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被人怀念(吴汝为的故事)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沾化吴氏春秋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3/22 16:15:35  文章录入:吴桐雨  责任编辑:吴桐雨
 

    因故乡续修《沾化吴氏族谱》,上网查找先人资料。输入“吴汝为”三字,见有一网页显示为《穷乡僻壤有清官》,内有“麟游县”三字。忙点开一看,长篇大论映入眼帘:

    几年前,我曾到靠近甘肃,相对比较偏远的麟游县出差。没去之前只听说那里是穷山恶水,有俗称“瘿瓜瓜”的地方病,很多当地人连个子都长不高。  及至到了那,才知道经过多年的发展,麟游也和全国一样,有了很大的变化。到处是青山绿水,果树满坡……

    不过,我在这里要说的不是现代人物,而是清朝的一个清官。为什么要找个封建朝代的清官说事呢?因为现在的清官太少……言归正传,我说的这个清官姓吴,名汝为,是山东沾化县人,清代顺治6年(1649)的进士。顺治8——14年(1651-1657)任麟游知县。他上任之初,发现当地百姓非常贫穷,究其原因,才知道摊派在百姓身上的粮税、盐课(清代对盐税的称呼)负担极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来在清代初期(顺治是清朝第一个皇帝),官府计征税赋时,承接了明代末期的田赋册籍上所记载的土地数量,全县耕种熟地共计约15万亩,因此折合征粮1883石。实际上经过多年战乱,多数百姓撂荒而逃,很多土地早已多年无人耕种,但征粮始终未减。剩余的百姓必须分担更多的粮税,因此不堪重负,很多人举家加入新的逃亡行列,如此恶性循环,百姓苦不堪言,民怨鼎沸。麟游县的士绅民众曾再三呈报,请求豁免荒地之粮,均石沉大海,杳无音信。而盐课也是按人头数量征收的,得到的是同样结果。顺治5年(1648),凤翔府(麟游是其管辖范围)曾派推官李淮,前往麟游清查实况。李淮知道工作量很大,不愿费力,因此推诿敷衍,甚至连麟游都懒得去,派人前去传令知县自行丈量熟地,具实上报。原任知县偷懒渎职,根本不知体恤民困,仍然照旧册上呈,遂成为定案。吴汝为查明原委后,立即着手解决,他亲自带人进行了四个多月的实地查访,踏遍全县,将熟地一一丈量,统计出全县共有6.9648万亩,仅占原田赋册籍上所记数量的46%左右,其余全是荒地。吴汝为立即具册详报,请求除去荒地的粮税。经凤翔知府、刑厅、布政司等逐级批阅后,又派官员到麟游县,由吴汝为亲自向导,同各乡各里长、乡绅,逐段清丈后,据实报府。吴汝为办事非常认真,唯恐其上司积压搁置,无人催理,又于顺治11年10月迭次上文,反复恳催。经过前后长达五年的努力,终于在顺治13年,经皇帝两次御批,征粮由原1883石减至858.79石。至此,麟游百姓的沉重负担减去了一大半。

    吴汝为在请免荒地征粮的同时,又上文请减盐课。文中报称:“麟民久不食盐,空赔盐课……。职自到任前所欠之课,追征并急,委难赔完,无奈卖掉原籍骑来之马,揭东人重利之债,又不能完,则卖废庙之树木,破钟……代民赔其盐课。”他为了及时缴纳到任前所欠的盐课,想方设法,连自己远道上任所骑之马都卖了,可见其为官何其负责。现在的公仆们往自己口袋里捞,还惟恐不及呢,怎么可能像吴汝为那样,把老百姓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办,自掏腰包呢?当然,现在后人已经无法了解吴汝为的内心世界了,但至少知道他肯定没有“胸怀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我想作为知识分子,他一定崇尚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胸怀报国之志,心忧百姓疾苦。闲话扯得有点远了,还是言归正传吧!吴汝为的呈文后由盐院转报,经部议准可,最终减免了麟游的大半盐课。办成减粮税、免盐课两件大事之后,外逃的百姓逐渐重归家园,数年之间,人口大增,曾经撂荒的土地又焕发了生机。

   吴汝为见百姓能吃饱肚子了,但是还没有余钱穿衣日用,于是又因地制宜,鼓励老百姓利用山坡沟渠,广种核桃树,设想发展商品经济,以核桃换买棉花,解穿衣之困。并在澄铭窑、北马坊两地开设陶瓷窑,增加经济收入,让百姓的生活更加富裕。

   吴汝为在麟游为政6年,切实关心民衣民食,为百姓作了很多好事,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的爱戴尊敬。顺治14年,因母亲病重,吴汝为辞去官职。临走时麟游百姓含泪远道相送,依依惜别,纷纷称其为“吴爷”(当地百姓对所敬佩之人的尊称)。百姓们在县城兴国寺为吴汝为建祠立碑,以怀其人。可惜,不知是战乱还是文革乱世,祠堂和石碑均毁于一旦……

