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文天祥撰的“序”和“跋”
看了“朱熹、文天祥也兼职?!”一文,我已对吴氏族谱里的“朱熹序”,作过简单的论述和肯定,那么对“文天祥跋”,又有和解释呢?
我发现文天祥“跋”和”序”,不外也有两个不同的版本,同是由文天祥撰写的“吴氏族谱序”和“原跋”版本。(见下图)
(一)我们先研究文天祥撰写的“跋”或“序”的时间:
l “跋”的撰写时间:咸淳癸酉春(1273年)。
据《文天祥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一书介绍,文天祥自1270年被罢官后,一直在江西庐陵老家过着隐居,但依然忧国忧民的生活。1273年的正月, 37岁的文天祥接到了朝廷任命他为“湖南提刑”的圣旨,上书辞免但未获准,于是请假3个月,完成迁葬祖坟等事宜后,四月初八出发,五月初一抵达衡阳就职,在此后的8个多月中,文天祥整顿吏治、平反错案、清理积案,可谓政绩斐然。
也就是说,文天祥在1270年至1273年5月,被罢官期间,一直在“江西庐陵老家过着隐居”。由于他当时是被罢官在家,署名落款“直学士院庐陵文天祥跋”,是吻合的。
l “序”的撰写时间:没有具体的撰写时间,按署名落款“宋丞相少保信国公吉州文天祥撰”考。
据史料介绍:文天祥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正月,担任临安知府。不多久,宋朝投降,不久,文天祥听说益王未立,于是上表劝请即帝位,以观文殿学士、侍读的官职召至福州,拜右丞相。1276年正月,谢太后执意投降。元将伯颜指定须由丞相出城商议,丞相陈宜中竟连夜遁逃,文天祥即被任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出使议和。1278年春末,端宗病死,陆秀夫等再拥立6岁的小皇帝,朝廷迁至距广东新会县50多里的海中弹丸之地,加封文天祥信国公。景炎三年(公元1278年)三月,文天祥进驻丽江浦。六月,入船澳。益王死了,卫王继承王位。文天祥上表自责,请求入朝,没有获准。八月,加封文天祥少保、信国公。
也就是说,按文天祥获“宋丞相少保信国公”的时间推算,的撰写时间,应在景炎三年(公元1278年)以后。
l 据介绍,文天祥一生“在百忙中不却友人之所托,写了大量的文稿,其中包括序言、墓志铭,寿序、赞、颂、祝辞、书、启、跋等各种不同形式的文体。”由此推断,文天祥在“江西庐陵老家过着隐居”时,为吴氏写“跋”,是在“情理之中”;但在景炎三年朝廷危难、临危授命之时,还有心思去为他人撰写“族谱序”,则是“不可思议”的事了!
(二)文天祥受谁所托?撰写“跋”或“序”呢?两版本的“跋”或“序”,都没有交待。我觉得最有可能的是金溪的“吴名扬”, 我的主要理由如下:
l 据介绍吴名扬“咸淳七年(1217年)进士,授永丰尉。”在宋时“置永丰县,以报恩镇为治所,属吉州庐陵郡兼军事。”也就是说,吴名扬“授永丰尉”之时,刚好是文天祥在“江西庐陵老家过着隐居”之时。两人都同在“庐陵郡”;
l 据介绍吴名扬“任期满后,辟浙江西路制干。” 通常而言,宋代县尉以三年为一任期。即是说吴名扬从1271至1273年,都在“庐陵郡”,刚好文天祥也在“江西庐陵老家过着隐居”;
l 据介绍吴名扬在职期间,“因扫灭盗贼、处理疑案而颇有名声。”自古“惺惺相惜、英雄重英雄”,双方必有来往,深交甚厚;
l 因此,“德佑元年,(吴名扬)从文天祥起兵勤王”,吴名扬“入幕府,奏除礼兵部架阁,率富家积钱粟以备军需,意气感发,倾动一时。”
l 据介绍吴名扬家族,可说是“书香官宦世家”,正如文天祥在“跋”前所说:“自魏晋以来至唐,最尚门阀,故以谱牒为重。”显然是“一语中的”的指出,吴名扬求为“族谱作跋”的来意,凭着他俩的交情,显然“原跋”也就“一挥而就”了。
(三)关于“吴氏源流”之说,“跋”与“序”两者有别:
l “跋”载:“今观吴氏族谱源流本于苏川之燕市派于西川之白沙。”查前载的“宋元金溪吴氏研究”一文。吴名扬始祖“邦基公”,他是“嗣公”之孙,“嗣公” “从金陵迁至戈阳的时间为五代时期,而到五代末北宋初,又从戈阳迁到金溪。”再者,“嗣公”按年代推算,与“吉甫”接近同时代,这样,吴名扬好像与“宣公流派”扯不上关系,起码,文天祥“今观吴氏族谱”之时,“金溪吴氏族谱”内,尚无有关“兢公、宣公”之说。所以,“跋”内并无提及“宣公流派”,是合理的解释;
纵观以上三点的分析,我觉得,原载于美国族谱网上的文天祥“原跋”,可信程度比较高;而通用的文天祥撰“吴氏族谱序”,是否经过谱匠、谱师加工过,就值得我们再进一步深入分析研究了。
通过对吴氏族谱的“朱熹序”和“文天祥跋”的考证,我觉得,说:“朱熹、文天祥也兼职?!”是有点“怨”!他俩一生的确是为友人作过许多族谱的“序”或“跋”,而真正的“原序”或“原跋”,原来就只一家有,但“人怕出名猪怕壮”,假借名人的“序”或“跋”,“假话说上千遍,也会变成真理。”名人原来撰写的那些“原序”或“原跋”,经过谱匠、谱师们精心加工、整理,就变成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某姓以至百家姓的“通序”或“通跋”了。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