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体的“吴”字是一个人在奔跑中呐喊招唤的象形,这是表征着古代狩猎族群的形象,而在另一些古体字中,“吴”字又是鱼的形象,而且在江南吴地,“吴”与“鱼”二字发音相同,如同在当地,“王”与“黄”二字发音相同一样。这可以说明,吴族的先祖,即打过猎,也捕过鱼,吴族是渔猎民族。
在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之中,尤其是南下与中国汉族发生过战争的北方民族,比如,蒙古、契丹、突厥,匈奴,等等都是游牧民族,唯独满族(女真)与这些游牧民族不同,是渔猎民族。这一点,满族与吴族的先祖们是相似的。
当年吴三桂借清兵入关剿匪,导致外蒙与西伯利亚的部分地方以及中亚的某些“斯坦”国家的部分地盘,都曾属于北京政权所有。吴族与满族这两个渔猎族群在此联手,似乎有某种因远古时代的生存方式而得来的缘份。
渔猎群体有一个特点,就是规模不能太大,因为猎物有限,渔猎的收获不会太多,如果族群规模过大,食物会不够吃,但族群的规模也不能太少,否则在古代人类杀伤能力的情况下,对付不了大型猛兽,也没法围猎一大群的草食动物。正是由于这种基因在族群之中,才有《水浒传》中的吴用所说的“做这事,人多不得,人也少不得。”(指的是智劫生辰纲的事),金圣叹在批水浒之时,对吴用的这句话,赞不绝口。走出家门,出击捕猎,结成人数适当的团体,这确实是关键。
在历史上,吴氏族以及由吴氏族将领指挥的作战,都有这种特征印记---军队人数不多。比如春秋时期吴国柏举之战打击楚国,吴国军队三万人加上唐蔡二国军队共约七万人,击溃楚国二十万军队,横扫楚国极具优势的战略纵深,成功地攻入了楚国的国都。指挥作战的孙武子也获得了“提兵三万而天下莫当者谁,孙武子也”的美名。虽然孙武子可调用的军队是七万人(吴唐蔡三国联军)。而在孙武子几十年之后的吴族巨星---吴起,因其创立“魏武卒”屡建军功,也获得了“提兵七万而天下莫当者谁,吴起也”的美名。这与秦国攻楚之时用兵六十万相比,吴族人士用兵三万人或七万人,确实是有小巫大巫之感。
同样的情况,做为渔猎民族的后裔---吴三桂,他的用兵(“夷丁突骑”)也是人数不多,功力非凡、夷丁突骑,从字面上就知道其意思是大弓快马,杀伤力远,机动性好。《明季北略》中记载:吴三桂部下有精兵四万,辽民七八万,皆耐搏战。而夷丁突骑数千,,尤为雄悍,敌望之辄遁。明末的关宁军是集天下精锐于一身,夷丁突骑是集关宁军精锐于一身。可谓是精锐中的精锐。吴三桂的夷丁突骑被列为中国历史上五大精锐部队之一。夷丁突骑的组织结构是,整个部队分成各个小队,每个小队直接听从吴三桂的号令,这与中国的8341部队(中央警卫团)类似,8341部队是由各个小组组成,每个小组三十人,各小组直属8341部队首长,没有中间层,部队首长(中央警卫团团长)直接指挥调动每一个小组。
而做为渔猎民族的满族人,其进入中原之时,人数也不多(总人口不多,兵员更不多),这也是同样的特征。
吴族与满族的另一个相同的地方是,从事渔猎的吴族最后转为农耕氏族,而满族也是从渔猎民族后来转为了农耕民族。
最后一个共同的表征,渔猎民族的口头文化发达,东北的二人转与小品曾异军突起,应该与此有关,而“吴”字正是把“口”字放在显著位置。因为,在渔猎时期,渔猎民族不可能有发达的戏剧文化与乐器文化、舞蹈文化,自然造就了口头文化的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