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世家*延陵吴氏宗谱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金龙  文章来源:原創編輯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5/5 10:00:22  文章录入:吴金全  责任编辑:gohwu
 

*渤海世家 * 延陵吴氏宗谱序*

    诗曰:孔圣题碑宗族誉 延陵敬祖子孙荣 。 吴姓始主是黄帝第十七世孙太伯和仲雍,仲雍第十七世孙吴王寿梦想传位给四子季札,札不从而封在延陵(今江苏延陵镇),其后裔被封为吴姓。季扎是今日吴氏、延氏、延陵氏的开氏始祖,从此吴姓宗祠被封为:"延陵堂"。季札第九世孙吴芮在秦朝时,当上番阳县令,秦末农民起义,吴芮与项羽等入关破秦,项羽封他为衡山王。汉一统天下后,封为长沙王,统治南方数省。世袭数代,从此吴姓成为当时中国第六大姓,今日吴姓仍为中国第九大姓氏。吴芮第五十一世孙吴元睿,于公元850年前后从山阴迁回祖上封地湖北江陵。成为监利朱河吴氏始主。 数百年后,元末明初(1300年至1400年间),吴元睿第十五至二十代玄孙宗确公、谱信公等九公时,因朝代更迭频繁、战乱不断,吴氏在庙者甚多,防诛连九族而再次各立私派。

    又三百多年后,我唐氏祖婆(1719-1781)即学治公之妻,因苦于战乱和水患而携士道公、士任公、士远公、士禹公及学汉公于1750年前后,从监利县朱河镇西湾湖迁到长阳县鸭子口乡随母溪村湘子溪吴家岩。见土肥山高,视为宝地,于此结庐定居。学治公因年岁已高留在西湾湖而未能一同前来。然后士道公迁渔峡口枝柘坪及五峰大龙坪一带,后裔甚多,有第八代玄孙吴克金(电话:1387246258),现任渔峡口学区校长。士远公、士禹公迁本县贺家坪三友坪吴家湾,后裔甚多,有第七代玄孙吴述德,现为贺家坪名医。 清道光乙酉岁(1825年)正月十五,我吴氏族人云集监利县高湾祖祠。开族人大会并定立公派、族规、家规、谱规。学治公(1719--1795)第三代传人家善公(1805--1867)到会并带回《延陵堂派序》一书。之后家善公又于1761--1767年间编写了《延陵堂上历代始远高曾祖考妣内族外戚》一书。

    《延陵堂派序》一是规定:私派“大懋贞本贤、昭世尧周孝”,终止于孝;另一私派“班必承学士、世家秉忠贞”,终止于贞。然后我吴氏必须按公派“继述克辉先、芳名万载传、勋猷襄盛治、光裕庆绵延”取名,不许乱派。二是定有家规,并规定览此谱者宜加以传颂。三是记录了我吴氏九支(族)住址。四是说明出此书目的在于让我吴氏家族历史代代相传。该书保存基本完好,(述)金龙按五比一和一比一照版附后,并对一比一版的少数字进行了修改。家善公编写的《延陵堂上历代始远高曾祖考妣内族外戚》这本书破损严重,依稀能看出:

    一是记录了我吴氏支系迁徙历史,如“………山东青州府沂水县柏牛村灵官土………”。

    二是家善公撰有吴氏支谱序,如“………水木有本源,人生有祖先………”。

    三是记录了普信公在监(利)沔(阳)的十代传人以及唐氏世祖母迁长阳后至伯曾祖忠林公五代于随母溪和部分于贺家坪吴家湾的吴氏传人。二书先传秉僖公,秉僖公传忠林公,忠林公传玉贞(字瑞廷)公,玉贞公传述烈(字汉卿)公,述烈公传吴(述)金龙。

     吴姓,中华之大姓也。汉王朝以来,盛甲于天下。述烈公力保吴氏老谱不失,并携金龙嵇考吴氏之根。然我宗谱失修一百五十多年,加之老谱破损严重,今我等理当接续前志,率众重修,不敢稍有怠废,为后世留下资料以便族众知本族之渊源。然吴无二姓,天下吴姓是一家,希望后世能查考我监(监利)沔(沔阳)祖籍族人,合编大谱。本谱只记录了学治公在长阳、五峰一带的后裔。在《延陵堂派序》中已有相关族规、家规、谱规的规定,加之时代不同,本次重修不再定族规、家规、谱规。述烈公存我吴氏族谱数十载,得以传之后人。并走访调查族人,使此书得以再版,功可居族长。而今,法制社会族长一职已无实际意义,故这次重修家谱时不选族长,人若问之族长何人,则答曰:“述烈公也”。 吴氏派序还有十五辈之多,足以用三百年,望后世族人同监利、沔阳族人汇合后再续宗派。

    吴(述)金龙与述烈领头,继昌、(继)伟东、述德、克纯、克金、(克)子新等族人广查墓碑,走访调查族中之老者,做了大量工作,述德、克纯重点访查了士禹公士远公在三友坪之后裔,对我吴氏族谱进行了增补。然而士道公在五峰及渔峡口之后裔以及忠字辈之后的吴氏族谱编写的不准不全,有待修改和增补。现(第四次)出版《吴氏宗谱》一书,望族人读后一要提供更多信息和相关资料以便再版,二要向族人和后裔传颂以光大我吴氏门户。

    (联系电话:5318276 13997697880) 吴(述)金龙 吴述烈(汉卿) 共和五十五年甲申岁(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