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国三百年 大理十让王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7/27 20:11:58  文章录入:OK  责任编辑:OK
 

 

周幽王九年(前773年),周幽王的叔叔郑桓公请求周幽王,向东迁移他的百姓到雒邑(今河南洛阳)以东。得到周幽王同意后,郑桓公便派长子掘突带上丰厚的礼物向虢郐二君借地。虢郐二君因郑桓公是当朝司徒、天子叔父,位高权重,并贪图礼品丰厚,于是各自献出五座城池。此为以后的郑国的立国基础。之后,郑桓公下令原封地上的居民东迁。史称虢郐寄孥或桓公寄孥。

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申国国君申侯因周幽王废黜自己的女儿王后申后、外孙太子姬宜臼,而立褒姒母子为王后和太子之事,大为恼怒,于是联合缯国、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在褒姒烽火戏诸侯之后,犬戎攻陷镐京,在骊山之下杀死周幽王,并同时杀害郑桓公。郑桓公死后,郑桓公的移民共同拥立他的儿子掘突为国君,是为郑武公。

郑武王姬掘突建立了郑国。他迎娶了申女武姜为夫人,武姜生了两个儿子,一个是后来的郑庄公,另一个是叔段。郑武王死后,郑庄公继位,而叔段却很不满,仗着自己母亲的宠爱,就准备反夺取王位。但是,郑庄公对叔段早有防备,并且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就等着叔段起兵造反而后灭之。

最后,叔段打败,远逃到现在的河南地区,不再以姬姓作为自己的姓氏,改姓段。这就是段氏的来源。

段氏族人最早一直生活在河南的附近地区,后来不断向外迁徙,并流入西北。唐朝的林宝编著的《元和姓纂》中记载了在西汉文帝时有一个叫做段仰的人,任北地都尉,他的后人段贞任武威太守,段氏子孙开始在武威繁衍。汉朝的段贞任武威太守后,段氏家族在凉州大地上大展身手,为造福地方和社会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段氏是武威历史上有名的九大姓之一,立堂号为“武威堂”,郡望为“武威郡”、“京兆郡”。

清朝学者张澍认为:魏末段氏为酋帅,裔孙入朝拜为云南刺史,本出武威。从这时起,云南开始有了段氏家族。

公元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合洱海地区贵族高方、董伽罗灭大义宁国,定都云南大理,国号“大理”,疆域覆盖今中国云南、贵州、四川西南部,以及缅甸、老挝、越南所辖北部地区。

大理国是一个以儒治国,以佛治心的国家。

据历史记载,从公元937年大理建国开始,一直到公元1253年大理王朝灭亡的22位皇帝中,先后有10位出家做了和尚。这10位帝王中,除了第二代皇帝段思英是被迫逊位的,其他9位都是自愿放弃江山社稷出家的。大理国这些做出惊人举动的帝王分别是第8代国王段素隆、第9代国王段素贞、第11代国王段思廉、第13代国王段寿辉、第14代国王段正明、第15代国王段正淳、第16代国王段和誉、第17代国王段正兴、第20代国王段智祥。

不过他们出家的原因又各不相同,具体原因分为在争权中失败被废为僧、政权不稳被迫出家、人心相背被迫出家。可以说,这些国王出家的最主要原因是为了避祸。也与当地的佛教流行有关系。

出家的大理国王们虽然不再是一国之君,但是待遇却远非普通的和尚可比。崇圣寺是大理国王们出家的专用佛寺,其建筑金壁辉煌,高僧殿里排列的九位出家为僧的大理国国王塑像。野史记载大理国民谣曰:“帝王出家,随臣一邦,嫔妃一串,素裹红妆。出家犹在家,举国敬菩萨,早晚拜大士,禅室如世家。”可见,国王们虽然出家,但是仍旧是帝王级别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