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邱吴氏族谱》谱序中,能够获得一条确切的信息,那就是:始修以至以后的七次续修,都没有前邱以前的祖居地的谱籍作支撑。尽管康熙壬子谱序记载,曾有“购求故牒”行为,但终是无果。这样,族人必然面对关于祖先的问题。
首先是尊谁为祖。宋濂谱序说:“西吴讳寿宁者,始居前邱焉”。显然,初次修谱,以寿宁为祖。根据嘉靖戊申谱序和康熙壬子谱序推测,次修谱尊剪为祖。第三次修谱,又复尊寿宁为祖,并且,吴龙还强调:这样“则行次昭然,伦序不紊。庶后人得以世守而勿替也”。发生这样的变化,我认为,是与“世远人亡,后人茫然无稽”,“无确然之文献可考”的条件相关的。因为,徙居前邱,以寿宁为先,且没有再迁徙,寿宁以下,世系确定无误。而如果尊剪为祖,虽然其中有射村与前邱在同一县内的根据,但是,从剪至寿宁的几百年若干代,都因为信息丢失而无法交代。所以,尊寿宁为祖,更为科学。当然,寿宁不可能凭空出现,称寿宁为“前邱吴氏迁始祖”,就不会误解了。另外,在《前邱吴氏族谱》谱序中,关于寿宁迁前邱的时间,有三个不同的说法。分别是:“大元皇庆二年”,“生元之季”和“元大德间”,时间至少相差七八年。待考。
其次,寿宁从何处迁到前邱,寿宁以上的祖先是谁?在明朝的五篇谱序中,凡提到寿宁从何处迁到前邱这一点时,都是说:从射村迁前邱。只是宋濂说得含糊一些,暗含射村与前邱可能还有他地的意思,而吴龙说得十分直接,即:“由射村徙居前邱”。 寿宁以上的祖先就是只有剪了。到了清朝谱序,相关说法出现巨大变化。在地理上,先是从射村迁到几百里以外的淳安县,300余年后,才从淳安迁到前邱;世系方面,从射村出去,传了十五代,才传到前邱。而且,在迁始祖吴寿宁之上,出现了“本支祖安仁公”的说法。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对比明清两朝的谱序,感到事情可能是这样的:明成化年间,因西畴公父子行义而名重一时。有淳安吴姓人慕名拜访,并提供一些史料试图证明“归安吴为淳安嫡系”。吴璋吴龙父子以史学家的眼光判断为:证据不足,在宏治和嘉靖的两次修谱中,未敢轻易撰写涉及淳安的内容。到了明末,冲阳翁吴世裕因“购求故牒”,意外看见淳安吴姓人送上的吴攀龙即安仁公阡表,便认为有了可靠证据,尽管攀龙公以上依然迷雾重重,吴世裕仍然命其子吴时亮在崇祯壬申谱中,迁始祖吴寿宁之上,加了“本支祖安仁公”,并“刊布传示宗人”。然而,族人的态度是:“于疑信间尤耿耿”。不久,出现了被尊称为“先达给谏嵩轮公”这个人物。此人为何方神圣?受信息所限,不祥。但此人对我族人的寻祖行动产生了重大影响。正是给谏公“指示世次”,解决了“自攀龙公推而上之仍未得其嫡系”的问题,才有吴时亮吴景亶父子前往淳安“归览遗文瞻礼祖墓”等考证活动。其后,又费时十余年,通过书信,与给谏公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再后,与淳安的文卿公并发动组织前邱,淳安两地学识深厚的族人进行了“更端考订”。终于,吴景亶在康熙壬子谱中,写上了迁始祖吴寿宁之前,起自唐朝天宝年间可博公的先祖世次。
我们族人的寻祖活动,历祖孙三代,跨半个世纪,其中的艰辛,已经无法用语言说清。今天,当我们看见不足400字的先祖世次,不禁为族人的付出,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