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题吴道子画诗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李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10/9 0:32:08  文章录入:吴李才  责任编辑:gohwu
 

苏轼题吴道子画诗

作者:吴李才  (2015-10-8)

    上月底,巳录入苏轼的第1篇《书吴道子画后》,现再录入第2篇至第5篇《题吴道子画诗》文稿,其中笫2篇作重点解读,在《四库全书》均有记载原文,并插入四幅画,是真迹或临摹品,有待评鉴,供宗亲读者欣赏与思考。

    第2篇:《王维吴道子画》


图1-1、(宋)蘇軾《東坡全集》,【卷一~卷三】,33a,载自《四库全书》,详校官助教臣常循。

    笔者注:(宋)苏轼,《施注苏诗》,【卷一~卷二】,47a,对本诗加注;《東坡詩集註》,卷三~卷五,对本诗有详细的(宋)王十朋注。(宋)苏辙,《栾城集》,【卷一~卷三】,63a,题为:王维吴道子画〈在普门及开元寺〉,有详细点评。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苏轼对王维其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题解】    在仁宗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二十六岁的苏轼任凤翔(今属陕西)府签判,作组诗《凤翔八观》,此诗为八首之三,咏普门寺与开元寺所存吴道子、王维壁画,表现了年轻的苏轼对艺术的真知灼见。
    这七言长古名篇,是大体上为七言句中适当间以五言,整体形成谐美的旋律,而气势雄健。其成就之高,影响之大,足与李白、杜甫、韩愈相抗衡。
    这首诗中指出了“道子实雄放”及“摩诘本诗老”两层,分别写王、吴画面。虽始终将王、吴二人并提,并极灵活而极错落之致。全诗章法如诗中所说:“交柯乱叶动无数,一一皆可寻其原。”其韵调具有优美的节奏感。开端四句休闲而起,话说家常,语极从容。结尾六句,因评论而有所抑扬,语气于转折间呈矫健之势,而掉尾又觉余音袅袅,悠扬无尽。中间写吴道子一层,形象奇突,如峰峙涛涌,使人悚异;而写王维一层,景象清疏,如水流云在,使人意远。这两层意象情调,迥然异趣。全篇波浪起伏,递相转换。在观赏王维和吴道子画之余,诗文也值得读者探讨。
    【点校】

    宋·苏轼《王维吴道子画》

    何处访吴画?普门与开元。开元有东塔,摩诘留手痕。吾观画品中,莫如二子尊。道子实雄放,浩如海波翻。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亭亭双林间,彩晕扶桑墩。中有至人谈寂灭,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扪。蛮君鬼伯千万万,相排竞进头如鼋摩诘本诗老,佩芷袭芳荪。今观此壁画,亦若其诗清且敦。祇园弟子尽鹤骨,心如死灰不复温。门前两丛竹,雪节贯霜根。交柯乱叶动无数,一一皆可寻其源。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

吾观二子皆神俊,又于维也敛衽无间言。

    【译文】到哪儿去寻访吴道子的画?普门和开元两座寺院的墙壁。开元寺有东塔,留存着王维绘画的手迹。我看古往今来的画家,没有谁比得上这两位先生尊贵的品级。道子的画风实在雄奇奔放,浩浩荡荡如同海浪翻滚。当他下笔时灵感像疾风骤雨,画笔未到处气势已先夺人。在那高高的两棵娑罗树间,灿烂的朝阳从扶桑冉冉东升。画中间有至高无上的佛祖,在讲说寂灭的教义是超脱死生。觉悟的信徒全都在悲哀哭泣,也有人手扪胸膛表示理解不深。天竺的众多君长和千千万鬼王,互相拥挤争听佛法,像鼋一样拼命把头伸。摩诘本是一位可敬的老诗人,如佩香草诗风秀美芳芬。现在观看他的壁画,也像诗品一样朴美清淳。画中的祇园弟子个个清瘦如仙鹤,内心枯寂宛若死灰不会再温。门前的两丛竹子,霜雪般清劲竹节贯连着竹根。枝干交错,繁乱的叶子像在摇动,一一都能找到根源和经脉。吴先生的画虽然绝妙,还只能看作杰出的画工技艺超迈。摩诘得到了物象内在的精神,就如仙鸟飞离樊笼超脱于形迹以外。我认为两人的画全都气势飞扬寓于神采,对于王维我尤其崇敬说不出一句异议的话来。

