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院以“宝砚堂”为主体。南门五级台阶,重檐四柱,门楣上悬“世典邦禁”董浩手书金字朱匾。进门青砖影壁上镶有“玉麟吐书”石刻一方,古藤盘旋,雅境如镜。院内南厢是帐房,北厢是仪仗厅,停放轿帏、仪仗。北厢的北侧还有一座舍房供人居住。西进四柱朱门、漏窗屏风后南转月门,便是厅堂三进相连的主体建筑南客厅、宝砚堂、卧室。宝砚堂,因吴家珍存宋代苏轼的“雪堂宝砚”而命名。堂前古树参天,堂中竖置南雕绣花屏扇,上挂“宝砚堂”邓石如篆书扇形竹青金字匾额,中挂大理石刻山水条屏四扇。名家书画,辉映壁间。吴氏翰墨会友、啸歌吟咏、品茶清谈多在此堂。
南院的西侧便是西下院,西下院面积也很大,主要是膳房、仓房和下人们居住的地方。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在吴府服务的下人们不经特许是不准和主人们走同一个门的,所以,西下院另有门出入。
北院与南院紧靠在一起,整个院落规模很大,由四个小院落和一座花园组成。重檐歇山式高台门楼、青砖碧瓦,五脊六兽、粉墙朱柱、墨门铜钉,门楣上悬“尚书第”横匾一方,乃大学士、金坛于敏中于乾隆丙子(1756)年所书。楹联是“四省承宣三掌节钺,九封光禄两列史晟”。框对是“忠贞世胄”“恭定家风”。进门影壁上嵌有“龙凤呈祥”汉白玉石刻一方,下筑小型太湖石假山一座,翠竹数丛。影壁后即为第一个院落,院中椿槐伴柳、青石砌路。南北各有三小间厢房,迎面是重檐歇山式大厅三间,名曰“父子进士厅”,迎门高悬“父子进士金匾一方,为军机大臣张廷玉所书。厅内紫檀几上设置皇位、香案,脊椽上悬御赐“忠贞可嘉”、“奉天诰命”朱金竖额匾两方。此厅为吴家接待贵宾之处,迎接圣旨也在此厅。出厅西行就进入第二个院落,南厢为“陶嘉书屋”,系吴家藏书之处,北厢“双虞壶斋”为主人著书立说之地,斋内存有大量的金石器物和拓片。再往西走就是吴家的内宅,这是第三个院落,南北两厢均为太太夫人的卧房。紧靠卧房的是一个深闺小院,南侧是家庙,北侧是闻名无棣县城的十间房,这里是吴家小姐们的闺房。再西进花墙月亮门便是被称为“十亩治园”的吴家西花园了,幽竹伴岩,曲径花香,“听雨轩”、“秋韵亭”等仿江南园林建筑艺术风格的景观点缀其中,是一个令人流连忘返的地方。
吴家大院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廊厦围院,单体建筑由长廊连接起来。因此,整体建筑风格布局既具明清官宅之气势,又备江南园林古建筑艺术之情趣。
吴家大院的主人们
吴家大院并不是一气呵成的,是经不断改建扩建而成的。
吴家大院南院为先,该院原系明代户部尚书王佐的府第,俗称“王府”,始建于明正统6年(1441年)。清康熙3年(1664年)吴氏11世祖、吴自肃购“王府”为私宅。吴自肃,康熙甲辰科进士,曾官山西河东道布政司参议,赠光禄大夫、刑部尚书。吴自肃子孙众多,但到了13世,只有吴自肃的孙子吴绍诗成了大院的主人。
吴绍诗,历任甘肃鞏昌府知府、陕西督粮道、贵州督粮道、云南按察使、甘肃按察使、甘肃布政使、刑部右侍郎、江西巡抚、刑部尚书、礼部尚书,后因罪降职,后又擢刑部侍郎、吏部侍郎,原品致仕,加尚书衔。清雍正12年(公元1734年),吴绍诗扩建南院。吴绍诗有子二人,均官至巡抚。
长子吴垣,即为吴式芬的曾伯祖,字薇次,号树堂。乾隆壬申恩科举人,仕至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广西巡抚、湖北巡抚。
次子吴坛,即吴式芬的曾祖父,过继给了堂叔伯叔吴绍谟。字椒堂,号紫庭。乾隆甲子举人,辛己恩科进士,仕至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江苏巡抚加二级。清乾隆38年(1773年),吴坛建北院“尚书第”,据说是为其父吴绍诗所建。而吴垣则在外另建宅院居住。这样,吴家大院就尽归吴坛所有了。吴坛只有独子吴之勷。
吴之勷,吴式芬祖父,字翊臣,号淦崖。乾隆己亥恩科举人,历官湖北安襄陨荆兵备道、贵州太守。清嘉庆年间,吴之勷又在南院增建“宝砚堂”。
吴之勷只有一子吴衍曾,即吴式芬的父亲,可惜其寿不长,在吴式芬出生9个月后去世,在吴式芬9岁的时候母亲又去世,吴式芬是从小跟祖父成长起来的。
