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首义 之 吴禄贞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0/16 7:35:41  文章录入:OK  责任编辑:OK
 

 

32集电视连续剧《武昌首义》 剪辑

本视频27分钟 主要以吴禄贞为中心加以剪辑而成

 

 

 

武昌起义的十一年前,1903年,吴禄贞在武汉花园山聚会,发起反清革命必须运动军队的“抬营主义”,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奠定了基础

吴禄贞,字绶卿,1880年3月6日出生在湖北云梦县吴家台一个有10亩薄田的知识分子家庭。他八九岁下笔能文,自幼喜读兵书,个头不大却好舞剑,还会祖传的“吴家棍”。湖广总督张之洞招募新军,吴禄贞被张之洞破格录取。1898年成为张之洞首批派往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官费生。他和张绍曾、蓝天蔚一起被誉为“士官三杰”,一起发起组织励志会,决心以革命手段反清。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出逃,孙中山认为革命时机已到,立即开会决定起义,采纳吴禄贞在珠江和长江分区起义的建议。唐才常驻军武汉,在日本留学的吴禄贞秘密潜入安徽铜陵大通,预定8月29日各地同时起义。后来因多种原因,推迟起义时间,吴禄贞处在起义军前沿,没有接到推迟的决定,还是按照原定时间起义,浴血奋战七天七夜,结果寡不敌众失败。当时吴禄贞是个20岁的学生,但大通起义像一柄利剑,把孙中山燃起的革命火种,第一次从珠江流域烧到长江流域,为两湖革命以及武昌起义做了有益的尝试。

1902年,吴禄贞从日本毕业回国,张之洞在接见回国留日学生时独不接见吴禄贞,并下令把他囚禁于将弁学堂,要治他大通起义“谋反叛逆”之罪。在张之洞亲自审讯时,吴禄贞痛陈清廷朝政腐败,国家濒于危亡,表示要立志革命救国,不计个人生死成败。张之洞大为惊讶,不仅不加罪,反而任命他为督署学务处帮办,兼任湖北将弁学堂、武普通学堂及护军全军总教习。

吴禄贞“大通起义”英勇事迹早就播声海内外,这次由“阶下囚”一跃而为“座上客”,顿时成为了武汉三镇的知名人物,当时吴禄贞的武昌小朝街寓所,每天都有些素不相识的青年学生求见,就此引发著名的“花园山聚会”。

武昌花园山孙茂森花园的李廉方寓所庭院宽敞,地段幽僻,吴禄贞和李廉方商议借此作为宣传革命的处所,当时的青年学生纷纷加入,1903年,吴禄贞在这个聚会上宣传反清革命思想,提出“抬营主义”,认为今后革命运动应当“绝对从士兵学生痛下功夫”,选派革命党人和进步青年到新军中当兵宣传革命,一旦时机成熟起义就能把敌人的军营抬过来,变成革命党的军事力量。

吴禄贞输送“秀才当兵”的做法也是正确的,后来正是湖北新军打响武昌首义的枪声。著名史家贺觉非、冯天瑜在其合著《辛亥武昌首义史》中指出:“湖北革命组织,发轫于‘武昌花园山聚会’,再接于科学补习所、日知会(吴兆麟所在的民间团体)等团体,而由文学社、共进会收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