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徽州 左台吴氏 茂林吴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0/15 0:20:37  文章录入:OK  责任编辑:OK
 

 

古之新安,其地域西至江西婺源,东达浙江淳安,处于长373公里新安江(亦称徽港)流域,统属徽州。其郡治先在休宁,后移歙县(徽州),历宋元明清四代,统一府六县(歙县、黟县、休宁、婺源、绩溪、祁门)。

 

唐太宗时期,唐帝国分为十道,江南道是其中之一,徽州属江南道。

 

唐玄宗时期,唐帝国分为十五道,江南道分为江南东道(江苏南部、浙江、福建、安徽东南部)、江南西道(江西湖南之大部与湖北安徽之一部)、黔中道(贵州大部与四川大部),徽州属江南东道。

 

安史之乱后,江南东道分为浙江西道、浙江东道和福建道,徽州属浙江西道。浙江西道包括为长江以南,至新安江以北之地区,即润<镇江>、常<常州>、苏<苏州>、湖<湖州>、杭<杭州>、歙<徽州>这六州。

 

清顺治初期,设江南省,徽州属江南省。

 

顺治末年,江南省分为江苏(包括上海,即松江)与安徽两省,徽州属安徽省。

 

徽州一府六县之歙县、黟县、休宁、婺源、绩溪、祁门,其中的婺源,1934年由于蒋介石“剿共”之需要,婺源被划入江西省,后因婺源民众发起返徽运动及同乡胡适等人奔走努力,迫于民意,1947年抗战胜利后划回徽州地区。

 

但由于国共内战中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山东山西河南河北之解放军的集合,即中原野战军,亦称刘邓大军)的军事管制问题,1949年婺源又被划入江西省,一直延续至今,此为徽州历史上的两次婺源隶赣事件。

 

1987年为以黄山牌发展旅游业,绩溪因与太平县交换被划入宣城,徽州地区改名黄山市。继痛失婺源、绩溪两县之后,徽州之美名亦从此消失(但是,行政变更无法割断六县人民间的感情)。现黄山市在原屯溪市,屯溪市原属休宁县,地处新安江上游的北源横江与南源率水之交汇处。新安江进入浙江之后即为新安江水库,著名的千岛湖就是这里。在新安江水库修建之前,新安江航运可从东海经杭州直达屯溪,屯溪的老街至今有桥名为镇海桥,意为镇住东海潮汐之桥。

 

明清时期,徽商(歙县、黟县、休宁、婺源、绩溪、祁门之六县商人)称雄中国商界500余年,有“无徽不成镇”之说,徽商的足迹北至幽燕辽沈,西和西南至关陇滇黔,东南至苏浙闽广甚至海外,并一度垄断了全国的盐业经营,财力显赫,称雄全国。

 

随着徽州经济的发达,“新安文化”这个名称也叫响起来。新安文化缘起于以清冷孤傲之笔,写峻岭奇松、悬崖峭石之意的新安画派和天下名医出于新安的新安医学派。再加上徽墨、歙砚、宣纸等传统工艺品的持续繁荣;清乾隆五十五年“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大徽班相继进京后,吸取了京腔、秦腔之长,孕育出了著名于世的京剧。徽派版画、徽派木制活字印刷、徽派印章、徽派建筑、徽派三雕(砖雕、石雕、木雕)、徽菜等的迅速勃起,熔铸成就了闻名遐迩的“徽文化”或“新安文化”,使徽州具有“东南邹鲁”之称。

 

大禹时代,徽州氏族多属三苗,汉末时期,居民史称山越。晋永嘉之乱,北方人口纷纷南徙徽州,山越之称即告消亡。之后,徽州多门名望族,素有“新安十五姓”和“徽州八大姓”之说。据徽州史志和《新安名族志》,“新安十五姓”是指古徽州程、汪、吴、黄、胡、王、李、方、洪、余、鲍、戴、曹、江、孙十五大姓。“徽州八大姓”是指“新安十五姓”中的前八姓,即程、汪、吴、黄、胡、王、李、方八大姓。