    【赏析】诗的发端四句,以错落的句法,点切诗题,交待王、吴二人画迹的所在,使人了然于普门、开元二寺俱有吴画,而王维的画则在开元寺的塔中。下面“吾观”二句,紧接着对二人的成就作概要的评断,肯定他们在画苑中并列的崇高地位。下面即分别描写二人的画象及是人所感受到的各自的艺术境界。

      “道子实雄放”之下十句写吴道子画。“雄放”二字概括地道出吴画的艺术风格特点。“浩如海波翻”句以自然界的现象尽致地形容出雄放的气势。“当其”二句是诗人从画像中所感受到的吴道子运笔时的艺术气概。这种对吴道子创作过程的体会,也表达了诗人自己的艺术思想。后来诗人在其《筼筜谷偃竹记》中曾说:“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么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若能意在笔先,成竹在胸,才能“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这是艺术家的创作获得神妙境界的三昧所在,只有内具于自身,才能领会到他人获得这种成就的匠心所在。“亭亭双林间”以下六句写吴画的形象,极精要地勾勒出画的内容,生动地显现出释迦临终说法时听众的复杂情态,他们或感悟悲涕,或扪心自省,而那些“相排竞进”者的状貌,又表现得非常情急,这一切都栩栩如生。

   “摩诘本诗老”以下十句写王维的画。摩诘为王维的字。“摩诘”从王维的身份提起,寓含王维画品的精神特质。即所谓“画中有诗”。“佩芷”句是对王维的人品和艺术的高度赞赏,即王维的人品和诗画艺术都是芳美的。“今观”二句照应前面“诗老”句,引用人所熟知的王维的诗的成就来喻其画风。“清且敦”意谓其画亦如其诗之形象清美而意味深厚。“祇园”以下六句写王维画的内容。前二句写画中人物情态,不似吴道子画表现的强烈,而意味颇蕴蓄。后四句写画中景物,为吴画所无,俨然是一幅竹画,再现了竹的茎叶动摇于清风中的神姿。纪昀说“交柯”句“七字妙契微茫”,王文诰说这四句即“公之画法”,这里面即寓有诗人画竹的艺法。这六句的画面,都具有“清且敦”的艺术风味。

    诗末“吴生”六句,就对王、吴二人画的观感作总的评论,在尊重之中又对二人艺术造诣的境界,有所抑扬。对吴道子画评为“妙绝”,是对吴画中听众情态毕现形象的评价,而“妙绝”仅在迹象,只是画工的高艺。诗人认为王维画“得之于象外”,如神鸟离开樊笼,超脱于形迹之外,精神自然悠远,于是心中佩服,觉得无所不足。这里也体现了诗人美学理想的又一个方面。然而,笔者感觉到诗人对王维之画作有深意和内在美。

    【作品】


图1-2、王维《伏生授经图》,日本大阪市美术馆藏

 

图1-3、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局部),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第三篇:苏轼《子由新修汝州龙兴寺吴画壁》

    

图2、(宋)蘇軾,《東坡全集》,【卷二十二~卷二十四】,15a1/17a1

    【点校】宋·苏东坡《子由新修汝州龙兴寺吴画壁》

    丹青久衰工不艺,人物尤难到今世。每摹市井作公卿,画手悬知是徒隶。吴生已与不传死,那复典刑留近岁。人间几处变西方,尽作波涛翻海势。细观手面分转侧,妙算毫厘得天契。始知真放本精微,不比狂花生客慧。似闻遗墨留汝海,古壁蜗涎可垂涕。力捐金帛扶栋宇,错落浮云卷新霁。使君坐啸清梦余,几叠衣纹数襟袂。他年吊古知有人,姓名聊记东坡弟。