吴式芬,清道光乙未科进士,翰林院编修,仕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加三级。清咸丰3年(1853年),吴式芬在北院建双虞壶斋,咸丰5年(1855年)又重建南院仪仗厅。吴式芬有子二人,在19岁的时候得子吴重周,在43岁的时候得次子吴重熹,兄弟俩整整差了24岁。
吴重周,二品荫生,同知衔,侯选通判,没有为官,一直在家。吴重周有子吴峋,是吴家大院也是吴氏家族的最后一名进士,官至礼部郎中掌湖广道监察御史,加二级。吴峋年龄上只比其叔吴重熹小一岁。
吴重熹,以举人仕至江西巡抚、邮传部侍郎、河南巡抚,是吴家大院也是吴氏家族最后一个二品以上大员。清宣统2年(1910年),吴重熹修建了北院的西花园。吴重熹有四个儿子,最高也就做过知府之类的官,没有成大事的。此后,吴家就开始败落了。
吴家大院虽然不断地扩建,规模也越来越宏大,但吴家大院的主人们在这里居住的时间却很少。以吴式芬为例。吴式芬从小随祖父在外,只有几年的时间在家课读,走上仕途后,除去为长辈守制、参加重大活动,回家更少了。到了晚年,按规定退休回家,而吴式芬4月到家,10月份就去世,只在家休养了短短的6个月。吴重熹不做官后则干脆不回家了,寓居天津终生。像吴重周那样终其一生斯守在吴家大院的人并不多见。
日本人入侵无棣后,把司令部设在了吴家大院,吴家大院易主,大院主人的命运不得而知。
解放后,县公安局入住,成为吴家大院的新主人。只是近几年公安局才搬走。
经历战火和人为的破坏,吴家大院损失严重,大门没有了,父子进士厅没有了,西花园没有了,十间房没有了,长廊没有了,下院没有了,珍贵的金石器物和拓片四散而尽,值得庆幸的是尚存有七排主体建筑。
吴式芬,使吴家成为清末全国研究金石学的交流中心
吴重熹可以说是吴家大院中最后一个值得重视的人物。
吴重熹,字仲饴,清道光18年(1838年)生,同治年间考中举人,至光绪初年,出任河南陈州知府,与袁世凯结识 。那时,袁世凯闲来无事,手又有积蓄,办起了“丽泽山房”和“勿欺山房”两个文社,袁“主其事,捐资供给食用。”期间,袁与陈州知府吴重熹约为“诗酒友”;袁还得吴之助,以荫生进学读书。这样,吴重熹成了袁世凯的受知师,为吴重熹后期的快速升迁埋下了伏笔。
然而吴重熹早年仕途蹉跎,在陈州任职十年未得升迁。后转任开封知府,任满调任江南江安粮台,这才算得到了些安慰。
庚子之乱,八国联军侵据北京后,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奔逃西安。吴重熹奉两江总督刘坤一之命赴西安贡献地方特产。吴重熹在途中恭请圣安,备加照拂,得太后欢心。后又仿唐代杜甫诗作“麻鞋见天子”,集一诗册《麻鞋草》,对慈禧朝政极尽奉承颂功之词。
吴此行不虚,很快被提为福建按察使、江宁布政使。袁世凯出掌北洋后,没有忘记吴重熹,使其担任直隶布政使。在袁世凯回京葬母期间,吴重熹还护理了40天的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自此,吴重熹便靠上了袁世凯这棵大树,进入了袁世凯的北洋系列,升迁甚速。袁世凯将电报局的大权从盛宣怀手中夺来后,立即把它交给了吴重熹,让吴重熹担任住沪会办电政大臣,主办此事。在上海期间,吴重熹参与了中国第一个红十字会的初创工作,受到了海内外的关注。之后,改授仓场侍郎,后任江西巡抚、邮传部侍郎、河南巡抚。升迁之快令人惊讶。民国文人胡思敬在《国闻备乘》中说:“光绪末年,热衷功名者用以猎取富贵的捷径有二个:一个是商部,载振为主;一个是北洋,袁世凯为主。……袁世凯初莅北洋时……吴重熹为世凯府试受知师,遂擢升为河南巡抚。”但是,吴重熹也跟着袁世凯挨了不少骂。袁世凯的对头梁鼎芬骂曰:“奢侈无度、声名至劣之唐绍仪,市井小人、胆大无耻之杨士琦,卑下昏聩之吴重熹,亦皆袁世凯之私交也;使之为总督,为巡抚,为侍郎,而袁世凯言之,奕劻行之。”
清帝逊位,吴始解职,寓居于津门。袁世凯仍以公府顾问名义,每月致馈八百元。可见其交情之深。有一点可以肯定,现在还没有资料证明吴重熹支持过袁世凯复辟活动,这说明吴的头脑是清醒的。吴晚年在天津除编辑印行《吴氏文存》、《吴氏诗存》、《世德录》等之外,还搞了不少创作,在文化上是有贡献的。有资料说他吸食鸦片消耗时光,恐不确。民国十年(1921年)吴重熹病死于天津。
------
关于更多吴式芬的信息在此----儒风吴氏书万卷 在朝为贤九进士(大成宗长提供链接)http://news.hexun.com/2014-06-16/165737231.html