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建瓯“南路水仙”茶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中天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2/2 19:22:24  文章录入:吴中天  责任编辑:gohwu
 

 

“南路水仙”是建瓯市南雅镇特产之一,因其茶味香里带甜,具有提神化食的效果,深得大众好评。早在清代,“南路水仙”就已名扬海外。

“南路水仙”作为乌龙茶的一个优质品种,不仅得到了历代官家和商家的青睐,而且在各项茶品评比中屡获大奖:1910年,在南洋第一次茶业会上,获优质奖;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会,获金奖和银奖;1994年,在昆明世博会上,获特色产品金奖;2003年,在中国国际茶王赛,获“四星级茶王”称号;2004年,在福建省农业厅、韩国茶道协会、日本茶乡博物馆、厦门茶叶学会和亚洲地区经济略发展委员会联合举办的“中日韩(厦门)国际茶文化交流会”上,获国际星级茶王赛“五星级茶王”称号等。

南路水仙”产于闽江上游的建溪河畔,这里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十八点八摄氏度,年均降水量超过一千六百毫米,年日照时数超过一千八百小时。尤其在建瓯市南雅镇鲁口村的白莲窠,晨有云雾弥漫,昼有充足阳光,加上沙石黄泥地,土质肥沃,独特的气候环境使其成为“南路水仙”的核心区和发源地。

在白莲窠山坳处,有一座保存完好的百年老寺庙——白莲寺,从寺旁散落的墙基、断壁,依稀可辨曾有较大规模茶厂建于此。在当地茶人的指引下,在寺后山坡上发现一片南路水仙古茶树,其中有一株茶树围径达60厘米,估计树龄达170余年,它见证着南路水仙的百年辉煌历史。

“南路水仙”因其独有的色香味,历来为爱茶者所推崇。“南路水仙”属半发酵茶,既有不发酵茶的特性,又有全发酵茶的品质。“南路水仙”以春茶为上,冬茶略次,秋露第三,夏茶最次。上品兼备“甘、清、香、活”。陈年的“南路水仙”可以入药,民间常以此茶作居家必备之品。其药理和保健功能,都位居其他茶类之首。“南路水仙”可饮、可赏、可用、可吃,也因此深受海外客户的特别钟爱和高度赞赏。

说起“南路水仙”名称的由来,在建瓯民间流传着两个很有意思的版本。

第一狐仙说

传说很早很早以前,有一只修炼千年的狐仙,云游经过南雅白莲窠,见此地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心中欢喜,决定在此小歇几日。不想这一歇,竟成就了一桩奇缘,演绎了一段佳话。白莲窠上有一小片茶园,村民阿朗每天天一亮就会来给茶园除草培土,直到太阳落山才回去。渐渐地狐仙爱上了这位勤劳善良的帅小伙,她化身变作一个亭亭玉立的姑娘,取名“南露”,与阿朗结识,同他一起耕作。 说也奇怪,自从有了狐仙南露的帮助,阿朗的茶树日渐苍翠,经她烘焙的茶也比别家的更胜一筹,渐渐地十里八乡的茶商都爱来买阿朗的茶,阿朗的茶园越做越大。阿朗觉得这一切都得归功于爱妻南露,他索性用南露的名字给他的茶命名,从此盛产于南雅白莲窠的“南路水仙”名扬四海。

第二太平军说

《南雅镇志》记载,“南路水仙”的创始人叫林祖孝,别名林长兴,安溪县人。他曾是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部南路军的一名将士,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便隐姓埋名在南雅镇白莲窠定居,结草为舍、开山植茶。 白莲窠属沙石黄泥地,阳光充足,土质肥沃,林祖孝采用深栽,下足基肥,因此,他种出来的茶叶面绿、底黄、叶片薄。加上精工焙制,林祖孝的茶,味道特别,香里带甜。 后来,林祖孝创办了自己的茶厂、茶庄,茶庄名“林长兴茶庄”,同时他为了纪念太平天国南路军,还给自己的茶取名叫“南路水仙”。从此,“林长兴茶庄”的“南路水仙”远近闻名。经过一百多年的传承,南路水仙备受茶人青睐。新中国成立前,南路水仙就已成为远销厦门、广州、香港、东南亚各国的茶品宠儿。

建瓯市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在保护的前提下适时适度开发,在开发时丰富南路水仙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以白莲窠白莲寺为核心区,建立展示馆,设立品茗中心,下功夫做好做足“南路水仙”这篇大文章,再铸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