   可喜的是,《宝鸡市志》将吴汝为收入“有杰出贡献的人物”中,也为清官树了碑,立了传。让人们知道,是非自有后人评说,留芳千古的还是为老百姓做过好事的那些清官。

 

    看后我思绪万千,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吴汝为是我们沾化吴氏六世祖,朝复吴姓、光大吴氏的第一人。据族谱记载,我们这一支,是明朝成化年间从平度蓼兰迁来的。当时始迁祖吴宣才十八岁,“因避无妄祸”走至沾化界烽台里庄,憩井栏旁石臼上,被村中一家境富裕但没有儿子的李姓老翁遇见,并请到家里问所由来,后被招为“养老女婿”。生三子“俱随李氏姓”。临终前留下遗言“我生为平度州人,极不忘情传语后世子孙,即千百载勿迷故乡也” 一百多年后,宣的来孙(孙子的曾孙)汝为发奋攻读,高中进士后奏请当朝,恢复了吴姓,即作族谱。《家传》中这样记载:六世讳汝为,字伯寅,一字康功,号槃陆,讳茂华长子。前明崇祯癸酉举人,顺治己丑进士,补陕西麟游知县,之任时值高迎祥蹂躏之后,墟落凋残,编户仅存八百五十八人。问所疾苦,对曰:苦荒粮盐课,于是泣请于大吏,文二十余上始见允。民籍以甦 ,于山谷要害置守堡十二以御非常。招抚流亡、督耕教织、决冤狱、驱虎患、复窑厂,恩恤兼至俗由是蒸蒸变,乃于服政之暇进诸文学,讲业课艺,出郭门寻隋唐遗迹,览山川名胜作为诗歌。盖在麟八年而政成。云丁艰归,麟人扶老携幼转餉数百里。服阕补阳春知县,群盗负固,治多奇迹……补庐江知县,未抵任卒。时年五十三岁。讣音入秦,麟人如失怙恃,不远千里来沾吊唁。初公偕两弟从父读,艰苦备尝,昼则採薪于野,夜则必中课程,积学力行。成进士后,请于朝,复吴姓,即作族谱,以示敦睦。仲弟季弟并以名宿称。著有秦游草惜余斋稿。行谊载县府志偱良传,祀忠孝祠、麟游名宦祠。《山东通志》载:吴汝为,字伯寅。沾化人。顺治六年进士。知陕西麟游县。麟游固疲邑,又兵燹后户口存者十一、田垦者十一而额赋如故,民愈困。汝为请诸上官拟履熟定赋蠲其未垦者。盐课则通全郡诸邑而均之牒二十余上莫敢应,后经言官疏奏其事报可又出私金四百余代偿逋民始获苏。乃招流移劝种植。诸少年染于盗而革面者授以闲田劝其耕。俗不知纺织,汝为命工制器,募业织者教之,不数月,人习其事,民识杼柚之利。踰年,亡者渐复田亦日垦乃以时。缮治城郭营建学宫,又举节孝崇乡贤,修邑乘多方风劝乔僿旧习为之一变,以治行第一。当内擢,丁母尤归。服除,补广东阳春以挂误罢任事,旋得白补江南庐江之任,道卒,祀麟游名宦。旧版《沾化县志》也专门为他立了传。

    文章讲的和我们的族谱、省志县志的记载是一致的。当然,有一些细节是我过去所不知道的。比如为了上缴“盐课”,竟然卖掉了自己上任时骑来的马匹。此时我的心里竟掠过一丝疼痛。吴汝为应是我的伯祖。他兄弟三人,我是他的季弟吴汝桢的后人。清朝后,汝桢“绝仕进”,在县城设馆教书,不收学费,培养了大批人才,县志和其他古籍中均有记载。在这之前,我查《明清进士题名碑索引》,他是以“李汝为”的名字出现的。旧版《沾化县志》科举进士一栏中注:吴汝为,顺治己丑科,知县。榜姓李。有传。

