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推崇泰伯的缘由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端甫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1/12 22:32:24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孔子推崇泰伯的缘由

福建省建瓯市     裔孙 吴端甫 时年2014九十三

原文: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论语·泰伯》第八。

译文:孔子说:“泰伯,那可以称得上品德极其崇高的人了,再三地把天下相让,人民简直不知用什么样的语言称赞他。”

注释: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季历的儿子姬昌(周文王),传说,古公预见到姬昌具有圣德,将来必有作为,便想把王位传给季历,再传姬昌,可是碍于传长的习惯法则,于是感到为难。

泰伯体察到父亲的意向,为了实现父亲愿望,借父病,外出摘药为名,偕同二弟仲雍出逃到江南荆蛮,开拓勾吴,为江南吴国奠定基础。季历顺利接位,而传姬昌,再传姬发(周武王)灭殷商而一统天下。

再从这几句话的语气上看,孔子说这话时态度十分严正、诚恳、认真。似乎是在宣告,他老人家的心声,语气十分郑重,所以用“至”,至就是“最”、“极”的意思。也就是宣扬泰伯的品德是最好、最美、最高的了,达到了极顶。又用“也、已、矣”三个赞叹词,语气十分肯定,仿佛是深怕他人不相信,而作出的赞叹,这种三个赞叹词连用,在《论语》中,就一般文言文中是罕见的。再用“民”,民指“人民、百姓”,这说明泰伯的品德、道德的知名度,不限于少数人了解,已风闻天下。再用“无得”就是“找不到”、“得不到”、“没办法”,这说明当时全国百姓受到泰伯的感动至深至大,不知用什么样的语言和方法来表达他们对泰伯的崇敬的心情。

至于“三”可作两种解释:一是“概数”,作“再三”、“屡次”。一是“确数”就三次,认为逃走一次;拒不奔丧是二次;断发纹身是三次。又一说:初逃西吴一次,回乡奔丧再辞二次,逃奔到南断发纹身三次。我认为无论是概数或确数,都证实泰伯“让”的真实性和坚决性。

那么,孔子为什么如此真诚地推崇泰伯?又给予泰伯为此极其崇高的评价?孔子对泰伯“三让”的认定:我想从让的动机和让的后果两个方面来阐述。

一、让的动机(初衷)

古公见到季历儿子姬昌具有圣德,预见其将来必有作为,而想把王位季历,再传姬昌,又碍于传长的习俗,感到为难。但未言明。

泰伯怎么会体察到父亲的意向?又怎么下决心奔逃?

我想这决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出于道德观念的催使,其动机是多方面的。

1、孝: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无违就是不违背双亲的意愿,按着双亲的意愿办事,就是孝顺。而古公的意愿虽未公开言明,但诚于中,形于外虽未明说,但总有显露的迹象。或闷闷不乐,或对姬昌特别钟爱,只说:我世当有兴者,当在昌乎……泰伯从中得到启迪。这种发觉,不是一般人所有,而是泰伯日常尊敬父亲,心有灵犀一点通从心灵深处发觉的孝心。怎么办?于是萌生逃离的意向,为了尽孝,让出王位给三弟季历。

2、忠

泰伯所以借父病外出採药之名,逃至西吴,复又出逃荆蛮,其动机还包含国家长治久安,励治富强。

泰伯逃避到西山之后,心志久久不安,考虑到避居西山,虽然表达了愿意让位,但毕竟西山离彬州太近,不利周国的发展,将来或有地域相夺,权力相争,而伤兄弟之和,或叔侄之睦,伤害国家的前程,为使三弟大胆执政,事业有成,西山不是久居之处,为表示让位的决心,决不反悔的意志,于是又率领族人,举族向东南迁徒。

避免君臣相伤,兄弟相残,而且使国家日益壮大,这种忠于国家、忠于百姓是天道正义,浩然正气,使三弟得以顺利接位,国家蓬勃发展;最终伐纣,推翻商汤王朝,开创了周朝八百年基业的伟大创举。

3、爱

泰伯首先肯定父亲眼光是睿敏的,选择的是正确的。其次他爱自己的弟弟和侄子,也相信季历的贤能和才干足以信托祖业,也观察到侄儿姬昌的圣德和智慧,将来必有作为,是家与国的栋梁,成功在望。

爱是无私的,不考虑个人的得失,甚至牺牲个人的利益或生命,践行自身的意愿,才是真爱。兄弟之情胜手足,作为兄长,有责任保护帮助弟弟的事业成功,才是真兄弟。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矣,仁者,人也,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根本,是人的天职,是人本性的体现。泰伯具有天生的的人性,自然毅然决然地三让天下