    第四篇:苏轼《记所见开元寺吴道子画佛灭度以答子由》


图3、施註蘇詩 (宋)蘇軾,【卷一~卷二】,33a/35a

    【点校】宋·苏东坡《记所见开元寺吴道子画佛灭度以答子由》

    西方真人谁所见,衣被七宝从双狻。当时修道颇辛苦,柏生两肘乌巢肩。初如蒙蒙隐山玉,渐如濯濯出水莲。道成一旦就空灭,奔会四海悲人天。翔禽哀响动林谷,兽鬼踯躅泪迸泉。庞眉深目彼谁子,绕床弹指性自圆。隐如寒月堕清昼,空有孤光留故躔。春游古寺拂尘壁,遗像久此霾香烟。画师不复写名姓,皆云道子口所传。从横团已蔑孙邓,有如巨鳄吞小鲜。来诗所夸孰与此,安得携挂其旁观。

    第五篇:《仆曩在长安陈汉卿家,见吴道子画“佛”,碎烂可惜。其后十余年,复见之鲜于子骏家,则已装背完好。子骏以见遗,作诗谢之》


图4-1、(宋)蘇軾,《施註蘇詩》,【卷十二~卷十四】,125a


图4-2、(宋)蘇軾,《施註蘇詩》,【卷十二~卷十四】,127

   【点校】宋·苏轼《仆曩在长安陈汉卿家,见吴道子画“佛”,碎烂可惜。其后十余年,复见之鲜于子骏家,则已装背完好。子骏以见遗,作诗谢之》

    贵人金多身复闲,争买书画不计钱。已将铁石充逸少,更补朱繇为道玄。烟熏屋漏装玉轴,鹿皮苍壁知谁贤。吴生画佛本神授,梦中化作飞空仙。觉来落笔不经意,神妙独到秋毫颠。我昔长安见此画,叹惜至宝空潜然。素丝断续不忍看,已作蝴蝶飞联翩。君能收拾为补缀,体质散落嗟神全。志公仿佛见刀尺,修罗天女犹雄妍。如观老杜飞鸟句,脱字俗补知无缘。贵人一见定羞怍,锦囊千纸何足捐。不须更用博麻缕,付与一炬随飞烟。

    注释:已将铁石充逸少,(殷铁石,梁武帝时人。今法帖大王书中有铁石字。)更补朱繇为道玄。(世所收吴画,多朱繇笔也。)  

    第六篇:苏轼《唐吴道子地狱变相图》(又名:跋吴道子地狱变相)

 

图5、(淸)康熙聖祖仁皇帝,《御定書畫譜》,【卷八十一】,49a/51a

     笔者注:本篇是苏轼的序跋文,他认为处理“意”、“法”关系的实践原则,于书画是相通的。
‍    【点校】道子,画圣也,出新意于法度之内,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盖所谓游刃余地,运斤成风者耶。观地狱变相,不见其造业之因,而见其受罪之状,悲哉,悲哉!能于此间一念清净,岂无脱理,但恐如路旁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耳,元封六年七月十日齐安临皋亭借观。
 


图6、北岳庙德宁之殿画圣吴道子所作壁画,“万国咸宁”图(局部),有待鉴定。

    笔者注:据今年5月中国新闻网报导,保定曲阳县的北岳庙始建于北魏宣武帝景明、正始年间,已有1500余年历史,其德宁之殿有画圣吴道子所作壁画“万国咸宁”、《天官图》等。目前,吴道子真迹壁画正在进行文物保护抢修工程。


图7、唐代敦煌壁画中,有吴道子作《维摩诘图》(局部),有待鉴定。

    笔者注:据说在甘肃敦煌莫高窟103窟,东壁南侧,旧传为吴道子所作的维摩诘像最为传神。

    喜欢吴道子的人何止于苏轼,前有唐玄宗和杜子美,后有不胜枚举的画家和画匠。现今对吴道子及其画迹的任何报导,都会引起新闻效应。新、旧唐书对画圣吴道子传都不记载,自古以来,对艺术家也不够重视。我知道“吴道子”的名字也是近半年前的事,对他的史料认识不多。试问:在我们的吴氏宗谱、家谱、统谱中,在各级吴文化研究会活动中,有多少次报导过吴画,又有多少人知道吴道子的名字与史实呢?吴道子与吴太伯仲雍有血脉传承的联系么?敬请吴氏专家学者作出回答吧。

(本文在《华夏吴氏网》发稿,致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