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公撰吴氏宗谱序》的辩析
作者:吴李才
(2015年6月15日)
近日,吴金全先生连续撰写《朱熹为“吴氏兄弟”撰的“原序”》(图1)和《再谈朱熹撰的“原序”》(图2)等多篇的好文章,引起我对朱熹序言的阅读之兴趣,但由于本人时间和能力有限,故只能写一点随笔读后感,作为参与研讨。本文沿着他的话题,介绍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图书馆记载的,选录有类同的一篇《朱文公撰吴氏宗谱序》(图3)供辨析,笔者仅作短评,任君解读,与宗亲读者共同思考。我们通过对比与思考,看一看朱熹序的可信度到底有多少?这对于探讨谱牒文化“名人的序言”是颇为有益的。
图1、朱熹为“吴氏兄弟”撰的“原序”,作者:吴金全,载自《华夏吴氏网》,2015-6-1
图2、安溪《金谷吴氏族谱》的《朱晦庵序》—原载自《安溪小茶生的博客》,2015-06-11,吴金全在《再谈朱熹撰的“原序”》中转载,《华夏吴氏网》6-12
图3-1、《朱文公撰吴氏宗谱序》,载自《湖南-湘鄉-吳氏族譜[10卷]1-7冊(卷1-5)-1864》,29/30
图3-2、《朱文公撰吴氏宗谱序》, 载自《湖南-湘鄉-吳氏族譜[10卷]1-7冊(卷1-5)-1864》,30/31
我搜索过《四库全书》有关朱熹的全部作品(如晦庵集、晦庵续集、晦庵别集、近思录等),均未见有这一篇《原序》。在美国(Genealogical Society of Utah)吴氏的全部文献中,确实有多篇类同或异同这篇《原序》,我只选用现在这一篇《朱文公撰吴氏宗谱序》作为与《原序》、《朱晦庵序》比照。为便于辩析与思考,笔者把它分成四段并作简评。
第一段:“盱江吴氏坤伦伯仲……索为校正重修”。说的是当年(1194)江西省南城县盱江镇吴氏坤伦兄弟创建社仓,朱熹为此作吴氏社仓记(1196),广为宣传,竭力弘扬。在此期间(1197),他为吴伸吴伦兄弟的《吴氏族谱》写序是可信的。笔者看过不少家谱记载的这篇朱熹序中,都把这一段文字全部删除。这还会有朱熹作“吴氏社仓记”和为“坤伦兄弟”的《吴氏宗谱》校正重修写序的史实吗?朱熹作“吴氏社仓记”的原文在《四库全书》的《晦庵集》中有记载,这对理解朱熹序有启发性帮助。(笔者将全文转载本网站)
第二段:“按旧谱吴氏之先始于后稷……乃伸伦之大父也”。说的是旧谱记载的吴氏之先始于后稷之源流。这是历代家谱修辑者、谱匠、谱师等进行攀附盛名、修补改、造假等的地方。所谓“按旧谱”,到底“旧”在哪里?世代估值哪个较接近史料?例如:
1、《原序》载有“按旧谱吴之先始于后稷始于泰伯,一十九代季札,八十一代彦章。”
2、《朱晦庵序》载有“按旧谱吴氏之先始于后稷,至二十二世泰伯、四十一世季札、一百一世彦章。”
3、《朱文公撰吴氏宗谱序》载有“按旧谱吴氏之先始于后稷,至十四世泰伯、三十三世季札、九十三世彦章。”
4、《延陵吴氏族谱》载有“按旧谱吴氏之先始于后稷,至二十二世泰伯、四十一世季札、九十一世宣公。”如此等等,还可以列出更多……。
上述可见,1、《原序》,按旧谱当年说,不是“始于泰伯”,应是“始于后稷”。2,《朱晦庵序》,按旧谱当年说,是“始于后稷”,但“至二十二世泰伯、……”是近现代后裔的各种说法之一。目前吴氏宗谱、统谱认知的上古世系,由黄帝至太王亶父为25世。3、《朱文公撰吴氏宗谱序》,按旧谱当年说,是“始于后稷,至十四世泰伯、……”是对的。据《江西-信豐-渤海堂吳氏族譜》和《江西新城吳氏五修宗譜》等的记载,认知的吴氏源流世糸:古公亶父是“原姓姬氏公叔祖之子后稷十二世孙也”。也就是说,远祖世系由鼻祖轩辕氏黄帝至五世后稷,再至十七世太王亶父,其子泰伯是十八世裔孙也。故此,后稷至泰伯只有十四世(18-4=14)矣。4、《延陵吴氏族谱》,按旧谱当年说,有“九十一世宣公”,但朱熹序中的“彦章”却不见了。
第三段:“熹闻上古言……为之校正编辑”。说的是南宋理学家对吴氏源远流长与上古言的哲理性思考,例如,“熹闻上古言:有叶必有枝,有枝必有根,根不培而枝叶替,源不疏而河水涸”。据说,在庆元四年(1198),朱熹隐居小均坳时,曾为吴龙云所修《吴氏族谱》写过序,有类似这段话。可见,朱熹是深有感慨,说得有理,源流有据,治学认真。
第四段:“由鼻祖轩辕氏始至于伸伦一百世……?谨序”。说的是为吴伸伦兄弟的《吴氏宗谱》作正确的校正,应该“由鼻祖轩辕氏始”,而不是“始于后稷”,这是他当年认知的正确结论,这是“固本穷源”、“庆泽流芳“和“重本敬宗”。难道不是这样吗?答案是肯定的!
朱熹(1130-1200),世称朱子,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云谷老人、谥文,又称朱文公等。可见,朱熹序言的题款和落款都是各地家谱修辑时写上的,他在最后的十年间,用“晦翁”。故对本序上下款的关键词语为:“吴氏宗谱序”,“宋庆元三年丁巳 朱熹晦翁 ”
读者看到的上述三篇而言,到底哪个版本较为可信,见人见智,各说有理,甚至其它未“曝光”的版本也很有理。但总不可能都是朱熹序。然而,吴氏伸伦兄弟当年自家的《吴氏宗谱》还存在于民间吗?我发现在江西南城等地清代谱载的朱熹“原序”,都经“修补改”得令人难以置信了,也许真正的原件仍埋藏在地下,未挖掘出土矣。寄希望于各地吴氏文化研究会和专家学者去寻找搜索,也许会有满意的答案。我看过为吴氏写的这类朱熹序约有十多篇的不同版本,初步知道那些是假的,或有伪托之作,也知道那些是朱熹的特有的文字。这十多篇不在这里列出“曝光”,因为未有基本结论之前,仍须留待跟踪求实为好。
本人水平所限,仓促写稿,未作细考,写得不妥之处,请读者指正。
( 本文在《华夏吴氏网》发稿,致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