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季札之孝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OK  文章来源:ddwu.net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5/21 8:26:55  文章录入:OK  责任编辑:OK
 
孔子对季札推让王位之举,评为“延陵季子其天民乎”, 对于延陵葬子之事,孔子评价“延陵季子其于礼也,其合也乎”,孔子还对季札评价“季子能以义正人,可谓善改矣”,季札去世,孔子亲自手书“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十个春秋古字(现存于江苏丹阳季子庙)。
 
孔子在此所称的“君子”一词,在先秦古籍中,比比皆是,“易”经中有“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以厚德载物”一说,在孔子心目中,君子是“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具有在道德与学识两方面的理想人格。
 
虽然没见到孔子对季札的徐墓挂剑之举有过评论,但孟子说“有诸己之谓信”,这是对季札的徐墓挂剑之举的最好的定义。不一定要说出口并遵守,才是信,而是自己心中认定并遵守,才是信,司马迁则认为季札有“仁心慕义无穷”之德,有“见微知清浊”之才,是一位闳览博物的君子。
 
以上是儒家体系中的重要人物对季札的常见评价,然而,对于儒家体系中最为重视的孝行,这些人物对季札均不着一字,后世的吴氏宗亲与吴地学子,也对此避而不淡。
 
实际上,这个世界上,古今中外,并无完人,儒家体系中最推崇的人,是周文王姬昌,孔子称其为“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可谓至德。”然而实际上的真实情况是,殷纣荒淫无道,八国叛之,但姬昌不叛,并且对纣王说我去降服他们,然后姬昌率周国之兵征伐八国,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之势,使八国归顺于纣王。这也使纣王很高兴也很放心。实际上,这个时候的八国归顺,其实并非归顺于纣王,而是归顺于周国,经此一举,周国己经把这八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所以才有三分天下有其二之势。但是即使如此,周国仍然服事于殷,没有向纣王开战。孔子认为这是最有德行的事情。
 
这并不是因为孔子是殷国王室后裔,周文王不攻伐殷王国,而孔子就说周文王的好话。
 
孔圣人以此而称周文王为至德,其实是话中有话,如同孔圣人以三让天下而称泰伯为至德,也是话中有话。孔子称泰伯至德,并非指泰伯放弃王位而至德,其实是称泰伯三让之背后的孝行与诚意为至德。同样,孔子称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而服事殷”为至德,并非指周文王不攻伐荒淫的纣王而为至德,而是指周文王奉行中庸之道而至德。
 
中庸之道即为中用之道。行为有实效,才叫有真的诚意,才为真的诚实,否则,即使是动了真心,起了真怒,上了真火,但是如果在行动上不能成功不能实现,仍然不中用,仍然不为真诚。而说到中用,周易上明明白白地写着“时之用,大矣哉”。时机是最中用的,天时地利人和之中,天时是最中用的。所以,孔子称赞周文王不伐殷纣为至德,实际上是称赞周文王讲究时机是至德之举。时机不到,决不动手,至死也不动手。所以,做为历代有吞殷之志的周王,周文王死了也不伐殷纣,直到纣王举兵攻伐徐国,以巨大的代价获得惨胜之后,周武王才牧誓八国,率八国联军伐纣,这时纣王国力虚弱,只能派出大量的徐国的俘虏兵上战场,最后在牧野之战,俘虏兵临阵倒戈,周武王一战灭纣。这其实是周文王的至德之功----等待时机之妙用。
 
然而在周武王灭纣之前,周文王所扮演的角色,如同现在的五毛与鹰犬鹰爪,看上去是在替恶人做事,看上去是在出卖良心而求荣求利求安。如同现在的人评论那些五毛与鹰犬是“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现在看来,孔子则高度赞扬那些“为了等待时机而装睡的人”为至德。
 
虽然周文王扮演过五毛与鹰犬的角色,但这不妨碍他被称为至德,但似乎不象是个高大上伟光正的高富帅白富美的完人。同样,吴泰伯因为诚与孝而被称为至德,但是按照儒家的标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历史上记载泰伯无后,这从儒家的标准来看,泰伯虽然非常孝顺,但还不能算为至孝,因为无后所以可以称之为大不孝。所以,在儒家体系中,也不能称泰伯为完人。
实际上,儒家本意并非说“无后为大不孝”,只是后人对儒家的误解。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意思是,舜帝娶了老婆不告诉他父母,就是不孝,但君子认为这相当于告诉了,意思是舜帝还是很孝的。可见,在孟子看来,泰伯无后并非不孝。
 
对于季札,他做到了有诚有义有信有才有三让有礼制,然而不顺从父意,则难以称之为孝。古人云,千孝不如一顺。孝顺二字,失去了顺,孝字则逊色不少。
 
关于孝与顺的关系,现代的人很容易解决,孔子也明确地说“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令,又焉得为孝乎”。汉朝赵歧也认为“阿意屈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可见,孝并非顺,该顺则顺,不该顺则不顺。
 