二、让的结果(价值)

(一)、开发万古江南

泰伯为什么初避西山,复又爬山涉水,风餐露宿,历尽艰辛,行程几千里,走到江南荆蛮,太湖之滨无锡梅里定居下来,这不难想出,泰伯之所以如此坚决是有所打算的,那就是找一个具有发展前途的地点,开辟新天地,作出一番史无前例的伟大事业。

泰伯、仲雍到了梅里,入乡随俗,视民如亲,与当地百姓和谐相处,一起生活,共同生产,为了尊重当地民情风俗,便“断发纹身”。表示一面与周断绝,一面与民同生,立足梅里,开始建村立巷,兴修水利,改进种植,驯化畜禽,传播文化,以德行教化乡民,不数年,“荆蛮义之,从而归三千家”。于是,筑土城建国家,号称“勾吴”。这样便诞生了江南历史第一个国家的雏型,为后来的吴国打下了基础。泰伯成了揭开江南历史的第一人,被称为“江南鼻祖”。

兹举泰伯艰苦创业,开发万古江南几项伟大创举:

1、定基址,开发“荒三千”

泰伯一行来到荆蛮,见一平地,高三丈,杂草丛生,一片荒芜,问及土人,名叫“荒三千”。泰伯十分惊讶,想起自己父亲古公,原住幽地(今陕西构区县)因戎狄侵犯,古公不愿作战,率部迁歧山之阳(今陕西岐山县泾渭一带)亦名“荒三千”。泰伯以为此非巧合,实乃天意,于是决定就此住下,经营这片土地,因此“荒三千”是勾吴的发祥地。

荒三千位于香一村与荆同村、齐心村交界处,现在仍名荒三千。

2、修水利,挖九泾一渎。

泰伯是弃的后代,弃是夏朝农官,因此周围世代为农。泰伯到梅里之后,便发动民众,兴修水利,在勾吴境内共挖九泾一渎。其中梅村境内有四泾一渎:秦泊渎,长八十七里,广二十丈,西起清明桥,左运河,东至曹家角,流入曹湖,为锡东地区东西之道。又改堵为疏,挖九泾:香泾,现名香泾滨,从联心村入口,南连硕放多沈渎滨流入北桥左运河;洋泾,现有东洋泾滨和西洋泾滨从齐心村伯渍入口向南直抵荒三千;它泾,在镇西南、河道已填没,但河边地名,仍叫龙泾沿;梅泾,现改名梅花滨,由至德桥东堍分水向南,原可通硬社,现成断滨。这些河道,为江南地区第一人工河道。不仅保障河流两岸灌溉,且便利舟揖来往,泰伯治水,心系民生,其功贻然。

宋朱淑贞《泰伯渎》诗:“渎国至德向遗踪,疏凿还领孟简通,源自龙山千里碧,花开梅里万家红,征人不念文身迹,父老长思采药功,最喜夜来箫鼓寂,吴歌遥唱月明中。”

3、促生产,教民耕种养殖

泰伯定居梅里之后,为了改善民众生活,与民同耕,发展生产,将黄河流域先进生产经验,介绍给当地民众,改变原来刀耕火种的旧习,变成一熟为多熟,推行稻麦轮种,充分利用地力,又教民种桑养蚕,饲养鸡鸭牛羊,于是江南一带,生产蓬勃发展。“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这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对当地种以桑养蚕的描述。

现有“鸭城”遗迹,在梅村西南10华里。“猪羊巷”是泰伯教民驯养猪羊的所在。现在改名为朱杨巷,因为这里养猪羊的人,多半是姓朱和姓杨。

4、定民心,筑城设文台

泰伯、仲雍兴建国家,号“勾吴”,成为江南史上第一个国家。建国初期,正值商末,天下大乱,刀兵四起,泰伯深恐祸及荆蛮,又在梅里建筑30余里泰伯城,即吴城。自泰伯至吴王僚,共有23君都在此,历时582年。又在“荒三千”吴氏祥地建设一座高台,名叫文台,在举行庆典时,泰伯都要登台拜天地或检阅百姓。台高约三十余米,占地约二亩,是个地面孤起的土丘,据传,在建成初,有凤凰来仪,于是便把凤凰栖息之处,叫凤凰渚,现改名凤凰河,河上建桥,叫凤凰桥。

