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出席冠礼(成人式)、婚礼、葬礼、祭礼、剑道、弓道、棋道、茶道、花道、卒业式、宴会、雅乐、文艺演出、庆祝传统节日,日本人所穿的服饰,在明治维新之前的江户时代,被称为吴服,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民族”的概念兴起,改称和服,成为大和民族的传统民族服饰。中国战国时代和汉朝的服装是宽衣博带,很像日本和服,穿短衣裤子是北方骑马民族进入中原以后的事。在古代日本除了骑马的武士阶层和劳动需要外,大部分人一般不穿裤子,装束一直保持宽衣博带,明治维新后才开始穿短衣和裤子。
吴,是日本、越南对古代中国的一种称呼,大部分用以指代中国。除了春秋、三国、五代十国等分裂时期有“吴国”,朱元璋初期也用“吴”作为国号。首次统一日本的日本战国三英杰之一的丰臣秀吉在提到中国时,有时沿用习惯称中国为吴,有时称作明。越南大部分时间都称中国为吴。越南历史记载:“吴军陈霸先...侵入交趾” 实际上当时是南朝的梁国将领陈霸先(以后陈霸先建立陈朝)。还有描写明军吞并安南的历史,用的称呼也是吴。越南在大胜明军之后,兴高采烈地写了一部书“平吴大诰”,所以,有人认为日本越南所说的“吴”,应该就是指中国,而不是指江南地区。
但是,有人认为,在日语的发音里,分为吴音(中国南方的发音),汉音(唐朝时的发音),唐音(宋,元,明,清时中国发音的总称)和宋音(唐末元初时的发音)。在日语发音里,吴音和汉音是相对的概念,汉音称为正音,而吴音又被称为和音。因此,吴服(和服)就是江南吴国故地的服饰。在日本另有唐衣,是宫中女子正装中最高层次的服饰,我们常听到的十二单,就是唐衣的一种。
不过,也有现代吴人认为,由于南京大屠杀的缘故,作为吴地人的一份子,并不打算攀日本这个亲戚
据称,中国吴地以吴服闻名天下:“吴制服而华,以为非是弗文也;吴制器而美,以为非是弗珍也。四方重吴服,而吴益工于服;四方贵吴器,而吴益工于器。”
17世纪谣曲《吴服》咏唱吴国绫织女为天皇制作御衣,织锦时的思念故国之情。因此吴服一词是专指以绫锦为面料的礼服。和服裁缝古称吴服师。大政时代日本和裁士会成立后改称和裁士。在更加精确的层面上,吴服一词是专指以蚕绢为面料的高级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