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一0四 彤齋公傳[/center]
先父諱序字煒號彤齋,遜清二品道員先祖父哲甫公幼子。先祖父遇難時,先父未滿三歲,由先祖母一手撫養成人。先父對先祖母深恩時刻銘感于心,孝順有加,成家後,也沒有稍許改變,是族中公認的孝子。先父自幼聰穎,學習刻苦,畢業于北京師範大學文學系。先後在安徽省省黨部和省教育廳任職,後執教于江蘇省南通中學。一九三八年先父去武漢辦理學校移交手續,安慶被日寇攻佔,不得返家,由原南通中學校長楊萃一介紹到重慶中央政校訓導處工作。先父生性梗直,鄙視阿諛奉承之徒,多次放棄從政的機會。邵鬥叔曾親口告訴我說有次上級派他擔任縣教育局長,他堅持不受,並說:“現在爲官的十有九貪,不貪官做不長久,貪有違吾初衷”。只想以自己的學識奉獻給社會。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實行裁員,先父平時就深感國民黨政治腐敗,遂乘機主動辭職回家,時年四十八歲。回家後仍以教授子侄爲業,不問世事。先父對先母情深意篤,忠貞不渝,抗戰期間,一人在重慶生活長達八年,許多朋友勸其納妾,並願作介紹,都被他婉言謝絕。當時一夫多妻現象十分普遍,因而更顯出他的高貴品質。先父一生煙酒不沾,正直善良,樂於助人,在重慶期間有一安徽同鄉患肺結核,先父不僅經濟上經常予以接濟,而且精心照料,甚至端屎倒尿也毫無怨言。解放後,先生致力於思想改造,一九五二年由縣教育局介紹在月山區業餘學校任教,學員都是機關工作人員。同年當選爲懷寧縣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反右時被錯誤批鬥。先父晚年體弱多病,加上困難時期,生活十分清苦,不幸於一九五九年四月去世,享年六十一歲。
男福歆敬撰
二000年九月二十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