当然,对于那些愚孝愚忠的人,他们也有他们的理由,他们可以认定并且也可以一口咬定“上头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你不理解但你必须顺从。即使最后证明上头其实并不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而是在走了几步臭棋,他们也可以说是“输牌不输理”,不能以成败论英雄。
 
实际上,按照道德是为统治服务的观点来看,在儒家设计的道德体系中,把孝放在第一位,是有逻辑基础的。儒家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有损”,所以,儒家把自己不受伤,自己活得好,当做是最大的孝。如果人一辈子到死,身体与皮肤都完好无损,那就是遵循了孝道。表面理由是这样父母就不用担心了。而实际的用意,就是不要争斗,因为一争斗就会有伤,一有伤就是不孝,所以不要争斗。这样,只要天下人不争斗,那么,统治阶级的统治当然就稳稳当当固若金汤,这就完全达到了设计道德条款与设立道德标准的终极目标。所以有人大呼:孝就是你要活得好,孝就是你要活得长寿,孝就是你要活得把你父母没活过来时间追回来补回来。这样,百善孝为先,统治即巩固。
 
当然,统治稳固也少不了打仗,一打仗就有伤残与死亡,于是“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之说就诞生了。因为忠字里面,并不包括着“不能受伤定要长寿”。
 
总之可见,儒家学说体系里面,本来并没有“无后为大不孝”“不顺即不孝“的思想,吴泰伯的无后与吴季札的不顺父意,并不有违儒家孝道。但是泰伯无后与季札不顺,也不值得大力宣扬。
 
但是,即使后世儒家认为“无后为大不孝,不顺为大不孝”,但儒家体系的道德为统治服务的核心并没有变,所以,泰伯三让与季札三让的行为,还是受到儒家的抬举。道理很简单,维护统治在于不争,而争的原由在于资源有限而欲望无限。这里的资源包括权位与财富。如果有人愿意放弃权位甚至是王位,有人愿意放弃财富甚至是一国之财富,那么,宣扬这一点,对于熄灭与减少争端,大有好处,对统治的稳定,大有好处。所以,尽管泰伯无后,尽管季札不顺,仍然要大力宣扬泰伯与季札,不断地予以封号封位,反正这对统治阶层的高层而言,也不值钱,至于这种让权让利之行为,是不是真的好,是不是真的合理与适当,是不在考虑之列的。
 
更何况,在吴国历史之中,泰伯三让王位,季札三让王位,让出王权让出财利,最后让出了生存空间,让出了生存的地盘。这表现出吴王们让出了三个国家,攻取了楚国而又让出了楚国,攻取了越国而又让出了越国,甚至捕获了越王又放回了越王,使得上天对吴国之主是不是有对天下负责任之心志产生怀疑,觉得是不是吴主们是不是想到另外的十一维空间去,最后连吴国的地盘也让出来了。
 
而泰伯季札的后裔子孙,对此,就类似于吴思所言,一般的老百姓,对于统治阶层的态度,是“他们宣讲谎言,我们伪装相信”。尽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尽管“千孝不如一顺”,坐在王位上的人派人宣扬让出王位很好很高,让出王位很高明很聪明,那我就伪装相信好了。你们不提“无后之大不孝”与“不顺之大不孝”,我们也不提好了。我们只遵循“中庸(中用)”之道,学周文王等待时机,天时己到,自然顺天应人,从吴起跳槽到吴广起事,直到吴兆麟挺身而出,出任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总指挥,哪次惊天动地天翻地覆的时机到了,泰伯季札后裔,自然把儒家体系统治阶层扣在泰伯季札头上的“三让”二字踢到一边去,挑起重担,当仁不让,依照天时,替天行道,而后功成而退,彰显天理,而后立地成佛,与王张李刘杨赵陈黄周等老百姓们百家姓们的人民一样的,毫无二致。
 
泰伯季札后裔对三让,是持这样的与万民无异的态度,对所谓的大孝与不孝的要素,也是同样的持与万民无异的态度,而且天下吴氏在家谱中大多奉季札为先祖,以季札并非不是无后,而是其后世极为茂盛,以此补偿季札的不顺之举在孝的定义方面的不足之处。
 
可见,无论季札后裔,还是泰伯之二弟仲雍的其它后裔,都得争取人丁兴旺,以谦逊之心,以怀祖之意,补偿先祖无后之说与不顺之举在儒家的孝的定义方面的不足。这种以补祖之失为念的行为举措,是更高一级的层次上的怀祖之德。这类似于创造现代文明的基督教文明所包含的原罪精神,消除了傲慢之心,履行了谦逊之意,以行至善之举。
 
 
 

+++++++++

(本贴标题见于当代吴氏网导读栏目)

注:

当代吴氏网站有游客发链节的功能,任何人不经过注册即可在此发布互联网中所存在的有关吴氏信息的所有的网页(包括各类吴氏宗亲网站的网页链接, 包括各人的自己博客里的以及QQ空间里的内容),一是让宗亲方便了解宗亲信息,二是让各类吴氏宗亲网站展示自己的信息。供大家阅读欣赏传播,实现信息共享,实现信息透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