 

明代以前,主要大族有程、汪、吴、黄、胡、王、李、方八姓,大姓迁徙徽州,最多是在唐代。徽州宗族对徽州历史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徽州“程氏”以程元潭为始祖,近代有数学家程大位、武术家程冲斗。

 

徽州“汪氏”以汪文和(汉代龙骧将军)为世祖,后代名人有宋朝宰相汪伯彦,起义军将领汪直(即倭寇的领导人,倭寇实为汉民的起义部队,以汉人为中上层军官,以破产的日本外贸商人及其员工为部分下层士兵),民国总理汪大燮。

 

徽州“吴氏”以吴浅(长沙王吴芮第三子,汉初封便顷侯,侯国的国都为湖南郴州市永兴县,吴浅的曾孙吴千秋在汉武帝时被废除侯国,宗族有部分移居于黟县)为远祖,以吴少微为近祖。徽州吴氏,名人辈出,左台吴氏,茂林吴氏,群星璀灿。

 

徽州“黄氏”以黄积为世祖,后代名人有刻工黄士陵、画家黄宾虹。

 

徽州“胡氏”有正胡、明经胡之分。正胡东晋入歙,明经胡唐末迁婺(婺源县考川),自成两大脉息。“胡氏”后裔名人有商人胡雪岩,学者胡适之。

 

徽州“王氏”名人有经济学家王茂荫(马克思的《资本论》里唯一提到的中国人)、辛亥革命志士王文藻等。

 

徽州“李氏”以李德鸾(五代唐宗室后裔,迁居歙县)为始祖,后代名人主要有明代艺术家李流芳、清代医学家李文来等。

 

徽州“方氏”以方竑(西汉末丹阳县令,迁居歙县东乡)为始祖,后代名人有唐代农民起义领袖方清,宋代农民起义领袖方腊。

 

泰伯第78世孙吴万一随父从江西上饶迁居南京,长大后浪迹至宛陵(今宣城市),他的儿子吴希贤又从宛陵迁到下辖的泾县茂林地区,定居于东庄(今乔吴)。茂林吴氏称万一为一世祖。

 

吴希贤生三子,长子觌京留在东庄,承守祖业,世居乔吴,次子安国于北宋熙宁年间,因为娶了河西的宋氏女为妻,于是从东庄搬到宋家坦与宋氏“联居”,是为吴氏定居茂林的开始,三子开国徙居长安,后裔有的迁往青阳县,后发展为“老田吴氏”。

 

吴安国生于公元1042年(这一年北宋丞相包拯43岁),卒于公元1118年(这一年南宋名将岳飞15岁),安国公迁宋家坦后,熙宁乙卯年(1075年,这一年,苏东坡38岁,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四弟完颜吴乞买出生)建成一座大宅因吴氏的郡望是延陵故命名为“延陵新宅”这就是茂林吴村的开端“平吴里”。吴安国当时在庭前植紫荆树三株以表示不忘三兄弟情谊其中有一棵紫荆树存活了900年左右成为茂林吴氏宗族繁荣昌盛的象征。

 

吴安国定居宋家坦时这里的居民并不多。后来宋氏衰微,吴姓日蕃。到了南宋中叶,安国7世孙吴惟辉(谱名荣四)建上、中、下三宅,让诸子分居。因这里四面环山,双溪汇流,生长着茂密的树林,遂将宋家坦改名“茂林村”。元至正十二年(1352),式微的宋氏旧族土地房产全部被吴姓买下,茂林吴氏出现了“庐舍相联、人员辏集”的繁荣景象。从晚明到清中叶,是茂林吴氏宗族的鼎盛时期,大批读书人经科举进入仕途到外地去做官,更有很多人外出经商致富,许多达官富商在“叶落归根”的思想支配下,最后都携资回来建宅第、置产业,促进了茂林进一步繁荣,扩展为占地约有三四平方公里的大村落,有“江南第一村”之誉。1931年商务印书馆在香港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就专门辟有“茂林村”词条。茂林吴与旌德江、绩溪胡、宣州梅并列皖南四大姓。