吴氏子孙,在这里劳动,繁衍生息,开拓进取,艰苦创业,至今还留下的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文物精品,琳琅满目,神奇的传说,有口皆碑,诗词歌赋,代代相传,吴氏始祖的高尚德操和伟大功绩,至今铭刻在江南人民的心中。

(二)、创建周朝八百年天下

周原是殷商西北一个小属国,由于不堪犹戒的侵扰,周族领袖古公亶父,率领族二千乘,从幽地迁徙到歧山下的周原,开始领导族人,垦荒造田,建造房屋,发展种植畜牧业,设宗庙、立太社,进而营造城廊,划分色落,设官分职,并努力使周原初具国家雏形,定国号为“周”。

泰伯“三让”后,古公传位季历,季历传姬昌(周父王)。

周父王励精图治,礼贤纳士,重用姜尚。

姜尚字子牙,辅左文王,对内容施仁政,广招人才,和悦百姓,对外征讨西方犬戎。密须及黎国,为讨伐商纣奠定了坚实基础。

商朝最后一个王商纣,是一个极其残暴的君王。他修筑豪华的宫殿园林,还造了“酒池”“肉林”,过着腐朽,奢侈的生活。他用酷刑镇压人民,作“炮烙之形,又抵制告言,将叔父比干挖心处死。

商纣的暴政,引发人民纷纷起来反抗,以周武王为首进行正义斗争。公元前11世纪中叶,周文王死后,儿子继位,就是姬发周武王。因武王得到姜尚和周公旦的辅佐,国家日益兴盛,眼见商纣如此暴残,人民愤恨高涨,使联合西方和南方部落,发动一次巨大的、划历史的正义战争——“牧野之战”。

周兵攻入商都——河南安阳。殷商彻底失败了,纣王自焚,商朝灭亡,武王登位,是为西周。

西周的建立,得力于周公辅佐

周公名旦,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三弟,德才兼备,任武王宰相,讨伐商纣,大胜立功。后武王崩,成王继位,成王年幼,周公辅佐摄政,诛武庚、杀管叔,放蔡叔,完制度礼乐,制冠、婚、丧、祭之仪,自此社会安定,人民安康,天下大治。

孔子对周公的崇拜,可以说入迷了,入梦了,所以当他年老时曾感叹说:“甚矣吾衰矣,久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

孔子对周公的崇拜,也就是对泰伯的崇拜,因为没有泰伯的“三让”就不可有周朝的出现,更无周朝的强盛,更无周朝的礼制,礼仪典籍。

三、结论

综观泰伯三让,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孔子所以推崇泰伯,是因为孔子认定泰伯的三让是超越时代的创举,是政治上的样榜,回观孔子生长的时代,就一目了然。

孔子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51年)属春秋末期,这时周宣王权衰落,礼崩乐坏,诸侯专权,兼併杀掠,以致发展为统治执命,横征暴敛,民不聊生,极其混乱局面,孔子对此十分痛恨,又十分惋惜。

于是,发出“能以礼让为国,何有!”的慨叹和诉求的心声。试想,一个能“弃天下如敝履,薄帝王而不为”将自己随手可得的王位,统治国家的权力,甘心情愿地让他人的人中国历史上有几个?太少了。

2、孔子所以推崇泰伯,是因为孔子认定泰伯的三让,是伦理道德的楷模,泰伯主动地,没有任何外加敦促地,从人的灵魂深处感知出发,以人的良知良能良心,作出决策,实现三让。做到孝、忠、爱。为了孝顺父亲,借外出採药为名而逃匿西吴。

为了忠于国家,忠于人民,而自我牺牲,自谋出路,奔逃江南。为了友爱兄弟,防护情谊,免却骨肉互争,再三推让王位,确实世上罕见,人间少有的人伦道德标志。

3、孔子所以推崇泰伯,是因为孔子认定泰伯三让,是划时代的壮举,让出两家天下:一是西北两周,一是江南勾吴。不难设想,如果没有泰伯的三让,中国很可能没有周朝八百年天下,也没有强盛一时的吴国。那中国历史的走向,国家、社会的模式,就很难想象了。特别是泰伯的谦让而开拓江南,形成至德文化的丰功伟绩。为吴民立姓蕃衍全球的宗功祖德,更是民无得而称焉。

所以至德文化,是泰伯开创的,是孔子推崇出来的,他们都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华民族的伟人。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列为世界十大伟人之首位,他能给吴氏始祖泰伯极其崇高的评价和推崇,是吴氏后裔的骄傲。

我们应该诚恳地传承发扬泰伯谦让开拓至德的教诲,使至德文化绽开灿烂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