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尚书第”圈门外的左手,三个门头住的是龙津吴氏吴秉珏的后裔,难怪唐火元先生在他的《唐谱后记》中会写一篇“盛衰无常”。
唐火元先生住在丰城县城“尚书第”,“尚书第”的来历是明代万历年间出了一个进士唐大章,官职做到吏部尚书。唐大章后裔在乾隆年间又出了一个进士唐光云,乾隆十七年完稿的丰城县志,即由唐光云承担主修。唐家后代在地方上名士迭出,锦衣簇多,算得上是丰城县里的名门旺族,“尚书第”十几幢好大的五进深大屋,都是唐家的。现今唐火元几个子女也读成了博士,定居在美国,最小的儿子在丰城做公家的干部。
唐先生在丰城百货公司做了好多年经理,退休后年届古稀时,被丰城唐氏族人推举担任唐氏三诚十四修族谱主修。2006年的时候,唐先生送我一本修谱后记,还不忘记加上几句“谅解、指正”等客套话。我在看了唐谱后记以后,竟忘记了客套话即是客套,却实实在在地同唐先生就后记中的一个问题探讨起来。不想唐先生听了以后十分中怀,硬要拉我到他家里去喝一回茶。
我不知道唐先生的老婆刚去世不久,茶才喝得一二口,唐先生即讲起他老婆的事来,一腔子里都是怀念。接上又是连连自责,说是老婆不该那么早死,是他没有提前去帮老婆换起搏器。我怕聊久了会引起唐先生更多的伤感追忆,每每总把他的话头往历史古事上着引。我们大约聊了二三刻钟,尽是他说得多,我应得少。
一回回丰城的时候,一个朋友告诉说,唐先生自老婆去世后,精神一直振着不起来,子女们为他的身体着实担心,先是至亲每天白天轮流陪着说话,儿孙晚上着陪住宿,周未二天,在家的儿孙分别叫上亲戚带家人及孩子们到先生的住处来聚餐热闹。后来他们发现,先生有时候站在逝者的遗像前就会发呆,有的时候坐着和亲友们说话,他的眼光扫到遗像时,谈起话来也会停顿或离题。俗传的魂不守舍,必定会给身体带来意想不到的病痛,子女们为父亲的健康着想,便借口要跟着潮流装修房子,将厅房布满先生喜欢的各种字画,有些还配上了光电。这些做作,主在是要变个法子把母亲的相照移个地方,移到先生不会经常看到的地方去。
尽管儿女们想尽设法为唐老先生开心释怀,但老先生的精神还是萎靡不振,这情况使得先生的子女们心里实在不安,人人食不甘,个个寝失眠。终于有一天,有人向先生的孩子们说起:有家可嘉的子女,也在为母亲因失去父亲而身体每况愈下着愁,这家孝心的子女正在酝酿想找个后爸,为母亲的夕阳谋求幸福。
那月下老人也十分舍劲,几个回合后就促成了好事,唐老先生的子女们皆大欢喜。二位同样命运的老人,共同接受了有份的幸福。二位老人名下所牵系的多个小家庭,孝心也终于有了落下。
2011年的一天,偶在茶铺门口碰到一回唐先生,老先生的精神状态,比起那次在他家喝茶时间来,起码焕发了好几倍。就那个现象来看,先生至少能活过一百二十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