 

茂林吴氏的字辈为:万大乾坤伯,千恩端荣祥。兴彦源关昌,安缘子道尚。有永唯一善,百世承守之。报本宗同茂,传家德久垂。光华先泽盛,千载庆鸿禧。前6句由吴万一定,4句由清乾隆年间进士吴芳培续写。目前,在茂林已传至光字辈。

 

茂林吴氏立宗祠始于南宋,10世祖吴惟辉立东山庵为祠,修吴氏宗谱,绘制世系图。明崇祯己卯年(1639),时任湖广布政使的吴尚默在古老的紫荆树边建成“五楹三进”的吴氏大宗祠。到了清雍正庚戌年(1730),大宗祠遭火灾烧毁后面两进,族人很快将其修复。“文革”中,大宗祠被作为粮库而幸存下来。近些年,吴氏大宗祠经过整修,主体建筑物三大进,坐北朝南,建筑面积有931平方米。祠前有一道50米长的影壁,两头各建一座石坊,一为吴尚默赠其父吴云麓的“恩纶重贲坊”,一为吴尚默和吴江龙的“文武进士坊”。

 

1941年新四军北撤时途径茂林,就在吴氏大宗祠内举行告别皖南民众大会,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发表演说。1991年皖南事变50周年时,泾县人民政府在祠前立碑,定为革命遗址。

 

皖南事变发生在泾县茂林,皖南事变前的新四军军部在距离茂林二十公里处的泾县云岭。 (注: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经过万里长征到达陕北的中国工农红军三万多人于823日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11日,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但习惯上仍被称为八路军,19383月爆发台儿庄战役,国民革命军第89军(韩德勤部)抵抗从南京北上支援台儿庄的日本军。19408月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八路军兵员人数增长到数十万人,194010月,新四军发动黄桥事变,进攻第89军,89军军长李守维阵亡。19411月,第三战区第32集团军8万人伏击奉命北上的新四军9千人,新四军军长叶挺被俘、政委项英被自己的警卫员击毙,政治部主任袁国平阵亡,新四军二千多人宊围 <后来闻名全中国的军工人士吴运铎也突围出来,到达皖北新四军驻地>,其余或阵亡或被俘或走散

 

历史上茂林吴氏的科举之盛在整个皖南地区都是出类拔萃的。据宗谱和有关史志记载,仅明清两代,就出进士19人、举人119人,岁贡生员难以计数。其中尤以一家数人或祖孙世代中举者特别引人瞩目,传为佳话。从前吴氏大宗祠中的匾额数以百计,其中有“五凤齐飞”、“六鳌驾海”、“祖孙传芳”等等,就是为这类中举者所立。茂林吴氏的近代文化名人有吴作人、吴玉如、吴祖缃三位先生,建有茂林三吴纪念馆。

 

徽州左台吴氏始于泰伯61世孙少微,少微公仕唐为监察御史,居休宁石舌山。少微公论证自已的家世源于长沙王第三子吴浅,少微公之父吴义方,为吴良次子,豫章(江西南昌)人,唐贞观十四年大征天下名儒,于是讲学于新安歙州,爱新地之胜景,因徒家居也,娶叶氏生子三:长太微、次少微、三宝微。

 

吴少微娶武阳公李大亮之女,生三子,长子吴隆术、次子吴巩、三子吴云。长子吴隆术迁于湖北黄梅考田山.后形成人丁兴旺的考田吴氏.三子吴云官河东节度使,后裔迁四川.

