧阳修编《欧阳氏谱图序》(4),与苏洵编《苏氏族谱》(5),被称作欧、苏二体,是中国私家修谱的先例。但不是说这两人的家谱体例完美无缺,其后历朝各代的家谱体例在不断补充完善,内容包括有:谱序、谱例、世系图、世系录、像赞、族规、家训等。我阅读过吴甄源先生的《欧式家谱创新版》(6),有创意,他认为采用“宝塔式世系、苏洵式世表、数码式排列、大典式查阅”的排版思路,可以博采众长而避其短,必可与日俱进而求其新。这是很值得编修谱者思考、探讨与尝试。

    参考文献:

    (1)王鹤呜:国宝《欧阳氐谱图序》简介,载自《图书馆杂志》2003年,第4期

    (2)欧阳修《欧阳氏谱图序》稿真迹,藏于辽宁省博物馆,载自《2002年上海博物馆72件国宝展》
    (3)《欧阳文忠公图谱说》,载自江蘇-吳縣《洞庭吳氏家譜》[6卷]-6冊-1742
    (4)(宋)欧阳修,《欧阳氏谱图序》,载自《文忠集》卷七十一,《四库全书》
    (5)(宋)苏洵,《谱例》、《苏氏族谱》,载自《嘉祐集》,卷十四,《四库全书》
    (6)吴甄源《欧式家谱创新版》,载自《新浪博客网》,吴实求真的BLOG, 2014-09-13
 

(本文在《华夏吴氏网》发稿,致感谢!)

附件:欧阳修书法作品《欧阳氏谱图序》卷(局部)


    笔者注:欧阳修书法《欧阳氏谱图序》卷,纸本,实际上包括《欧阳氏谱图序》稿和《夜宿中书东閤》诗七律一首。此诗作于至和二年(1055),作者时年四十九岁。诗文如下:翰林平日接群公,文酒相欢慰病翁。白首归田徒有约,黄扉论道空无功。攀髯路断三山远,忧国心危百箭攻。今夜静听丹禁漏,尚疑身在玉堂中。

卷中钤有宋“中书省印”九叠朱文印记及清内府鉴藏印记多方。卷后有宋周必大,元张雨、欧阳玄,明宋濂等人题跋。《谱图序稿》书法左边“右欧阳氏谱图序稿”,这8个字为周必大所题。南宋名臣周必大写于淳熙乙巳的三篇题跋,每篇题跋的右方都盖上了“中书省印”,足足盖了三颗,卷中还有明宋濂题跋等。此卷南宋时由周必大所藏,元代时欧阳修六世孙欧阳耐轩得于钱塘(今浙江杭州),又传其八世孙欧阳彦珍,清嘉庆时入内府收藏,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