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称为“酒城”探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雪灏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0/8 20:26:03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长期以来,建瓯及其周边县市的人们,总把建瓯称为“酒城”,但是“酒城”的叫法,见诸文字记载,究竟源于何时,史志难考。现已查到,明确见诸官方文字记录的,是1992年建瓯地方国营酒厂(后于1997年注册更名为福建省黄华山酿酒有限公司)生产的酱香型福矛酒在世界酒都法国巴黎荣获国际名优酒博览会金奖,并被福建省政府命名为“福建名酒”之后的1993年,当时建瓯市委、市政府借风扬帆,乘势而上,在水南征地拓建新厂区,大抓“酒城工程”,并以文件形式明确表述。

那么,长期以来人们潜意识里为何总是把建瓯称为“酒城”呢?经梳理探究,其原因有七:

一是建瓯酿酒出现早,二是建瓯酒文化底蕴深,三是建瓯酒品种类丰,四是建瓯酒具形制多,五是建瓯饮酒用酒广,六是建瓯酿酒创新意识强,七是建瓯酒业后劲足。

建瓯酿酒出现早

酒与酒具随伴相生。尽管建瓯古代史志典籍中有关记载酒的文字不多,但在考古发掘和调查中,却发现了数量众多的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时期的酒具,以及秦汉时期酿酒、盛酒和饮酒用的陶匏壶、陶瓿、陶罐、大瓮、提桶、盅等,这说明至迟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晚期至3500年前的商周时期,居住在建瓯地域的先民们就已经开始酿酒和饮酒、用酒了。

建瓯酒文化底蕴深

建瓯酒文化底蕴深厚,表现在酒俗源远流长、酒令五花八门、酒歌韵味深长、酒诗丰富多彩、酒谣脍炙人口、酒掌故耐人寻味等诸多方面。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留下“去年举君苜宿盘,夜倾闽酒素如丹”的诗句,这里的“闽酒”指的就是闽江及其建溪流域红粬米酒。南宋大理学家、教育学家朱熹在《酒市》中写道:“家家麯米舂,楼头邀上客。花底觅南邻,一酌便还醇。诗传国风体,兴发酒家旗。”讲的是建州酒市众多,皆卖“麯米春”酒,邀上客人和邻居朋友到酒楼畅饮,由于酒味香醇,引发了赋诗对联的兴致。道出了建州人以酒助兴的情趣。清初周亮工撰编《闽小记》作诗赞誉“建州曾习梨花春,所以河清润降唇,西子状元红孰胜,由来尤物也难伦”。

建瓯的行酒令种类繁多,五花八门,可分为数字令与文字令两大类。数字令主要以一至十的数字体现,它又可分为“筹数”令与伸屈手指计数的猜拳令(建瓯话称之为“对拳”);文字令以诗、词、联、谣、成语、歇后语等来体现。

此外,建瓯的方言酒文化也是中华酒文化中颇具特色的一支,出现了大量诸如“白酒红人面,黄金乌人心”、“隔暝(昨天)吃酒今朝醉”等以酒为媒揭示事理的方言俗语。

建瓯酒品种类丰

据记载,建瓯古代就有酒醪,现在人叫作“白酒酿”;在近代,建瓯负有盛名的名酒有:“梨花春”、“河清”、“西施红”、“状元红”、“金盘菊”、“密林擒”等;在现代,地产红粬米酒主要有朱子家酒、糯米三冬老酒、黄华山老酒、艮泉珍酿、“大宗师”、文公宴酒、“红酥手”、“老冯老酒”等,白酒系列浓香型的有“双龙戏珠”酒、“八闽春”酒、“建州老窖”、黄华山特醇、黄华山金酿、黄华山特酿,兼香型的有“黄华山米烧”、“原浆酒”、“汉池酒”、“黄华山粮液”、锥栗酒、“黄华山佳酿”等,酱香型的有福矛窖酒、福矛酒魂、老冯酱酒、“八闽窖酒”、福台酒等。此外还有香型待定、由活竹注酿的竹筒“生化酒”。

建瓯酒具形制多

有了酒,酒器就应运而生。从建瓯出土及传世的酒器中,我们清晰地发现,建瓯酒器形制丰富多样、异彩纷呈。按材料分,有陶器、青铜器、瓷器、金银器、漆器、玉器、水晶、玻璃以及天然动植物制品等十类酒器,其中以象牙、兽角、蚌贝、竹木、匏瓠等天然动植物制成的酒具,属于动植物制作的酒器;按用途分,有盛储器、温煮器、冰镇器、挹取器、斟灌器、饮用器等六类。综观近几十年来建瓯出土的盛储器,主要有各年代的缸、瓮、尊、卣、瓿、壶、瓶等瓷器具与青铜器具;温煮器主要有盉、炉、爵、温锅、注子等瓷、青铜等器具;冰镇器主要有鉴、盘、壶等瓷、青铜等器具;挹取器主要有执壶、注子、炉、鐎斗等瓷、青铜等器具;斟灌器主要有盉、执壶、注子等瓷、青铜以及银器等器具;饮用器主要有觚、杯、爵、碗、盅等瓷、青铜、水晶、玉器、漆器等器具。这些形制各异的酒器,反映出了建瓯不同时代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工艺水准。