 

少微次子吴巩,留居休宁.吴巩,字定国,又字叔固,开元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吴巩时改石舌山为凤凰山,改莲池为凤凰池,改五里为凤凰街。吴巩享寿87岁,娶王氏,生3子,长子吴宥、次子吴密、三子吴泉。此后人丁兴旺,支派分衍,形成新安左台吴氏的五大派,分别为莲塘派、金竺派、石岭派、城门派、丰溪派,蔚为大观。

 

少微公之后裔人丁兴旺,形成著名的徽州左台吴氏,后裔主要分居在安徽、江苏、浙江、上海、江西及北京、关东、华北等地,人口以百万计。少微公之后裔人才辈出,如宋代抗金英雄吴玠、吴璘,宋代大儒吴用清、吴柔胜、吴潜、吴昶;明代开国将领吴良、吴祯、清初名将吴三桂,晚清淮将吴镒、吴毓芬、吴毓兰、吴育仁、吴谦贞、吴佩文,名医吴谦、吴志中;左台吴氏后人在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州商人中占有极重要一席。

 

河北沧州八极拳开山祖吴钟为左台吴氏后裔。明建文元年(1399),朱棣夺位,燕王扫北,沧州一带赤地千里。明永乐元年(1403),吴氏祖祚永公奉诏特授直隶河间府沧州盐运,由安徽省徽州府歙县阖家迁沧,落居沧州南关。自此,吴姓在沧繁衍生息,四世(以祚永为一世,下同)才公有四子,盂村和后庄村吴姓皆四世才爷之后。后庄村有一曾孙(十世)名吴钟,字弘声,生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开创以刚烈崩撼闻名中外的八极拳。 据有关文史及八极拳门谱记载,吴钟自幼聪慧过人,十五岁始习武。吴钟艺业成就后,于17368(吴钟时年24),南游晋江少林寺,号称南少林。寺内设有诸多暗器,吴钟凭一柄大枪三出三进少林寺,暗器无一着身。被镇寺钦差官赞为“神枪”。八极拳,名之为拳,却非单一拳种,而足为一派。据传,毛泽东周恩来的卫士都是练八极拳出身的。

 

唐御史少微公,原名远,字仲芳,号遂谷,唐(武周)长安元年(公元701年)进士。公元701年,是属于武则天的女皇时代,即武则天所建立的周朝时期,公元690年九月九日,武则天废黜唐睿宗李旦,自称为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公元701年,武则天己自称皇帝十一年,同一年,诗仙李白和田园诗人王维出生。这一年,少微公38岁。

 

少微公中进士之后,初为晋阳令,与武功富嘉谟同官友善,时文人作文皆以徐(陵)庾(信)为宗,格调不扬。他与富嘉谟以儒家经典为本,作文气势雄迈高雅,时人钦慕之,被称为“富吴体”。“富吴体”做为唐代古文运动创作实践上最早出现的新的散文文体,开创了唐代古文运动之端绪。他们的几篇代表作,都是晋阳的山水游记。所撰《崇福寺钟铭》和嘉谟所作《双龙泉》、《千烛谷颂》,尤为世人所重。时魏郡谷倚为太原主簿,亦以文词著名,时号“北京三杰”(唐以太原为北京)。

 

唐中宗神龙初年(公元705年),由吏部侍郎韦嗣立称荐,与富嘉谟同拜左右台御史(此时刚刚发生神龙革命,武则天退位,太子李显继位,恢复唐朝称号,但继续使用武则天的年号--神龙)。这一年,少微公42岁。

 

少微公生于唐高宗龙朔三年(公元663年)癸亥八月十三日,卒于明皇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己丑六月初七日,寿八十有七。夫人朱氏合葬石叶山(后改名凤凰山),继程氏又赵氏王氏刘氏(一说赵氏葬龙源),生三子:隆术、巩、云。(据有关记载这三位儿子的母亲是武阳公李大亮之女) 

 

 

【长门怨】吴少微

 

吴少微仅存于世的六首诗:

 

月出映层城,孤圆上太清。君王眷爱歇,枕席凉风生。

怨咽不能寝,踟蹰步前楹。空阶白露色,百草寒虫鸣。

念昔金房里,犹嫌玉座轻。如何娇所误,长夜泣恩情。

 

【和崔侍御日用游开化寺阁】吴少微

 

