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吴吉甫墓”之疑团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金全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5/4 8:30:13  文章录入:吴金全  责任编辑:吴卫东
 

2.永定“吴吉甫墓”之疑团

   

    《乾隆版》、《道光版》、《民国版》等三个版本的《永定县志》,古迹篇, “吴氏墓”,均载“吴吉甫墓”是“元墓”,而非“宋墓”。原因永定建设需要,要迁移莲塘《介斋墓》到石坑安葬,意外发现深埋地下450多年的《介斋墓志》,揭开了一个“谜团”:永定的“吴吉甫墓”,真的是“元墓”,而非“宋墓”。有关《介斋墓志》资料摘录如下:

 

由上述资料可见:

  • 介斋公生于癸巳年,卒于嘉靖庚戌年。由此推算,公约生于明成化癸巳九年(1437年),终于嘉靖庚戌二十九年(1550年);

  • 吉甫公是永定的开基始祖。根据世系排序,介斋公是吉甫公的六世孙。按代差25-30年计算,推算出吉甫公约生于元至治三年(1323年)到 元至正八年(1348年)之间,由此可知,永定始祖吉甫公,应是“元朝人”,而非“宋朝人”;

  •  “墓志”载:“自祖,讳吉甫,仕元。”其中,“仕元”的简单解释,就是“在元朝做官””“广东惠州府归善尹”。

  • 古之“归善”,即今之“博罗”,元朝的县官称“”。吉甫公“”“广东惠州府归善尹”,就是“广东惠州府博罗县尹”;

  • 这样,足以证明,《永定县志》所载:“吴氏墓””“博罗县尹吴吉甫墓”,地点 在莲塘”。是对的。

     

        在发现《介斋墓志》的同时,却同时出现一块“古墓碑”,碑文清晰的写着“宋文林郎博罗知县吉甫吴公之墓”,这又让人犯难了。由于“古墓碑”,因“古”而年代久远,碑文部分,有些已经残缺难辩,详见下图:

     

        纵观此“古墓碑”,是于“大清雍正八年庚戌”(1730年)年立的,至今也有二百多年历史。原立碑人是“万兴户”(可理解为万兴房)。后有“祚昌户”□□□孙重修。看来,“万兴户”“祚昌户”与墓主关系最为密切,由于手头没有具体详细的“永定族谱”资料,无从查考。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找到“万兴户”和“祚昌户”,才能能解开“地上”与“地下”两个“吉甫”之谜,为什么会有“元”、“宋”之分?是不是其中隐藏了一个“千古之谜”?

    还有,地下“墓志”刻的是元朝“归善尹”;地上“墓碑”刻的是宋朝“博罗知县”,但查阅《归善县志》卷之九 职官 归善县知县,无论是“宋”或“元”,均无吴吉甫其名,连个姓吴的职官都没有。(详见下图)

     

        综上所述,假如“墓碑”真的是“宋”“吴吉甫墓”,那肯定是宣公五世孙“入粤始祖吴吉甫”无疑;但,如像“墓志”所云,是“仕元”的“吴吉甫”,又当别论了。总之,真假难辩,疑云重重!除此以外,

  • 墓志载:永定吉甫“长子,四郎”,与宣公五世孙宋朝之吴吉甫之二子:五四郎、五五郎,又有点区别。

  • 墓志载:永定吉甫“以人才仕元”,到底“人才”是以“科举”、“荐辟”还是什么途径“仕元”的?

  • 墓志载:永定吉甫 有政绩传于世”有待我们去发掘;

  • 墓志载:永定吉甫“卒于官”,为何要“扶櫬归”?

  • 墓志载:永定吉甫“扶櫬归”,好像是盲无目标的“”,到“溪南箭滩,见其风土完粹”,便“因而家焉。”

        总之,永定“吉甫墓”有许多“谜团”,广东增城也有“吉甫墓”,各地对“吉甫墓”的说法也不一致,关于“吉甫墓”的“谜团”,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深入分析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