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要走出去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goh  文章来源:中国侨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8 19:25:41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海外宗乡会馆一直积极向年轻人招手,希望吸引更多年轻人参加会馆活动。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最近,步入第九十个年头的新加坡晋江会馆,组织近30名不同籍贯的青少年学生,到中国福建省晋江市参加建市15周年庆典,以非传统的方式寻找对传统的认同。 华族与非华族学生共游晋江 去年12月6日,《联合早报》学生专刊《爆米花》和《星期5周报》的18名联合学生通讯员和7名选修华文的异族学生读者接受新加坡晋江会馆的邀请,踏上了中国著名侨乡晋江。 这是晋江会馆第一次召集这么多学生共游晋江,最特别的是,学生中有彰州人、福清人、客家人、潮州人、广东人和海南人,让晋江人和非晋江人共同感受浓浓的晋江情。 晋江会馆会长林光景在谈到“带非晋江人到晋江”的做法时说:“我们不介意非晋江子女同行,我们很希望这些年轻学生看了新晋江后,能够分享他们心中的晋江,引起共鸣,鼓励更多年轻一代,尤其是晋江子女去认识晋江,认识中华文化。” 原来,一年多前,林光景就和晋江市领导达成共识,决定让晋江建市15周年的庆典上出现一群新加坡年轻学生的身影,当时,林光景也已提出要争取带异族学生同行。 林光景说:“晋江也有回族,有清真寺(回教堂)。我很希望能带些异族学生到晋江感受那里多元的特色。” 争取新移民加入会馆 这次,学生除了参加一系列庆祝活动之外,也参观了《晋江经济报》、晋江侨乡频道、华侨大学、晋江第一中学(晋江一中),以及多个著名景点和企业,包括:庆莲寺;世界仅有保存比较完整的摩尼教遗址——草庵;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回教堂——清净寺,以及全球第二的拉链企业——福建浔兴集团公司和中国著名运动品牌“安踏”(ANTA)公司。 林光景说:“我从这次行程中得到很多启示,尤其是要吸引年轻晋江子女加入会馆,以后还是应该多带他们到家乡走走,要走出去才可能扎根。” 举步虽然艰辛,但是,林光景信心满满。他形容,他们已经摸索到正确途径。今后,会馆除了争取自己的晋江子女之外,也将争取新移民加入。 新加坡晋江会馆这次除了派出一组学生,还另组了91人的成人团到晋江,一些团员还三代同堂出游,年龄最小的只有4岁。 游晋江 学生通讯员有特殊任务 “作为年轻人,我希望晋江的经济越来越繁荣,城市越来越现代化……”学生通讯员陈良子(莱佛士女中中四)拿着笔和记事本,快速记下晋江学生张有旺的感受。每到一处,学生摄影队的庄程毅也不放过按下快门的机会。 这次,学生通讯员其实也有一份特别任务,他们要用年轻的心去看晋江、听晋江、画晋江、感受晋江。 据介绍,今年3月晋江会馆将庆祝创办90周年,联合学生通讯员得为90年庆典特刊执笔,摄影通讯员还必须协助晋江会馆筹备一个“年轻人看晋江”的摄影展。这也是联合学生通讯员第一次接受出国采访任务,派出的队员有负责采访写稿的,有拍照的,也有画漫画插图的。 《星期5周报》主编林春兰说:“报馆组织通讯员出国采访,希望学生在采访过程中认识社会,扩大视野。这次出国采访是新的经验,他们当中很多是第一次踏上中国土地,在文化上是一个冲击。” 年轻团员怎么看晋江游? 柯鸿景(世界晋江青年联谊会副会长、新加坡晋江会馆青年团团长) 柯鸿景(28岁)在晋江出生,16岁到新加坡求学,后入籍新加坡。 “我觉得这是很有意义的活动,我们一直希望能带本地媒体和年轻人到家乡走走,这能让年轻一代了解家乡的发展,也有助于加强两地人的沟通。”柯鸿景坚信,学生只要能踏上中国土地,肯定能改变固有观念。 他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