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水利随想——斩蛟龙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金全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3/14 5:35:18  文章录入:吴金全  责任编辑:吴金全
 

2莆田水利随想——斩蛟龙

 

关于“斩治水”的传说,古已有之。

    斩蛟即斩杀蛟龙。多谓勇士为民除害。春秋楚次非斩绕船两蛟,见《吕氏春秋.知分》;澹台子羽赍璧渡河斩蛟,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五》;晋周处在长桥下斩蛟,见《晋书.周处传》;襄阳太守邓遐入沔水斩蛟,见《初学记》卷七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此数事皆是诗文中有名的典故。

最早 “斩治水”的故事,却与夏禹父亲鲧有关。据说当年鲧奉尧之命治水,但鲧对大洪水只采取围堵办法。而洪水还是不断的突破他的堤防和水坝,鲧于是盗取天庭的宝物息壤, 在息壤的帮助下,不断生长的土壤,使得鲧的围堵成功。

尧对于息壤被盗,感到十分的震怒。于是收回息壤,鲧束手无策,被尧用雷电殛死(昔尧殛鲧于羽山……”——《左传·昭公十七年》)。鲧死不瞑目,尸身三年不腐。尧唯恐鲧的尸身会产生什么异变,于是派出勇士,用锋利的吴刀将鲧的尸身剖开,但是没有料到鲧的怨气酝积在腹中,变成了一只黄龙,这只黄龙也就是鲧的儿子禹(鲧死,三岁入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山海经·海内经》,郭仆注引《归藏·启噬》;鲧殛死三岁不腐,副之以吴刀,是用出禹。”——《路史·后纪》,注引《归藏·启噬》)。长江三峡中的斩龙台错开峡据说是当年禹斩掉一只乱开水道,险些误了大事的孽龙的地方。接着建立的夏王朝,既是中国史上的第一个王朝,也是一个以龙为图腾的氏族。

通过以上“斩治水”的传说,可以得出结论:所谓吴兴斩的“蛟龙”,实际是“大洪水”的代名词,而非什么“神兽”或“鳄鱼”之类的怪物。现代的“大洪水”,按设计频率可分为五年一遇、十年一遇、百年一遇、万年一遇,等等。以延寿溪上游“东圳水库”的水文计算结果为例:详见下表:

频率

001%

002%

1%

5%

10%

历史大洪水

万年一遇

五千年一遇

百年一遇

二十年一遇

十年一遇

最大洪峰流量

8580秒立米

5830秒立米

3980秒立米

2260秒立米

1590秒立米

    1999101914号台风,东圳水库就发生超过百年一遇的洪水,最大洪峰流量达5320秒立米。

    由表可见,“东圳水库”位于延寿溪的上游,延寿河的十年一遇大洪水,最大洪峰流量就已经达到1590秒立米,而延寿陂位于水库下游,其洪峰流量就更大。

在吴兴筑陂时,还没有设计频率这个概念,一般凭历史洪水痕迹来推算,设计标准低于五年一遇,遇着特大洪水机会就大。显然,吴兴的死,是与抗御大洪水有关,据说,吴兴逝世时间是公元70985日,这个时间,不管是阳历还是阴历,都已经属于“汛期”,正是暴雨加上山洪爆发最厉害之时,吴兴殉身是延寿陂崩塌还是下游渠堤或海堤溃决造成的?《县志》并无具体提及,我又查阅了《莆阳水利志》卷五,有关“吴长官庙”的记载(见下图),注意前段描写是:“有蛟为孽,陂数溃,兴持刀没水,与蛟斗。”这里说的是“陂数溃”;而后段的描述是:“复筑长堤障海,开沟六十道,有蛟,数溃堤,持刀入水斩蛟。” 这里说的是“数溃堤”。我是认可后者的说法,吴兴是因“溃堤”抢险而牺牲的。

 

按传说:吴兴斩龙之处称为吴公潭,地点就在现在的龙桥村附近。龙桥村远离延寿陂,显然,吴兴殉身的原因,不是延寿陂崩塌造成,而因下游渠堤溃决,就成为主因了。平日造成渠堤溃决原因,多是“管涌” 或是“巢穴”。但吴兴殉身是因“斩蛟龙”,也就是说与“大洪水”有关,造成渠堤溃决原因,多是“管涌” 或是“巢穴”原因外,渠道漫顶垮堤,堤外被洪水冲成深潭是极有可能的。

传说中的“斩蛟”故事,描述他手提大刀对众人说:“溪流清,蛟死;溪流赤,则我死矣!”宛如荆轲当年“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勇哉!吴兴! 怪不得“乡人庙祀之”;地方官奏赐额孚应,还奏封“义勇侯”,其献身精神,可歌!可泣!但我们办水利,不单要除害,更要兴利除害兼而有之!在我们赞扬吴兴的献身精神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他“塍海造田”的开拓进取精神和倾家资建筑“延寿陂”、兴水利,造福乡民的贡献!       (待续3。延寿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