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乡祠有何魅力?竟让新中国的二位总理、三位元帅垂青?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鹏(转)  文章来源:线上联盟传媒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9/24 11:20:42  文章录入:吴鹏  责任编辑:吴鹏
 

淹没的祠堂,文物上的车轮

五乡祠有何魅力?竟让新中国的二位总理、三位元帅垂青?

一门忠烈“五乡祠” 十万子孙三米墙

 

惠来“五乡祠”(吴氏宗祠)拥有八百多年历史,接待过周恩来、彭湃、徐向前、贺龙等革命同志,是历史文化遗产也是红色革命遗址。是什么让这些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聚集于此,又是什么让诞生一门忠烈的红色革命祠堂变成了停车场?

“五乡祠”变成了停车场

据《惠来县志》记载,1923年至1949年间,以广东省揭阳市惠来“五乡祠”为据点,惠来县革命先烈与周恩来、彭湃、徐向前、贺龙、聂荣臻、叶挺、郭沫若等同志一道带领惠来人民进行了波澜壮阔的革命战争,解放了惠来,开辟了潮普惠大南山革命根据地,成就了中共惠来县红色革命的伟大篇章。

为了中国的解放事业,惠来“五乡祠”后人吴氏英烈用鲜血染红了惠来城。

据《惠来英烈传》记载,19283月中共东江特委及中国工农红军二、四师发动的惠来武装暴动胜利后,国民党纠集重兵反扑。同年8月,在掩护彭湃等革命同志转移途中,吴乃梁、吴应丁身负重伤被捕,经受日夜严刑拷打,坚贞不屈。敌军将两位烈士的头颅砍下带回惠来城示众,两颗血淋淋的首级挂在南城门上三天,不停地滴血,惨不忍睹。吴乃梁牺牲的第二年春天,大哥吴乃栋和年仅27岁的弟弟吴乃桐相继被敌人残忍杀害。五兄弟三个牺牲两个不知所终,留下一门孤寡。

1935年深秋,刚满25岁的红军女战士吴娥(又名林娥)被国民党用铁丝穿过手掌押往刑场,一路高唱革命歌曲,被敌人打得血流满面,仍高呼“共产党万岁!”“红军万岁!”直至英勇就义。短短二十余年间,吴氏一门青年烈士吴开振、吴承达、吴溪、吴德山、吴亚凯、吴增达、吴龙波等数以百计的“五乡祠”后人前赴后继、壮烈牺牲、大义凛然、捐躯报国。

 

 

据吴氏家谱记载,“五乡祠”初建于宋淳熙丙申年(公元1176年),由福建庠生吴善士创建,历经宋、元、明、清、民国诸朝代,至今已有839年,比惠来置县(1524年)还早348年。在白色恐怖年代曾因吴氏子孙参与革命活动被军阀纵火焚烧,1935年,由五乡盐民晒盐筹款和海外华侨集资修复。

2010年,“五乡祠”在第三次文物普查被广东省文化厅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点”,并选入《惠来县第三次文物普查成果集》。同年,被审定为革命遗址,选入全国革命遗址普查成果丛书(总第20卷)。已被定为不可移动文物和革命遗址的“五乡祠”,为何三年后被全部拆除?

事情还得从“五乡祠”被惠来县政府“借用”说起。解放后,惠来县贫困落后,各部门基本没有办公场所。为支持新政府建设,五乡吴氏子孙把五乡祠无条件“借给”县政府机关办公。“五乡祠”先后成为惠来县公安局、法院、司法局的办公场所。曾在此办公的退休干部表示“五乡祠”多次被政府改建。1974年,“五乡祠”后厅部分被改建;1981年,被大部分拆除改建成楼房。2013年,县政府将其全部拆除,辟为停车场。

 

“五乡祠”曾被用作县政府办公场所

 

六十多年来,当地政府以“归公没收”的名义久假不归。解放初期时任惠来县委书记、原广东省司法厅副厅长林史表示:“1952年,土改基本结束,县委并没有讨论过没收五乡祠的问题。”

在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做出伟大贡献,特别是在南昌起义南撤阶段起到重要作用的红色祠堂,如今被三米高墙筑起,圈入县委大院内。一堵无情的三米高墙,阻断了世人瞻仰先烈的去路,也粉碎了三十万海内外吴氏子孙的心。

三米高墙

 

“五乡祠”既是历史遗产,又是红色革命遗址,诞生过无数志士仁人,是惠来城人民景仰的精神圣地,是潮汕地区历代经济发展水平的象征和民俗文化的代表。它一直用自己存在的方式诠释着粤东地区的文明。

林史表示:“遵循习近平同志‘领导干部要树立法治思维、法治方式,依法办事讲话精神’,从大局出发,支持修复惠来县红色革命遗址‘五乡祠’义举。如果此事办成,中共惠来县委必会在群众中树立起良好形象。”

原国务院副总理吴桂贤2010年在惠来县参观时评价:“吴氏宗亲为革命做了贡献,特别是当时救周总理。”修复“五乡祠”,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继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将对爱国主义教育起到重要作用。

铭记过去,传承历史,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契机,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有效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促进红色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才能更好的建设现在,开创未来,服务社会。

革命烈士纪念碑

 

修复“五乡祠”,弘扬光荣的革命历史,不仅是惠来人民的骄傲,也是对革命先烈的肯定,乃大势所趋,不容漠视。充满红色印迹的革命遗址“五乡祠”能否得到修复,富有区域特色的古今文化能否重现于世人面前?政府的态度将决定着“五乡祠”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