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一0五 仲亨先生暨夫人方鸛峰合傳[/center]
先父仲亨先生,生於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農曆二月二十二日。六歲入家塾,勤奮異于常人。祖母嘗告余曰:“汝父塾舍夜讀,狐仙(居屋藏狐)戲將桌燈移於地,汝父捧書隨燈伏地而讀,不自知也。”十二歲讀完四書五經即考入安徽省第一中學。入學考試作文題,是直書兩行寫於黑板;誤認爲兩人題目選作一題,遂以半題完篇交卷。由於文筆流暢,且有很好發揮,閱卷老師查悉系一十二歲學童(當時投考中學,幾乎全爲成年人,且有結婚生子者)遂轉報校長,經評議破格錄取。這篇“半題”作文,長期陳列會客室中,凡有來賓即介紹此爲十二歲學童所作,以資表揚。該校校長葛溫仲是當時安徽省教育司(即今之教委)司長鄧繩候次婿,鄧之長婿方慰生青年早逝,遺一女方鸛峰就讀省立女子中學,鄧極鍾愛之,曾囑葛物色一書香門第優秀學生爲之匹配;葛詢知父親是清末出使西、秘、美吳哲甫之嫡孫,即拜訪叔祖父吳厚卿,說明欲與聯姻。厚卿叔祖知吾母方氏乃桐城望族,且爲鄧家之外孫,欣然承允,遂訂婚約。民國初年護國、護法戰爭期間,皖省城局勢累有不靖;祖母以父親年少,稍有亂象,即令避居鄉間,故中學學業,時斷時續,延至民國十年夏在省立一中畢業。下半年在家鄉甘露庵設塾(經館)授課;學生有較其年長者,甚至已結婚生子,一時傳爲美談。是年冬與吾母方鸛峰完婚。
民國十一年(1922年)春,隨堂兄村屏,小叔彤齋(余叔祖父)赴北京投考大學;村屏伯父彤齋叔祖分別考入北大和北師大,父親因理科不合格而落選。是時體之伯父來京工作,乃留京補習缺失課程;兄弟二人恁居城西手帕胡同,一工一讀,朝散夕聚;公餘課暇,相互吟詩論文,頗感樂趣。
民國十二年,考入北平華北大學文哲系,一九二七年畢業。畢業考試有“詠冬梅”詩一首雲:“雪虜霜欺剩瘦枝,夕陽堤畔且低垂,東風一解池塘凍,又是爭妍鬥舞時”,頗受導師讚賞。
一九二七年秋自京返皖任省立第一中學國文教員。先是一九二五年在華北大學經同學介紹加入國民黨,並結識北大教授國民黨員王星拱;一九二八年王南下任國民黨安徽省黨務指導委員會委員,囑父親參加國民黨員登記,遂被推選爲懷甯黨務指導員(即縣党部)主任委員,時蔣介石任國民政府主席來安慶視察,在城三級黨部(省、市、縣),先後宴請蔣介石。縣党部宴請時父親以主人身份作陪;但入席後,蔣卻將安大校長劉文典大罵一通,未動箸即離去前來陪宴者不歡而散。時值國民黨清黨後,該縣党部成員多爲右派。當年安徽省政府主席方振武,思想左傾,與曾在北洋政府任職之鄧初(字仲純,鄧稼先伯父,余母方鸛峰之舅舅)爲金蘭交。鄧爲掩護柯慶施(當時任中共安徽省委書記)開展工作,南下安慶;柯通過鄧介紹共產黨員塗一存、石家蘭寓居吾家。受鄧初囑咐,吾母經常爲塗、石二人傳送文件,陪同散發傳單。這年六、七月間地下黨發動安慶左派工人,分頭攻擊國民黨省、市、縣黨部;搗毀黨部設施懲處各級右派委員,縣党部委員有受責打者,有越牆逃跑跌壞腿腳者,惟獨父親安然無恙,党部工役均以爲奇;孰知組織指揮此行動,即是主任委員家之客人。吾伯父原與父親同住一宅,察知塗、石二人行動,懼甚;以將有殺身禍,勸父親下逐客令。父親則以鄧舅舅與省主席交深爲後盾,弗聽。伯父恐受連累,舉家遷居他處。上述事件後,安慶白色恐怖加劇,石、塗在我家已居四十餘日,迫於形式,乃由母親掩護乘輪離去。
一九二八年秋任安徽省第一女子中學國文教員,一九二九年起兼任安徽省通志館文書員,一九三零年任安慶市六邑中學國文教員,一九三二年任懷甯縣立中學國文、歷史教員,直到一九三七年冬,日寇進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