建瓯饮酒用酒广

建瓯人酿酒、饮酒、用酒十分广泛,具体表现有七:一是农户居家必自酿红粬米酒,除备民俗礼节之用外,还供水田耕作者常年饮用,以收暖胃活血、袪湿去风之效。二是不仅人喝酒,耕牛和母猪也喝酒。在寒冬腊月,母猪产崽和耕牛冬耕,必用中药当归浸泡红酒灌喂,以活血升温,抵御风寒,安全过冬。三是建瓯酒风盛行,有客必令饮,有饮多成醉,否则不成为待客、敬客之道。四是建瓯人凡有烹煮鸡鸭鱼肉等荤类食品,不象外地那样,或用花椒或用生姜或用咖喱来除腥压臊,而是用地产红粬米酒来除腥增香;此为祖孙世代传承,长久不变。五是建瓯的产妇“做月子”,既不象广东人那样用生姜烹狗,也不象莆田人那样要吃“朱菇”(即红菇),而是多用冬酿红粬米酒当水炖鸡、泡制“蛋肉酒”、浇浴粉干;月用少则半坛,多则数坛,以达到祛淤温补、健体增乳之效;这是由“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所决定的。六是酒伴建瓯人终身。凡是地道的建瓯人,由于传统习俗的传承,生老病死都离不开酒。满月、周岁、秩寿、结婚、考取、乔迁、入殓、出葬,无一不用酒;就连死后,子孙在清明节为其醮冢(即扫墓)、七月半中元节为其焚烧纸钱、祭日为其做“冥寿”,都要举杯敬洒、作揖祭拜;另外,在古代行刑砍头或现代执行枪决,建瓯的官方也会按照原有习俗,在死囚吃最后一顿饭时,让死囚喝一碗或一瓯米酿红酒,这叫作自祭或生祭。七是建瓯人还善于用酒和糟腌制诸如醉蟹、醉翅、醉爪、醉舌、醉虾和糟鱼、糟芋、糟蕨、糟笋、糟腌蛋等各类家方菜。

建瓯酿酒创新意识强

1958年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并开展所谓“大跃进”运动,没把糯稻种植纳入粮食生产计划,结果,秋收后,粮食部门没法向酒厂供应糯米酿酒,建瓯人就首创用籼米代替糯米酿出了黄酒(建瓯人叫红酒)。至今遍布城乡的早餐“粉面店”任由食客用以增香的佐料酒,就是用籼米代替糯米酿出的黄酒。

1959至1961的三年自然灾害,人民群众处于半饥饿状态,根夲没有粮食供给酿酒,建瓯酒厂便采集代用原料如木薯、橡子、金刚刺、“岩肝”、野葡萄、山杨梅等野生植物,酿造出了不少土黄酒和土烧酒供市。

建瓯是锥栗之乡,栽培面积大,年产多,历史上是有名的“贡闽榛”,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建瓯人便用它首创出了锥栗酒。

建瓯在全国首批十个“竹子之乡”中排列首位,竹资源无与伦比,如何用“活立竹”充当酿酒器来酿酒,就成了建瓯人“异想天开”的首创。经过多年的反复实验,终于首创活竹酿造“生化酒”,开创了酒类在大自然中活体活酿的先河。

2011年与2013年6月,建瓯将福矛窖酒、黄华山米烧和朱子黄酒的三种功能菌,先后搭载神舟八号与神舟十号,进入大空,进行基因变异航天育种,获得了优良性状的菌种,首创中国“太空酒”。

建瓯酒业后劲足

当今的建瓯为福建省产量最大、品质最优的酒品酿造基地;在南平市委提出打造“千亿食品产业”的号召下,建瓯市委、市政府还制订了打造“建瓯海西酒城”的目标,着重抓好福矛酒业集团和双龙戏珠酒业公司这两个酒业经济的战略支点。到2018年,福矛窖酒总产量将达到2万吨,年销售额达到100亿元,为地方贡献利税超20亿元;双龙戏珠酒业公司年产3000吨,产值达18亿元。

目前,省轻工业联合会组建的“福建省白酒研发中心”已在双龙戏珠酒业公司挂牌设立,配有省内外白酒酿造、品酒专家31人,以及先进的仪器设备、检测室等科研攻关的一流装备;同时,中国“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设立的“工业微生物发酵技术白酒研发基地”,已落户福矛酒业厂区,进一步增强了技术创新与科研成果转化的能力,要将建瓯“海西白酒名城”打造成集白酒产业基地、生态、农业、商贸、城市、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福建工贸生态旅游品牌,产区内建有体现建瓯深厚酒文化的福建首家酒文化博物馆。

建瓯的酒产业,正以它浑厚的历史底蕴,构筑起一座巍巍傲立于中国东南大地上的现代化“海西酒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