左宪多才雄,故人尤鸷鹗。护赠单于使,休轺太原郭。

馆次厌烦歊,清怀寻寂寞。西缘十里馀,北上开化阁。

初入云树间,冥蒙未昭廓。渐出栏榥外,万里秋景焯。

岁晏风落山,天寒水归壑。览物颂幽景,三乘动玄钥。

但敷利解言,永用忘昏著。

 

【哭富嘉谟】吴少微

 

吾友适不死,於戏社稷臣。直禄非造利,长怀大庇人。

乃通承明籍,遘此敦牂春。药厉其可畏,皇穹故匪仁。

畴昔与夫子,孰云异天伦。同病一相失,茫茫不重陈。

子之文章在,其殆尼父新。鼓兴斡河岳,贞词毒鬼神。

可悲不可朽,车輤没荒榛。圣主贤为宝,吁兹大国贫。

 

【过汉故城】吴少微

 

大汉昔未定,强秦犹擅场。中原逐鹿罢,高祖郁龙骧。

经始谋帝座,兹焉壮未央。规模窥栋宇,表里浚城隍。

群后崇长乐,中朝增建章。句陈被兰锜,乐府奏芝房。

翡翠明珠帐,鸳鸯白玉堂。清晨宝鼎食,闲夜郁金香。

天马来东道,佳人倾北方。何其赫隆盛,自谓宝灵长。

历数有时尽,哀平嗟不昌。冰坚成巨猾,火德遂颓纲。

奥位匪虚校,贪天竟速亡。魂神吁社稷,豹虎斗岩廊。

金狄移灞岸,铜盘向洛阳。君王无处所,年代几荒凉。

宫阙谁家域,蓁芜罥我裳。井田唯有草,海水变为桑。

昔在高门内,于今岐路傍。馀基不可识,古墓列成行。

狐兔惊魍魉,鸱鸟吓獝狂。空城寒日晚,平野暮云黄。

烈烈樊青棘,萧萧吹白杨。千秋并万岁,空使咏歌伤。

 

【古意】吴少微

 

洛阳芳树向春开,洛阳女儿平旦来。流车走马纷相催,

折芳瑶华向曲台。曲台自有千万行,重花累叶间垂杨。

北林朝日镜明光,南国微风苏合香。可怜窈窕女,

不作邯郸娼。妙舞轻回拂长袖,高歌浩唱发清商。

歌终舞罢欢无极,乐往悲来长叹息。阳春白日不少留,

红荣碧树无颜色。碧树风花先春度,珠帘粉泽无人顾。

如何年少忽迟暮,坐见明月与白露。明月白露夜已寒,

香衣锦带空珊珊。今日阳春一妙曲,凤凰楼上与君弹。

 

 

【怨歌行】吴少微

 

城南有怨妇,含情傍芳丛。自谓二八时,歌舞入汉宫。

皇恩数流眄,承幸玉堂中。绿柏黄花催夜酒,

锦衣罗袂逐春风。建章西宫焕若神,燕赵美女三千人。

君王厌德不忘新,况群艳冶纷来陈。是时别君不再见,

三十三春长信殿。长信重门昼掩关,清房晓帐幽且闲。

绮窗虫网氛尘色,文轩莺对桃李颜。天王贵宫不贮老,

浩然含泪今来还。自怜春色转晚暮,试逐佳游芳草路。

小腰丽女夺人奇,金鞍少年曾不顾。(有逸句)

归来谁为夫,请谢西家妇,莫辞先醉解罗襦

 

 

注:左台御史

 

中国地方监察系统的形成,是从西汉武帝设立十三州部刺史开始的,最早的监察机构称为“御史府”,至唐代趋于完备。东汉时称为“宪台”。此时的监察机关还不是独立的机构,隶属于皇帝的私府——少府。到三国、两晋、南朝宋时改称为“兰台”,南朝梁、陈以及北朝周等都称为“御史台”。隋代有两个专司监察的机构,一为御史台,二为司隶台。唐朝因袭了“御史台”的称谓,到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改为“宪台”,咸亨年间(670-674年)复改为“御史台”。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将御史台一分为二,称为“左、右肃政台”,左台专门负责监察京城百官,右台按察诸州官员。中宗神龙年间(705-707年)改为左、右御史台。

