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札”、“吴札”、“季札”和“季子”之称之别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小茶生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1/18 16:53:03  文章录入:吴平河  责任编辑:gohwu
 
“姬札”、“吴札”、“季札”和“季子”之称之别
    
      季札,泰伯十九世孙,吴王寿梦第四子,姬姓、吴氏、名札,字季札、公子札、季子札、吴季子、延陵季子、延州来季子。    
      古人生三月取名,年二十行冠礼,另取字。对人表示尊敬,就称其字而不称名。名、字还常用来表示在家庭中的行辈,伯(孟)、仲、叔、季,就是老大老二老三老四。季札在父亲寿梦的四个嫡子中排行老四,所以称为“季札”。庶出的儿子史料上留下名字的有夫概、党、蹶由、掩余、烛庸等。那为什么季札又称“季子”呢?那是因为季札有贤德,所以才这样称呼以褒之,更是对季札的尊称。值得一提的是,春秋年间被尊称为“季子”的并非季札一人,鲁国的贵族季友也被尊称为“季子”,因为他跟季札一样,都是贤人,又都排行老四。但为了加以区别,后人又在他们名字前面加上了国名,季札被称为“吴季子”,季友被称为“鲁季子”,称为季子的还有战国时期洛阳苏秦等。称之“季子”是尊称,但有时也是一种嘲讽之意,如曾国藩在长沙临别时送给左宗棠的 “季子自称高,仕不在朝,隐不在山,与人见辄相左”。                     
      注:  左宗棠自幼饱读诗书,腹藏经纶,其性格十分孤傲。他为自己写了一联曰:身无半文,心忧天下;手释万卷,神交古人。他把自己比作三国时的诸葛亮,还自称为“今亮”。他虽然才华横溢,但他年轻时却仕途不畅。而他的朋友曾国藩却官运亨通,平步青云,当曾国藩身为侍郎时,他依然是一介布衣,混迹山林。左宗棠常为自己的命运而鸣不平,同时也对曾国藩的官运感到忌妒。一次,曾国藩从他的老家湘乡出发赶赴京城,途中刚好路过长沙。他知道,长沙多名士,且很多都是他的朋友,于是他在长沙逗留了几天。
    住在长沙的左宗棠知道后为尽地主之谊特地邀请了几位朋友一同来拜访曾国藩。几人一落座便畅谈起来了,谈古说今,从民心到朝政无所不谈,大家兴致很高。左宗棠更是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他喜欢标新立异,发表一些新观点,大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气势。他对曾国藩的意见很少苟同,反而对他的一些观点还进行了无情的驳斥。曾国藩对左宗棠的表现大感不快,于是,在告别之际,他想好一句话准备揶揄左宗棠一下,挫挫他的锐气。
    他微笑着说:“季高,今日一会,我有一句话要送给你。”季高是左宗棠的字,他一听知道没好话。“什么话?”他问了一句。“季子自称高,仕不在朝,隐不在山,与人意见辄相左。”曾国藩微笑地说。左宗棠一听果不出所料,连“左季高”三个字也嵌在里面。片刻,他也笑着回敬了曾国藩一句:“藩臣当卫国,进不能战,退不能守,问你经济有何曾?” 曾国藩一听暗自一惊,没想到左宗棠才思如此敏捷,竟然矛头尖锐天衣无缝地抵了自己一句,连自己的名字也被他嵌在话中。他不但没有揶揄到左宗棠反被左宗棠奚落了一句。他心中明白,同左宗棠这样精明的人斗句,自己占不了便宜。他不能再说下去了。否则今天自己可要下不了台了。于是,他故意装做没事,开怀大笑起来。左宗棠从曾国藩的笑声中明白了什么,也哈哈大笑起来。两人就在这笑声中作揖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