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吴氏宗亲联谊会成立暨首届代表大会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茂有  文章来源:吴氏在线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1/8 8:56:13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阳春吴氏宗亲联谊会成立暨首届代表大会

 

七律诗一首  吴茂有

贺宗亲联谊会召开

氏众联谊惠四方,吴家敬祖聚一堂。

承前祖荫长兴盛,启后孙贤重文章。

创业谐谋添富贵,家居共享乐安康。

他乡捷报频频致,故土佳音处处扬。

 

阳春吴氏简介

 

远祖吴氏出自姬姓,为黄帝轩辕氏后裔。因受周王朝封于吴地,以国为氏。吴泰伯为吴姓得姓始祖。吴氏得姓至今3000余年,咸托祖宗之福荫,吾族立足於泱泱大国之中,英才辈出,功业彪炳,家声远播,福泽绵长,赫然成为华夏之望族。虽世易时移,而族风不堕,先祖之谦让,开拓,进取,传统美德,依旧生辉。数不尽文坛通儒,武将,名标青史,为后人所敬仰。

一、阳春吴姓

公元前473年,吴国被越国灭亡后,大批吴氏族人逃亡到全国各地。西汉时期的吴文翁,先后做过河南太守和朝廷的廷尉,后南迁于福建的莆田县,成为入闽的吴族人始迁祖。其后人及多支吴氏族人在明朝中叶进入粤东,吾族刚一公是在明成化年间的1482年,响应当时政府的招垦榜由潮州的程乡县来八甲船步开居的,至今已有五百余年历史,后人尊刚一公为阳春吴姓始迁祖。

经过几百年繁衍迁移,刚一公后裔绵延发展,枝繁叶茂,瓜谍延绵,安居乐业,子孙遍布于阳春的八甲、潭水、三甲、双滘、岗美、电白的那霍以及珠三角等地,人口二万余人。改革开放后,经过宗亲们的多年共同努力,于1991年完成了吴氏宗族的第二次修谱工作(第一次编谱在清朝乾年间,第一次修谱在清朝道光年间)。近年大家捐款捐物,共花120多万元在毁弃的原址按原貌重建了阳春吴氏刚一始迁祖宗祠。

二、始祖宗祠

思让堂祠宇后记

春城西南行,潭水奔旗鼓;路标所指向,荆山及南湖。

行至石湾河 ,一桥变通途。过桥约千尺,极目远天舒:

两眼豁开朗,垌天汇一处;四面环山绿,盆地小天府;

土地宽平旷,村落显朴古;交通纵阡陌,相闻听鸡猪。

大王岭脚下,山挡疑无路,忽见金碧宇,方到吴宗祠。

祠堂地形胜,皇天盖后土。旧地重修建,原貌原规模。

背靠大王岭,叠嶂群山舞。俯瞰前景秀,千亩良沃土。

远含江碧浪,石湾河流埗。投足留三石,举目可望铺。

朝阁右力榜,蛇地左相护;昂首真青龙,缩头死白虎。

排列间别致,错落当靠谱。三座三间殿,两边两仓储。

碧瓦天面盖,青砖墙贴铺。飞檐翘角脊、雕梁绘画柱。

地板大理石,石枢木门朱。正门上刻匾,刚一吴公祠。

思让堂中挂,至德屏上书。中堂幽肃穆,大厅旷清思。

座上排座位,神坛立神主。中间刚一公,两妣伴其夫;

左昭二四世,右穆三五祖。绿荫掩日映高山啼鹧鸪。

人杰人才济,地灵地结珠,观光哪里有?览胜别处无。

同心齐相助,合力众出资,一百二十万,款项非小数。

筹建有远周,裕山吴华武,茂崧又茂河,茂玉绘蓝图。

三年土建累,族人劳作苦;建祠捐款者,碑刻芳名谱。

朱楼座落地,潭水镇南湖。二○一一年,建成迎始祖。

    是为记

吴茂有甲午国庆于春城

 

 

三、联谊会召开

2014年10月1日,在春城悦华大酒店隆重召开了“阳春吴氏宗亲联谊会成立暨首届代表大会”。到会人员来自各居住地的各行各业的代表。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大会的既定议程:1、成立了阳春吴氏宗亲联谊会;2、通过了阳春吴氏宗亲联谊会章程;3、审议了有关提案;4、民主投票选举产生了联谊会的组织机构—第一届理事会。从此我们有了一个联系广大宗亲的中心和纽带,将会大大增加氏族的凝聚力、亲和力;也标志着我们为弘扬吴氏家族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开启了新的篇章。

与会宗亲说,我们要借助联谊会这个平台,加强联系、广为宣传,趁和平盛世,担负起宗族振兴和中华民族复兴的使命,担负起富家强国的使命,营造美好的家园。用博大的胸怀,描绘千秋基业;用无私的奉献,铸就万世辉煌。以此无愧于我们的先祖,无愧于我们的子孙。 

大家表示:会议结束回去后,要宣传会议的精神;执行会议的决议;遵守、落实会议章程。今后,我们吴氏宗亲的一切活动,都要在吴氏宗亲理事会的统一安排和组织下进行,不再允许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现象发生。当前,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作为吴姓子孙,必须团结起来,为我们家族的兴旺发达、为我们中华民族繁荣富强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