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泰伯 与 忽必烈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ddwu.net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1/22 7:55:01  文章录入:OK  责任编辑:OK
 

 

沟通者,凿沟致通也。据称,吴泰伯三让王位而开发江南之功德,其中之一是开凿伯渎河。史称泰伯定居梅里后,“穿浍渎以备旱涝”,兴修水利,渠成水致,滋润禾苗。据介绍,泰伯开凿的伯渎河,流经无锡的坊前、梅村、荡口,直至漕湖,全长43公里,是江南地区历史上第一条人工运河。伯渎河的开凿,使当地百姓世受其利,荆蛮地区得益匪浅,原来的沼泽地现在变成了旱涝保收的良田,庄稼连年丰收,粮食产量大增,人民生活改善,泰伯受到了当地居民的爱戴和拥护,“归之者千余家”,于是建立了勾吴国。

伯渎河以沟致通,是泰伯、仲雍智慧和魄力的体现,是泰伯、仲雍和广大当地人民同甘共苦、鱼水相溶的结晶,这对江南经济的发展和吴国的逐渐强大起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后来,泰伯二十一世孙吴王夫差,在据今2500多年前,开凿了从扬州到淮安的“邗沟”,联通长江与淮河。夫差为争霸中原,还利用长江三角洲天然便利的河湖港汊,疏通了由苏州经无锡、常州北入长江到扬州的“古故水道”,与邗沟相连;后来吴王又在今山东菏泽一带开凿菏水,使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四大水系相联。吴王夫差虽然因其失算而失国,但他开凿的邗沟,是一件利益世众,彪柄千秋的伟大事业。

吴王夫差开凿邗沟,以沟致通中原的一千年之后,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对邗沟裁弯取直,用于漕运。杨广即位后开挖通济渠与永济渠,连接黄河与北京。而后,杨广又重开江南运河,自镇江直达杭州。元朝定都大都后,将原绕道洛阳的大运河取直,修建了济州、会通、通惠等河,最终形成了今日的京杭大运河。大运河从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始凿,至公元1293年忽必烈全线贯通,工程前后持续1779年,这不能不说是世界水利史上的一大奇迹。

据文献记载,吴王夫差开凿邗沟,主要是运送兵马粮草。隋炀帝贯通南北运河时,江南已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南方及沿途的物产珍玩也不断经运河北上。大运河还促进了当时经贸的发展,瓷器、茶叶通过它转运到外贸港口,江南的丝织品通过它转运至西北丝绸之路,从海外进口的珠宝、香料和棉毛制品等也通过大运河辗转运往全国各地。

大运河巨大的航运价值,现在的人们已很难体会了,在没有公路、铁路和航空的古代社会,运河就是当时的高速公路。古人的旅行也离不开这条黄金水道。观察中国地图,从杭州到北京,我们可以看到京杭大运河沿线的城市密密麻麻,而东部的海岸城市则是寥若晨星,并且大部分还是鸦片战争以后在西方列强租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有趣的地理现象从另一个方面为我们诠释了大运河在古代中国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实际上,在吴王夫差开凿邗沟之后二百多年,泰始皇也开凿了灵渠(位于广西桂林附近),沟通了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以此大大促进了长江文化与珠江文化的融合与文明的发展。

从商朝末年的吴泰伯到元朝初年的忽必烈的凿沟致通的事迹中,人们看到了以沟致通的力量。看到了以沟致通对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

以沟致通,为物质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很久以来,人们把信息交流称之为沟通,人类的这种沟通与古时的凿沟致通,对人类的发展的影响力,怎么估算也不为高估

 

以上摘自 当代吴氏网 关于沟通的禁令 http://www.ddwu.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3&ext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