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台吴氏诸公考(七)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成瑜  文章来源:吴实求真的BLOG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1/11 17:45:52  文章录入:吴甄源  责任编辑:吴甄源
 

左台吴氏诸公考(七)

关于吴公少微生年之考析

吴成瑜

上面考证少微的卒年是706年。下面,从多角度来比较一下少微的生年问题。

少微的生年共有五个:644656663683见本文开头,笔者考证得出的为636年(初稿依据墓志铭和1950年版《吴氏大统谱》即锡谱考证得出的为635,在修订稿中考虑古人惯用虚岁,微调后为636)。

1. 从国史记载、父子龄差、拜御史年龄看其生年

(1) 如生年为644,则拜御史时61岁,符合国史《旧唐书》记载的有关任职年龄的规定。但与子巩(考证生年为658)龄差只有14=658-644)岁,异常。

(2) 如生年为656(墓志铭未载生年,而是据其卒年740和享寿85推算出的,已考虑古人惯用虚岁的因素),则与其孙泉之间的平均父子龄差只有11=678-656/2)岁,异常。再说,卒年740也不符合国史新旧唐书之记载,因此656年的推算也就失去了国史的依据。

(3) 如生年为663,则拜御史时42岁,符合国史《旧唐书》记载的有关任职年龄的规定。但至孙泉之间的平均父子龄差只有7.5=678-663/2)岁,异常。

(4) 如生年为683,则与其父义方龄差达65683-618)岁,过大;比孙泉还小5=678-683)岁,异常。作为无特殊背景的人来说,拜御史时年龄22,又偏小。

(5) 如生年为636,与其孙泉之间的父子龄差为21=678-636/2)岁,很正常。作为次子的少微与其父义方龄差为18岁,也很正常。其兄太微与父义方龄差1517岁,也属正常,符合生育规律。如唐高宗15岁生长子忠,肃宗15岁生代宗豫。在现实生活中,亦不乏其例。

这一生年的问题是:69岁拜御史,在今人的眼里,年龄显得太大,恐怕不可能。但是,在唐朝高龄拜御史也不是绝对没有。《新唐书》卷一百二十载:张柬之永昌元年(按:即689年),以贤良召,时年七十余矣。对策者千余,柬之为第一。授监察御史。笔者根据《新唐书》卷一百二十张柬之传推算,永昌元年应为65岁,而非七十余。如确是七十余岁,那就不是永昌元年,或生年有误。退一步说,就是65岁拜御史,在今人眼里,也认为是不可能的,但就是发生了。

我们在分析这一问题时,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而单用今天的标准去衡量、判断,否则就会出现偏差。前面已经介绍了唐朝官吏退休的年龄规定,70岁以上,如齿力未衰,还要服从安排。705年,武则天逝世,皇权处于交替过程中,夺权斗争非常激烈。正月,麟台监(秘书省长官)张易之与其弟司仆卿张昌宗谋反,皇太子率左右羽林军诛之,并清除其余党。包括未死的酷吏,杀的杀,关的关,贬的贬,配流的配流。此时,朝廷许多部门人员变动较大,需要补员。在这种情况下,69岁的少微从地方调到中央机关就更有可能了。

左台谱所载少微的生年,我麻溪谱也有记载,是明万历丙子(1576)年吴钦仪博参卷牒,以左台公生于唐高宗显庆八年癸亥(按:实际上,显庆只有五年,最多六年,显庆六年三月即改元龙朔,为龙朔元年,说显庆八年应该有误,但顺延显庆到八年,即高宗龙朔三年癸亥〈663〉年)。也就是说,左台谱少微的生年是吴钦仪参考、比较多支谱谍而认定的,其时距少微出生已有900余年了,年代久远,前人编修的卷牒,也难免出错。

至于说锡谱所载56世诚至62世义方以及66世【王+全】至70世道隆生年记录较全,而名人少微及其子孙的生年反而有误,故有杜撰之嫌。笔者以为,说其杜撰,似为不妥。共12世先祖生年之记载,如果有意做假的话,为什么不连少微、巩、泉一起都做了呢?传说有人为了攀附名门以光宗耀祖而去伪造家史,而伪造祖宗的生年又图什么呢?完全没有必要。

2. 从举进士的时间看其生年

少微举进士时间:长安元年(701)已经被否定,嗣圣甲申(684)年也已被排除,剩下有文字记载的只有一个:总章戊辰(668)年。

生年与举进士年(668)适配的情况如下:

第一如生于644,则举进士时24岁。24岁为弱冠举进士,与《旧唐书》记载的举进士不符。

第二.如生于656年,则举进士时12岁。12岁为少举进士,与《旧唐书》记载的举进士也不符。

第三如生于663年,则举进士时5岁。5岁举进士不可能。

第四如生于683年,则考进士时尚未出生。

第五如生于636年,则举进士时32岁。完全符合《旧唐书》举进士” 之记载。 

综上所述,少微应生于636

由于笔者才疏学浅,孤陋寡闻,手头资料缺乏,目前又拿不出足以使族人完全信服的证据,故愿以此拙作,继《辨》文之后,再起抛砖引玉之意,以与广大宗亲共同研究、探讨,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综合考虑,我还是主张少微的生年为636年,这并非本人固执己见,只要哪位宗亲拿出有力证据,推翻本人的结论,那就谢天谢地,阿弥陀佛了。我愿随时改变自己的观点。

                                                          吴成瑜 于广州

                                                     OO年四月二十一日

                                                 (二0一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