    从网上的文章可以看出,作者是读了《宝鸡市志》上有关资料行文的。发表的时间是2007年8月初。很快有人跟帖:“读一遍象读一辈子没听说过的神话传说,我看可以请剧作家编一部秦腔戏了,让老百姓娱乐娱乐……”“本文寓意深刻,人民喜爱清官、盼望清官……”我是2008年1月22日搜索到的,怀着感激的心情,我马上留言:谢谢文章的作者,吴汝为是我们沾化吴氏六世祖,家谱上有记载。他去世以后,麟游人曾不远千里前来吊唁!《宝鸡市志》上是怎么写的,我们正在编印《沾化吴氏族谱》,正需要这样的材料啊!并留下了邮箱。次日收到了回信:不用谢,对真心为民做事的清官,我都钦佩之至。我一定把“宝鸡市志”中有关吴汝为的资料一字不差地发给你。作为吴家的后代,他值得你们骄傲。原来这位先生名叫呼方,在宝鸡市工作。我把旧家谱上有关吴汝为及其夫人的传记扫描发后发给他,因为汝为祖的夫人也为麟游人民做过一定贡献,族谱“诸母氏传”这样记载:……随任麟游值大乱后,赋税十不存一,薪米不给,劝六世祖下谕垦荒田而缓其租入,麟人不谙纺织,乃集里媼示之,以法不喻,更命诸匠多制器具,手自教之,自是麟人享机杼利,为兴五绔之歌……。呼方先生后来又传来了《宝鸡市志》上有关图片,让我看到了几千里之外,被现代人念念不忘的祖先的事迹。

    吴汝为在麟游县做知县。现在宝鸡市下辖麟游县,应该说《麟游县志》中也应有所记载。就那么巧,时隔5天后与文友相聚,其中的商登贵先生祖籍山东微山出生就在陕西麟游。一说起吴汝为,他竟有很深的印象,因为高中时,麟游一中的邓汉章等老师编过一本《范文赏析》,里面就收有吴汝为的好几首诗,其中写城南青莲山的最后一句是“ 重重烟雨向人来”。可惜后来他回到山东,书被一同学借走,3年以后回去再找,书早已被同学的父亲卷了旱烟抽了。好在他手里就有一本新近出版的《麟游县志》,我迫不及待地找他要来,如获至宝般翻看了半宿,书中显示吴汝为的地方竟有八九次之多。其中吴汝为传记,洋洋洒洒近1600字。还有他为《麟游县志》作的序和写《九成宫》的一首诗:翠巘连云浑太空/登临几度忆离宫/长松掩映山头月,/宿莽茏苁陌上风/野鸟有情疑怨绿/御沟无叶可题红/繁华历尽多摇落/惟有山川自古同。

    进士就是进士。吴汝为不光做官过的好,还写了许多文章。志书记载他著有《秦游草》《惜余斋稿》传世,可惜都找不到了。新旧《沾化县志》收录他的一篇《重修太公祠》记,加上他为麟游县志所作的序言,让我看到了他的文采斐然。但总觉不过瘾,为此,我上网搜索“邓汉章”的名字,从一则有关对联评选活动的帖子上了解到组织者的邮箱,并设法找到了邓汉章老师的手机,可惜一直没有打通……

    300多年前的麟游是什么样子,我不得而知,但知道有老虎。现在的麟游发展的怎样,我也没有亲临,但从《麟游县志》上看到县城周围全是山。祖先当了只有858人的一县之长,管辖的人口不如现在的一个大的村庄。骑马前去上任,两三千里路程,最少也得一个多月吧。但他励精图治,为民请命,发展生产,舍己为人……这样的好官是应该活在人们心中的。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汝为祖的父亲茂华祖所作的《家训》,里面有这样的句子:“累世传家以忠厚为基,秀才虽贫必令子孙读书,乡宦虽富必务亲理农业,奴仆辈庄以莅之庄则不敢慢,慈以蓄之慈则无所怨,勿养戏剧勿招娼淫,一日居官斯民皆吾赤子,有怨必为之伸雪,有难必为之解救,勿妄取人之财勿任一时之意,遇绅士以礼,待百姓以惠,居官居家勉强为善。赵清献白日所为夜必焚香告帝,是乃祖乃父之志也,切切记之勿忘”。毋庸置疑,成就一个人才,除了自身的努力,还和家传有很大关系。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呼方文章中的一句话:为什么要找个封建朝代的清官说事呢?因为现在的清官太少……。

    国有史,县有志,家有谱,人有传。做一个清官,做一个好官,做一个被人怀念的清官,做一个被子孙引以为荣的好官,做一个写入家谱县志国史中的人物,的确需要极大的努力啊!

    祖先被人怀念,被远在千里之外的今人称赞,的确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

(注:此文写于2008年3月,并发在中国国土资源作家网上。一年后的,即2009年4月,我借去陕西汉中开会的机会,取道宝鸡到麟游县,到汝为祖做官的麟游古县城一游,当地政协主席苟先生,麟游博物馆魏先生,国土资源局赵主任相陪寻访,见到了仍然古色古香,现在如同一个村子大小的县城。还得到了苟先生相赠的《古今诗人吟麟游》一书,里面有汝为祖和他的儿子的诗作,特别亲切。据县府老办公室主任吕先生介绍,有关汝为祖的碑,文革前就在路边上……等有时间一定把这段见闻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