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行国道324线福厦路172公里附近,西望群山列屏,起伏有致。最近前的凤山之麓,中有一坡前突下势,凤髻宛然。远远望去,凤眼处有巨墓镶嵌如画龙点睛,整支山脉遂因此灵动生姿。千百年间,盘龙山麓前后左右,沿古官道南北延伸千米之内如长藤结瓜,安葬着吴姓、王姓开闽始祖及陈姓、骆姓铮臣、士大夫的英灵,牵系着无数吴王陈骆子孙的心神。
从福厦路西折数百米,至山脚下的盘龙村南,踏上古官道那斑驳残缺的旧石磴道,一种幽古的沧桑感蓦然袭上心头。南行上百步,西望山坡有一对花岗岩望柱相对挺立,文笔朝天,高约二丈。按古时规制,这是文官墓葬的兆示。
苍松翠柏和相思树掩映下的古墓陵园规制宏大,占地近2000平方米,依坡峦高下,分为前庭碑林、丹池,中庭拜埕,后庭墓圹。墓主人吴仁禄,唐开成三年(公元838年)进士,官国子博士,迁户部大司徒。其始从河南光州固始入闽,后居福建惠安县,已历千余载。自仁禄公传至今日40余世,子孙数百万人,繁衍于台湾、浙江、广东、四川、江西、辽宁等省及东南亚诸国,成为闽之望族。丹池中至今尚见清代泉郡最后一名状元、晋江钱头人吴鲁留下的石刻旗竿夹。
肃立墓前,只见墓后群峰屏障,苍松献翠,古柏呈祥,杜鹃、栀子、黄枝杂花生树,或红或粉或白,在绿枝交扶下,如凤颈缀锦。墓前青田涵碧,阡陌纵横。林辋溪自山右飘逸东去,漳泉肖铁路蜿蜒通贯,福厦公路恰如玉带缠腰,鼓山如案,直对远方千峰竞立的崧洋山脉———确是一方好山水。据传当年吴仁禄在盘龙山麓觅得二处佳穴,一乃距此仅数百米的王穴,有“东龙西虎、后旗前鼓”天成拱护,他让给当时执兵符重印的节度使王潮,自己选了这块“飞凤下田”的吉穴。
墓左,沿古官道北行上百步,有村安卧山脚下,名盘龙,因宋郡守王十朋有“青山环绕如盘谷”诗句而得名。自宋代以来,盘龙作为古福厦交通要道上的一个大铺境,曾繁盛一时。不仅因为村北有武威节度使王潮的封茔,也不仅因为五代节度使陈洪进的父亲、宋骠骑大将军陈孺归葬于村南,因铺境下辖24村,且村中建有香火鼎盛的天妃宫、寂光寺及崇真观,引来无数善男信女、名宦骚人,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佳话词章。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十朋曾夜宿寂光寺,留下“青山环绕如盘谷,中有幽情佛子家。人昔共来今不见,数行老泪湿烟霞”的佳句。
清末状元吴鲁于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高中魁首后,即到其先祖吴仁禄陵墓祭拜,题书刻石,至今墓埕及村中护龙宫中尚有其“恩科进士、钦点状元”及“海天慈母”题刻。尔后,吴状元还到泉州关岳庙斜对面的吴姓祖祠祭拜,此祠即现在的“东观西台”。据说此祠四周百家门户朝拱,祠庭延宕如凤,应了“百鸟朝凤穴,子孙繁昌地”。后来吴姓子孙中有文官于皇宫东观侍读太子,有武威监察御史西台执法,此宅遂得“东观西台”佳誉,荣显一方。
彳亍北行,村中古街依旧,河卵石砌就的古墙杂以红砖碎瓦夯筑的内壁,在夕阳余晖下溢出幽古的芬芳。五代王潮舍别墅建僧舍的寂光寺如今已是寺圮人杳,空余村头数株虬枝盘曲的老榕。穿榕阴过一水坝,遥望一山如旗迎风卷扬,山坡下有巨墓傲然,高埠如岗,中置巨型直立墓碑,上丹漆大书“唐封广武王王潮公陵”,威严气派。墓左为盘龙山,墓右为五虎山,后即凤旗山,前案为福厦路旁的鼓山,正是自古流传的“东龙西虎,后旗前鼓”的王侯佳穴。
南去吴仁禄墓右,群峰缠绵,有九峰来仪,中有小山相思成林,野菊竞艳。翻过山南的龟山、犀山即著名的梅岭,即是清末爱国士大夫、曾任刑部云南司主事陈金城的故居,因村周围五座小山如梅开五瓣拱护山村而得名。相传南宋理学名宦朱熹当年沿古官道南来,拟往同安任主簿。始至北岭,遥闻梅花馨香,四望奇山异水,下轿欲参拜当地圣人,不遇。为此断言:500年后,此地必出贤人!自那时起至陈金城出世,恰好是500年。
另据传,当年林则徐拟到广州任两广总督,路过梅岭(古官道是南下广州、北上京城的必经地),遂在志趣相投的同科举人陈金城处盘桓了七天,并于村南严山上题刻“观文化成”四字,山巅巨石上墨迹至今如新。此句典出《易经》,意即“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育天地万物。”之后不久,林则徐于虎门销烟,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鸦片战争爆发后,陈金城写下《平夷论》及《筹守福州议》、《筹守泉州大坠议》等策议,坚决主张抗敌御侮。又捐资募银,倡修洛阳古桥,以备战争交通之需。梅岭村南古官道边、涂厝仔下官路,又有明封光禄寺卿骆日升陵墓。骆日升,明朝进士,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朝廷委派他为四川布政使司参政。其时四川土司叛乱,而骆日升慷慨赴难,行前陈辞“此行誓以身报国,裹尸马革,甘之如饴”,表现了志责国家的责任感和不畏艰险的精神。1623年,当地土司叛乱,骆日升仓促举兵进剿,不幸被抓遇害……徜徉于时跨千百载的几个古墓葬间,一种追古的忧伤和磅礴的正气交相升腾于胸间。尽管古官道上已听不到烈马嘶风、古曲歌吟了,但我们犹能记住先人的风骨,如秋声疾风中的芦荻,凌风傲立。□许尧菘/文林水坤/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