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谱简叙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文超  文章来源:吴氏Q群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4/6 8:35:06  文章录入:吴卫东  责任编辑:gohwu
 

著谱简叙
吴文超  2015年3月


    本人为泰伯、仲雍一世始之一百零三世、茭渊公一世始之二十三世、万字派起十五世修字派(相当于济字派)吴氏子孙,字文超,1965年生于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1988年以宁乡县高考理科第一的成绩进入清华大学学习,本科毕业前考上该校硕士研究生,因为思乡原因主动要求推荐到湖南大学进行研究生阶段学习。在学习期间感受到了家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有心而为之。因为资料残缺,无源考究,导致修谱一事耿耿于怀,工作多年仍抱此想法,记孝于心。

    2014年初,瑞政后人吴朝清、吴望标、吴德礼、吴正麟、吴向阳 、吴自强、吴炳煌,瑞连后人吴正希等人,为吴氏同宗之事寻来我家。我父(最字派、字绍兵)热情接待,与之校对残存族谱,确定为同宗,且来人辈份均不在我父之下,皆为万明公万字独立字派第五世定昇公之后,血脉之情顿生。瑞连、瑞政后人告知,他们已各修支谱,我父即承诺收集本支瑞璜后人之资料并整理支谱。我习惯每周末回家看望父母,得知此事后,体谅父亲七十有余的高龄,决定自己来完成支谱,并把我万明公支族谱完善归一。其后与同支同宗联系加密,在朝字派吴向阳处获得了万明公民国3年(1914年)和民国33(1944年)完整族谱,此谱保存乃我万明公支吴门之幸,也许是祖上有德。

    借助万明支谱,本人历时半年上网查询宁乡吴氏,得知与我同支的茭渊公后裔在株洲大有人在,于是开车前往株洲市三门镇南江桥村寻找同宗,得到他们济字派、世字派、安字派、邦子派的热情款待,血亲之情让我感慨万千。又宁乡兴字辈吴望标告知我,有吴氏家门木蔸子孙吴时进先生(同宗于吴氏63世吴兢)热情此事并掌握有吴氏的大量资料。与之联系后,得知时进先生为吴氏自泰伯一世以来第一百代传人,他告诉我吴氏还有一大支广公之后分布于宁乡,他还有该支留传的民国25年族谱七修本第二册(文字世系表)复印件。借而观之,我发现其中有连续八代前辈与我万明谱前段记载相同,且更加详细,正好补充我万明谱的简单记载。依据此谱序文记载内容,我将本支吴氏世系向前推演,从宁乡到衡阳,从衡阳到攸县,从攸县到江西,寻查到我祖来自于江西永新吴氏,推演到我远祖皙公。皙公,常(篪)八子,江西永新吴氏始祖,字景直,号五峰翁,又称八府君,为江西吴姓永新宗支第1世始祖;向前推演至唐代史学家、御使大夫泰伯一世之63世吴兢,再推演至大军事世家38世吴汉,最终得出我支吴氏为20世重道(19世季扎公之三子)支子孙,由重道至吴氏之始祖一世泰伯和仲雍则清晰明了,终于查证出我支吴氏为重道系列。经校对得知茭渊公为泰伯、仲雍一世之八十一世子孙,广公为泰伯、仲雍一世之八十七世,本人为泰伯、仲雍一世第一百零三世子孙,寻根问祖得出真谛,让我十分欣慰。

    在时进先生的帮助下,我们联系上了如洪系下子孙济字派吴熟宝,熟宝已经花了近两年时间想完成族谱,共同的愿望让我们如洪、如礼两支吴氏后人联手,确定沩宁吴氏茭渊公、天佑公、广公系列族谱的编制办法,并广发倡议书共修家谱,自此我宁乡吴广公后裔在分开五百年后再度合一,在时进先生和熟宝前期的基础上,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我们找到并复印了我沩宁吴氏七修谱的十二册中除祖坟图之外的所有文本,此谱为我沩宁吴氏茭渊公后人完成族谱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我支吴氏应深深地感谢时进先生和保持家谱的同门人的恩德。

    为了寻找族谱记载的吴氏后人,吴熟宝、吴正希、吴朝清、吴向阳、吴望标、吴德礼、吴正麟、、吴自强、吴炳煌、吴绍兵、吴胜华、吴合良和我分块负责,熟宝责任范围最大,时进先生信息最广。我把谱上记载的吴氏祖坟明、清代都区划分位置和现在的区域划分作比较,从地图上找出可能有我吴氏后人的位置,周末开车前往问询,每找到一处吴氏,不管近代同宗与否,都很开心,得到了大多数吴氏家门的热情和认可,大家积极支持此事。但有的我支吴氏近亲见我之时,有如临大敌之感,欲拒人于千里之外,深怕我骗财敛财,对入谱之事不感兴趣,不愿提供名单,由此导致此次谱记不全,只能标注其现在位置,并作说明以备其后人寻宗,此残缺给我沩宁吴氏广公之后编修全谱留下了遗憾。
此次修谱距上次修谱相隔70余年,世易时移,亲人难觅,但愿从今往后,本支后人按祖制每30年一修,延续吴氏血脉世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