 

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年)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清代都察院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分别监察朝廷与之对应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秦、汉御史府的长官称为“御史大夫”,相当于副丞相。汉代初年御史大夫级别为中二千石(石为重量单位,西汉官员的品级以奉禄得粮多少为名称,共为十五级,最高为万石),银印青授。到了西汉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御史大夫更名为大司空,金印紫绶,禄比丞相,级别比秦代有所提高。后几经变化,仍称御史大夫。魏晋以后,多不置御史大夫,而以御史中丞为御史台主,居九品中正制的第四品。隋代讳“中”字,仍称御史大夫,级别为正四品(与皇帝的贴身带刀侍卫是同一品级)。

 

唐高祖武德年间(618-626年),御史大夫改为从三品。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十二月,御史大夫比照六部尚书品级,升为正三品。

 

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的地位独特,职权广泛,几乎包罗各个方面,就御史台的设置而言,历代都是皇帝直接控制下的中央最高部门之一,是皇帝的耳目。唐代肖至忠担任监察御史时曾说道:“御史,天子耳目也。”金世宗在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时也曾说过:“监察,人君之耳目。”在一些朝代,监察官员如果有事要上奏,可以不必逐级请示,可以越级甚至可以直接向皇帝上疏禀报。从东汉开国时,御史台官员的权威得到进一步加强,汉光武帝特赐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和尚书令在集会时不与他官联席,号为“三独坐”。据唐代政治家、史学家杜佑在《通典》中记载:自皇太子以下无不纠,初不得纠尚书,后亦纠之。中丞专纠朝廷百官,司隶专纠京畿地区的官员。

 

据《宋史》记载,自宰相至百官、三省、百司、凡不循法守者,御史台官员都可以纠劾。元世祖建御史台时,下诏中书省、枢密院,要求凡有事要与御史台同奏,将御史台提高到与中书省、枢密院同等地位。

 

西汉、西晋、北周、隋、唐等朝代,都曾制定出对地方监察的“六条(唐代称六察)”。《新唐书.百宫志》所载六察内容为:“其一,察官人善恶;其二,察户口流散,籍帐隐没,赋役不均;其三,察农桑不勤,仓库减耗;其四,察妖滑盗贼,不事生业,为私蠹害;其五,察品行孝悌,茂才异等,藏器晦迹,应时用者;其六,察黠吏豪宗兼并纵暴,贫弱冤苦不能自申者。”这些条文说明,唐代监察机关对行政、财经、司法、治安、军队、选举等方面都有较广泛的监察权。

 

唐御史台有三院:其中的台院:置侍御史四人(或六人),掌纠举百僚,推鞫刑狱。此外,监太仓、左藏出纳,监督没收赃款及收纳赎款等职,也由侍御史分工负责,其中以资历深者一人知台内杂事,称为杂端,权力最大。

 

御史台的职责虽极繁多,最重要的实为两项:一是弹劾百官。御史可以据风闻弹事,弹劾不必先禀告长官,也可弹劾台内长官和同僚。二是推鞫刑狱。有的案件由当事人自赴朝堂申诉,由中书舍人、给事中及侍御史受理,称为三司受事;也有投牒匦中,由侍御史监督处理,称为理匦;更多的是奉敕推鞫。御史台本无监狱,所推问的罪人寄囚于大理寺。到贞观二十二年(648),始别置台狱。自大夫以下诸御史都可以拘捕人入狱。

 

三院御史为清要之官,虽秩品不高,但威权甚重。唐玄宗时常用御史充任各种重要使职

 

按唐制,御史监察百官,本身却要受尚书左右丞监察,纠弹不当要受劾治。但在御史台权力膨胀时期,左右丞很少能执行这种监察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